第608章 灵气复苏日记(1)

“近日,有不少省市出现不明生物,诸多市民纷纷电话投诉……”

“据有关部门预测,个别沿海城市将迎来大风警报,为避免人员财产损失,将采取应急预案。”

“本省眉山附近,偶有霞光出现,据专家分析,其与近来多雨少晴有关,天气逐渐炎热,还请市民出行注意防暑降温……”

沈瑶坐在一楼沙发上,眼睛盯着放在正中央的超大电视。

视频里正在播放本省热点新闻,穿着正装的主持人表情平和,不过一会儿便将省内外新闻通读一遍。

吧嗒

关上电视,沈瑶拿起一旁的手机,双手滑动浏览,借着软件查看网络上的热闹。

自从半年前蓝星出现灵气复苏,别说华国,就是整颗星球都改头换面,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华国政府行动迅速,不仅公开了灵气复苏的原因,还特别制定新的律法用来约束灵气复苏时期的新人类。

何为新人类,就是指那些拥有特殊能力的人。

当然,不仅仅是人,动物,植物,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包含在内。

只可惜灵气复苏为时尚短,传说中的修炼之法多数无稽之谈,整个华国经过半年的努力,也不过才招收几十名新人类,分配到各个省市,不足一手之数。

沈瑶这次的身份是一名大学毕业后工作数年便返乡创业的青年。

因越来越重的生活压力,再加上短视频的兴起,遂辞去工作,返回家乡村镇,租赁了田地山林开启种田生活。

家中父母尚在,爷奶尚存,还有兄弟姐妹数人。

沈瑶在家里属于中规中矩的类型,所以她的辞职返乡也引起了藏于家庭亲情之下的风波。

好在沈瑶工作数年小有积蓄,依靠相关副业也能养活自己。

再加上村里的田地山林价格便宜,哪怕一口气租赁几十年,也没有伤到多少根本。

有空间当外挂,再加上在前些世界积攒下来的东西,哪怕是靠种田讨生活,沈瑶依旧维持住了自己的收支平衡。

如今正值春日,她的田地种下不少蔬菜果树,其中蔬菜种的早,已然能采摘售卖。

还有养殖在山林纯散养鸡鸭鹅,光是每日捡到的蛋数,卖给过来收购的商贩又是一笔收入。

除此之外,沈瑶还打算在山脚处单独挖出两口不大不小的池塘,里面散养些鱼苗种点荷花,配合归整起来的田园风光,还能赚一笔农家乐的钱。

手机银行适时发来一条信息,是一笔将近十万的货物尾款。

滴滴——

有聊天信息跳出,备注写着沈乐,这是沈瑶的小妹。

“二姐,今晚回家吃饭,大姐过来了。”

“嗯,告诉妈,不用准备肉菜,我从庄子带。”

快速将字打完,沈瑶点开通讯录,联系之前就曾有过合作的工程队,将两口池塘的活交给对方。

起身

沈瑶走向楼上,等再出门时,手里拎着一小袋种子。

遮阳帽简单带在头顶,沈瑶骑着用来代步的小电驴,跑到山脚下将些未发的芽重新补种。

不提补种的这些,光是那些已经长出来的嫩芽青翠,茎叶瓷白如暖玉,一看就知这些不凡。

可不就是不凡,这是沈瑶从空间里扒出来的宝贝,放在修真界叫灵植,个顶个的功效特异。

蓝星灵气复苏,这些灵植拿出来就能种下生长。

沈瑶考虑到今后的安排,便想借此机会混个编制,毕竟她没有称王称霸的决心,且灵气复苏初期,灵气浓度远比不上修真界时期,纵使她有修炼功法也不会如修真界时进步迅速,更何况这里的灵气复苏与修真界时不同,这里更像是异能觉醒,而非调动天气灵气化为己用。

是的,新人类的新,指的是觉醒了诸如五行能力或者单纯强化某一特性的人。

比如本省发现的一名水系异能者,每次可瞬间凝出一升清水,后经官方部门和实验室证实,这些清水来源于异能者周围存在的水汽,并非什么凭空冒出。

水系异能者的异能,似是为水汽转化清水提供能量。

嗯,说起来还有点鸡肋,故而灵气复苏已有半年,华国从始至终都没生过什么大乱子。

不过随着灵气复苏越来越久,异能者不断提升能力,相应的本事也会越来越大,华国未雨绸缪将人纳入自身,未尝不是在为日后做准备。

种子被顺利埋进土壤,沈瑶随后抬手动动手指。

只见指尖闪过一抹绿芒,原本湿润的土壤有幼苗钻出,直长到小拇指长短,沈瑶才停下操作,擦了擦汗珠。

没错,沈瑶是木系异能者,也属于官方公布的新人类范畴。

只不过她的异能不算突出,一天能用的次数有限,使出来的木系异能除加快植物生长,暂时没发现其他作用。

在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报备后,沈瑶一直生活在家里,日常干什么也不受限制,唯一需要报备的就是眼前这块田地,里面种的物品不能售卖给普通人。

好在官方开出来的价格只高不低,卖谁不是卖?只要能赚钱,沈瑶才不管自己的东西被用到何处。

收好带来的工具,借着取出纱网将整块田地罩住,沈瑶骑上小电驴,先是上山捡了一篮子鸡鸭蛋,跟着又拎上两只肥嘟嘟的公鸡。

路过菜地的时候,看见长得水灵灵的几样青菜,沈瑶干脆取出口袋装了满满一袋才停手。

这些都要带回沈家,沈家如今可是一个大家庭。

沈瑶因为租地种田的缘故,住在靠近山口的村里,沈家却是在村中央周围,整整三楼高的小别墅风格建筑,放在甜水村也是数一数二的富裕。

沈家夫妻沈国柱和付春芳,一口气生了五个孩子。

老大沈亮,大儿媳妇周微,两口子在县城开了几间小超市,生了两个孩子,沈文琪和沈文裕,平日不怎么回村。

老二沈馨,姐夫陈鹏,两口子目前在市里工作生活,膝下只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陈丽丽。

老三沈瑶,单身未婚,目前在甜水村租地种田。

老四沈乐,正准备找实习工作,打算过些日子去市里转转。

老五沈硕,今年六月高考,已经返回县城读书。

沈国柱和付春芳各自都有兄弟姐妹,自己本人能干肯吃苦,供养家里几个孩子的同时也攒下了不少厚实家底。

小电驴哒哒哒地跑在水泥路上,沈瑶穿着一身舒服的运动套装,不管遇到谁都要停下说上两句。

大家乡里乡亲,大爷大娘们都是看着沈瑶长大。

有那热心肠的还要张口关心沈瑶的终身大事,恨不得将不错的人选介绍给她。

沈瑶:……

小电驴停在一栋三层小别墅风格的建筑物前,将放置在车上的蔬菜鸡蛋取下,沈瑶一手一个篮子,张嘴喊人。

付春芳忙不迭地从屋里跑出来,五十多岁的人依旧健步如飞。

落后一步的沈乐笑嘻嘻地接过沈瑶手里的篮筐,同时侧头撇嘴看向门里,“大姐带着气回来,刚和爸妈吵了一架。”

沈瑶挑眉,“因为什么?”

沈馨这人长的不错,就是脾气傲气,从小到大没少让沈国柱夫妻操心。

沈乐嘁的一声,“还能因为什么?家里的婆婆呗。

自己吵不赢就回家搬救兵,然后自己当好人,真不是个东西!”

亲姐妹呢,沈乐一点不给沈馨面子,话叫一个难听。

沈瑶对此只能无奈,不怪沈乐,沈馨找的人家不行,典型的妈宝男,啥话一张嘴就是妈。

当初结婚的时候家里不同意,沈馨要死要活的嫁,后来沈馨受欺负,沈家老少都帮过忙,结果呢?背刺就是他们的下场,早就对沈馨失望透顶了。

如今沈馨稍有不顺就跑回来搬救兵,关键每次必会背刺。

沈乐简直讨厌死了这个大姐,也不知道图什么,可能是舒心日子过的难受吧,总喜欢给自己挑战些高难度。

“别胡说,有妈在,这件事和我们两个无关。”

抬手拍了拍沈乐的手臂,沈瑶将手里的东西送到厨房,她们帮忙洗了菜收拾好两只鸡,这才回楼上休息。

不巧,刚上楼就碰见沈馨下来。三十好几的人穿着细高跟配短裙,沈瑶都担心老了得风湿。

“姐”

“大姐”

沈馨嗯的一声点了点头,绕过两个妹妹去找付春芳,开口就是央求亲妈跟她去市里住两天。

沈乐听见动静还想再吵,被沈瑶拽着撤回二楼房间。

“二姐,你让我”

“让什么让,等过几天你去市里找实习单位,别闹得这么僵。”

“我才不求她,一件事能念叨半年,”又不是白吃白住,沈乐觉得要不是大姐和妈长得像,她指定要怀疑是不是抱错孩子,怎么家里就大姐这么奇葩呢。

“行了,喏”

沈瑶见房间里有些香蕉橘子,拿出一些递给沈乐。

“她婚姻不顺,市里又没亲人,”何况沈馨自有沈国柱夫妻兜底,她们只是姐妹,不好置喙太多。

沈乐不出声,吭哧吭哧地将手里的橘子吃完,跟着说起自己的实习事宜。

大四学生实习半年,沈乐原本不打算离开本省,何况自灵气复苏以来,各地都不安分。

“……学校是这么要求的,不过工厂的位置偏,我想着如果能自己找到工作,就不需要学校安排……”

沈乐不愿意钻进深山老林或者荒无人烟的郊区工作,宁可找的实习差点。

“不然过来给我帮忙?”她干的农家乐更像一个田庄,里面种植一些应季蔬菜和主要粮食,对外也是有经营执照,甚至每年都会缴税纳税。

沈乐点点头又摇摇头,“先看看,爸妈本就不乐意,”她再过去,二姐的处境更加困难。

姐妹两个年纪差的不多,小时候扶持着过,如今大了也正常相处。

沈瑶听着楼下的动静,拍拍手心和沈乐下楼。

沈国柱下地事忙,等一家五口坐在桌前吃上饭,时间已经来到晚上六点。

沈馨边吃边叨叨她过的不好,不等付春芳说什么,沈国柱直接大力拍了拍桌面,让沈馨过不下去离婚。

“爸,咋能离呢,我还有丽丽,再说何鹏对我挺好的。”

沈馨转头央求付春芳帮帮忙,眼泪说掉就掉。

沈瑶:……

沈瑶面无表情地继续吃饭,反正这件事她是管不了,两口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咋办?

付春芳无奈,只能点头同意去市里住几天。

“实在不行就让何鹏他妈回老家,”付春芳不能总来回奔波,年纪大了,去一趟市里几个小时,谁折腾得起。

沈馨支支吾吾地转移话题,走,那肯定是不行,何鹏不放心。

沈家人:……

行叭,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没招!

沈瑶带来的两只鸡全都吃光光,包括拿回来的蔬菜,下去大半。

沈馨拍了拍肚皮,表示自家二妹种地的手艺真不错,怪不得敢租地卖菜,大言不惭地要带些蛋和蔬菜走,拿回去给何鹏和孩子尝尝。

“大姐,其他人回娘家都是送吃的,怎么你次次回来都是连吃带拿,”胳膊肘拐的太明显,咋这样呢。

“小孩子家家,你懂什么?”沈馨不以为意,这是娘家,再说找妹子要点土特产又不值钱,咋了?

沈瑶:……挺值钱的,她可是往里面加了不少好东西,单卖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好几倍。

不过没必要在这上面和对方争执,听不懂人话还浪费口舌,看在爸妈的面上给就给了,一年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

笑着应了下来,“明天一早我摘些新鲜的送过来。”

吃饱喝足,沈瑶骑着小电驴回去,她的农庄地多,不管忙时还是闲时都会花钱雇人照看,基本上全是村里的老把式,价格中规中矩但胜在不用出远门,非常适合村里的中老年人。

第二天一早,沈瑶将采摘好的一篮子蔬菜和鸡蛋送到沈馨手里,跟着目送沈馨和付春芳坐车离开。

只以为这次又如往常一样,没过几天付春芳就能回来,不想付春芳比较倒霉,他们收到了来自市中心医院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