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经济手段
听朱由检说要将整个扶桑,全部都赐给鲁豫七藩,毕自严当即就是眉头一皱。
“陛下,扶桑毕竟距离大明近在咫尺,一旦……”
毕自严能做的就是进行一个简单的提醒,不能将话说得太过明白,不然就是挑拨天家亲情了。
朱由检笑道:“毕卿,朕刚才说了,是除一些要地外,其余地方赐予诸藩。”
“至于那些战略要地,朝廷会在那里进行驻军,一是可以维护当地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就近监视诸藩。”
毕自严听后,低头沉思半晌,这才开口道:“臣还是觉得此举有一定的风险。”
“陛下不如在各家藩国之间,另设一些府县,以流官治职,将整个扶桑彻底的瓦解。”
“甚至朝廷还可以将扶桑的土地,赏赐给军中的将士,用以提高将士们的战力。”
听完毕自严提出的意见,朱由检微微颔首:“此事等朕回京之后再议。”
“朕今日召卿觐见,是为纸币一事。”
“科学院那边的技术,已经可以保证纸币的耐用性、防伪性。”
“卿以为现在,是否是发行纸币的合适时机?”
毕自严听朱由检要发行纸币,当即精神一震。
“陛下,臣建议等新政,在整个大明彻底的推行开以后,再考虑纸币发行的事,那样最是稳妥。”
朱由检闻言,轻轻摇头道:“毕卿,时不我待,我们需要加快步伐了。”
“纸币的发行不只是和大明国内有关,朕想的是将纸币推行到大明周边所有国家,甚至是欧罗巴也要使用大明的纸币。”
“卿可以想想,如果大部分国家,都使用大明的纸币,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
毕自严下意识的接话道:“大明可以通过纸币,大肆采买安南、吕宋等地的粮食,可以用纸币从南洋换回香料,从朝鲜买回矿石。”
说完这些,毕自严又猛地醒悟过来,忙是对朱由检道:“不对,不对,陛下,就算是其他国家接受了纸币,但也可以将纸币换成金银,这岂不是换汤不换药吗?”
“毕卿,自穆宗开海以来,海外白银如流水一般流入我大明,大明就是天下最大的白银吸纳之地,就算是他们将纸币换成金银,那也要花在大明不是?”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眼神一凛,继续道:“届时,朝廷完全可以发布一道诏令,任何人和大明做生意,只能用纸币,那他们换成金银也没用不是?”
毕自严被朱由检的话说服了。
无论是南洋的商贾,还是西洋的红毛鬼,都要从大明采买丝绸、茶叶、瓷器,甚至是铁器、军械、药材、染料等物资。
后世人都以为古代出口的货物,主要是丝绸和瓷器,岂不知中原王朝的铁器,无论是在草原还是在南洋,都是极为畅销的货物。
药材出口也是中原王朝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在奥斯曼等地,中原的部分药材,甚至可以抵等重的白银。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原王朝对技术的严密封锁。
在满清之前,无论哪个朝代,都严禁瓷器的烧制技术外流,严禁茶种外流。
安南等地不是没想过,效仿大明烧制瓷器,但始终是不得要领。
正是因为中原王朝持续的技术封锁,以及庞大的人口,才让后人可以通过这些东西,赚取到大量的利润。
毕自严身为户部左侍郎,经朱由检这么提醒后,也是明白过来。
你们想要从大明购买丝绸、茶叶、瓷器等物资,那就需要使用纸币。
而纸币从何而来呢?
自然是将金银存进大明银行,换取纸币,然后再用纸币采买大明各项物资。
想明白了后,毕自严缓缓点头道:“倒是可以试试。”
朱由检听到又是试试,当即皱眉道:“怎么又是试试呢?”
毕自严苦笑道:“陛下,无论是海外驻军,还是纸币的发行都是前所未有的是,可不就得试试嘛?”
“这回发行的纸币,可和前宋的交子、本朝的宝钞不一样,这回的纸币是要和白银进行……进行……”
见对方有些卡壳,朱由检提醒道:“锚定。”
“对,锚定,纸币和白银进行锚定,这可是开天辟地的事儿。”
“臣可不就得小心一些吗?”
听完他的解释,朱由检笑着点头道:“是得谨慎一些。”
“此事待返京,毕卿和郭卿商议后,给朕上一个条陈。”
“臣遵旨。”
毕自严躬身领命。
等其离开后,韩赞周无缝衔接的走了进来。
“皇爷,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请见。”
朱由检面露苦笑,轻叹一声道:“哎,这些事儿是一桩接一桩,根本就不让朕闲下来。”
韩赞周试探性问道:“皇爷,要不明日再召见李若琏?”
朱由检面色一肃道:“李若琏是锦衣卫指挥使,主动请见定是军国要事,岂能耽搁?”
“宣!”
“是,皇爷。”
韩赞周离开后,朱由检一转身,对方正化吩咐道:“传膳。”
“加一副碗筷,朕请咱们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吃一顿。”
“臣遵旨。”
大明的御膳和后来那个朝代不一样,绝大多数时候,大明皇帝的御膳,都是亲信内侍、大臣的私厨现做的,不存做好了放在笼屉里的情况。
所以,等李若琏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吃食还没端上来。
“臣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李卿免礼,坐吧。”
朱由检一指对面的一张椅子。
“臣谢陛下。”
见李若琏虚坐在椅子上,就像是蹲马步一般,朱由检的眉头一挑。
行,没飘就行。
“卿在军中所的事,朕都听驸马说过了。”
“这次整顿、清理南方各地卫所,卿居功甚伟。”
“臣不敢,此乃臣的分内之事,不敢当陛下夸赞。”
李若琏赶紧起身自谦道。
朱由检笑着压了压手,示意对方坐下,眼神一凛道:“朕听闻,你遭遇过刺杀?”
“凶手可曾抓到?乃何人所为?”
李若琏赶紧回道:“回陛下,金山卫指挥佥事吴承勋,因不满朝廷裁汰卫中军户,阴谋刺杀臣和指挥使侯承祖,被臣和侯指挥使联手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