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背锅侠
当然,如果身高能够再高一些的话那就更好了。
在场的一众武士、町民皆是从地上爬了起来,十数位大名也都直起了身。
松平信纲上前施礼道:“臣松平信纲参见大将军殿下。”
“松平君,进城吧。”
德川家光眼睛微眯,面无表情看了他一眼。
松平信纲的心里咯噔一声,但还是恭敬的躬身施礼道:“殿下请。”
众人簇拥着德川家光进入栉崎城。
本丸,御殿。
德川家光随意的看了眼御殿内的摆设,当仁不让的跪坐在了首位的位置。
“诸君,都坐吧。”
“哈衣!”
一众德川家的家臣、武士、大名齐声应道。
待众人坐定后,德川家光的目光落在了松平信纲的身上。
“松平君,说说目前的战事吧。”
松平信纲双手扶膝,垂首道:“臣有罪,有负殿下所托。”
德川家光的眼中闪过一道狠厉,旋即又开口道:“说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
松平信纲正欲开口,下首的毛利秀元率先开口道:“殿下,说起来此战还和秀就君有些关系。”
“当初就是秀就君……”
毛利秀元通过精妙的话术,将战败的责任,大部分都扣到了毛利秀就的身上。
毛利秀就双眼喷火的,看着自己的便宜兄长。
有心想要开口争辩,但却被德川家光抬手阻止。
“松平君,是这样吗?”
松平信纲看了眼毛利秀元,眼中闪过一丝愧色,但还是垂首应道:“是!”
“八嘎!”
毛利秀就怒而起身,满脸恨意的盯着松平信纲。
相比和自己一直不合的毛利秀元,毛利秀就对松平信纲的恨意更深。
“松平信纲,莫以为将战败的责任推到我的身上,殿下就会放过你。”
“身为幕府老中,无论是当初的唐津之战、福冈之战,还是前几天的下关海战,都是你一手指挥,现在被明军赶到了栉崎城,你难道没有责任吗?”
毛利秀就的指责,让松平信纲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德川家光看了眼毛利秀就,沉声道:“好了,此事先到此为止,本将军会着人调查,还是先商量商量接下来的战事吧。”
毛利秀就顿时气急,什么叫先到此为止?
“殿下,这件……”
“坐下吧。”
德川家光压了压手,示意对方坐下。
虽是心中极为不忿,但毛利秀就还是不敢在德川家光面前太过放肆。
眼神狠厉的在松平信纲、毛利秀元两人身上扫过,毛刘秀就重新坐了下来。
“殿下,不知这次您带了多少兵马?”
松平信纲赶紧转移话题。
德川家光先是扫了一眼,跪坐在自己下首的山阳道、南海道诸位大名,然后才开口道:“这次抵御明人,本将军带了两千旗本,八千御家人,共计万人。”
“关东和东北的(扶桑东北)各家大名,每家出兵三千,共计三十四万。”“呦卡塔!(太好了)”
松平信纲等人听德川家光说完,尽皆面露惊喜之色。
三十五万兵马,其中一万是幕府的旗本和御家人,另外三十四万,也都是一百一十三家谱代大名的精锐之师,这么多人,足够将明军赶出筑紫岛了。
就算是赶不出去,也至少可以稳住现在的战局。
松平信纲高兴过后,面色一肃对德川家光垂首道:“殿下,栉崎城距离筑紫岛虽是很近,但想要对明军发起进攻,还是需要水军运兵渡海,大板水军已经……已经全军覆没,这……”
“向井君和梶原君也来了,这次他们带来了盐饱水军的五百艘各式舰船,当战而胜之。”
德川家光说完后,转头看了眼站立在自己身后的酒井忠胜。
酒井忠胜躬身道:“殿下,按日程推算,向井君他们此时应该到了南海道。”
德川家光轻轻点了点头。
在场众人一听,也都放下心来。
相比一群乌合之众的大阪水军,盐饱水军无论是舰船数量,还是兵员素质,都要比大阪水军高出一大截。
这也就是大明东征的时间提前了几年,如果再等几年的话,这些舰船就会被幕府自己给毁掉。
“好了,诸君,大军不日就会抵达栉崎城,等大军抵达后,本将军就在这里,看着诸位为天皇陛下建功立业。”
“臣等谨遵殿下军令!”
众人齐声应道。
等众人都离开后,德川家光看向松平信纲,沉声道:“松平君,如果不是毛利秀元的话,你就该剖腹了!”
“哈衣!”
松平信纲的后背,瞬间被汗水浸透。
“这次有毛利秀就承担罪责,下次呢?”
“臣……臣……”
“好了,明军势大,战事至此也不能全都怪你。”
“青山忠俊和柳生宗矩那里也都战败了。”
德川家光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
“啊? 青山君和柳生君他们……?”
松平信纲满脸震惊之色。
德川家光轻轻点,旋即对松平信纲问道:“你那里不是有个明人的锦衣卫吗?他就没有消息传回来?”
“臣……臣这段时间一直没有见到此人。”
松平信纲面露愧色。
德川家光瞥了他一眼,轻声道:“是没见到,还是不愿见?”
“进来吧。”
随着德川家光的话音一落,一身小袖的田尔耕迈步走了进来。
“田君,将柳河、 熊本、人吉的战事,和我们这位老中说说吧。”
德川家光说完后,就端起了面前的茶杯。
田尔耕躬身施礼后,将之前发生的战事,详细的对松平信纲介绍了一遍。
听到明军将三地所有的藩军全部坑杀后,松平信纲满脸怒色。
等田尔耕说到明军,在熊本藩大肆屠戮,连妇女孩子都不放过的时候,松平信纲哗的一下站起来身。
“殿下!”
“明军残暴,将军代天皇陛下治理扶桑,当为臣民做主才是。”
松平信纲跪在德川家光面前,叩首以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