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少一尾的九尾猫

第二百零九章:比诺奖更伟大

  七月底,南半球,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从三十号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大会即将在这里举办,而全世界的数学家也将汇聚于此。

  作为数学界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大型交流会,国际数学大会是数学界最重要的一场盛会。

  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首届大会1897年在瑞士的苏黎世举行,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它是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从1897第一届会议举办至今,已有过百年的历史,见证了一位又一位的顶级数学家的崛起,如庞加来、希尔伯特、克来因等伟大的数学家都曾参与过这场盛会。

  而今年的数学大会,又将见证新一批的青年数学家如璀璨的群星般冉冉升。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最年轻的终身研究员徐川;日耳曼国波恩大学最高级别的w3正教授彼得·舒尔茨、尹lang战乱地区走出的青年数学家考切尔·比尔卡尔、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和数学竞赛上均获得奖牌的澳大利亚教授阿克萨尹·文卡特什........

  太多太多的优秀青年数学家共聚在这一场盛会上,等待着数学界的最高荣耀-菲尔兹奖。

  在这些人中,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来自华国的青年学者徐川了。

  登记在国际数学联盟i

  “张伟,许辰阳,都是优秀青年数学家,或许可以和你交流一下数学上的问题。”

  对于北大的黄金一代,徐川自然是认识的,只不过没想到这两人是跟随北大的队伍一起过来的。

  毕竟这两人如今都在米国的大学任职。

  分别和两人握了握手后,徐川笑着招呼道:“伟神,上次一别,好久不见。”

  “阳神,上学时期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你解决的代数簇自同构群线性增问题,曾带给我很大的启发。”

  身形偏瘦,带着无边框黑色眼镜的张伟笑着调侃道:“在川神你面前,这个称呼可用不得。”

  一旁,身形偏胖的徐晨阳也笑着道:“四十岁以下的青年一代,谁敢在川神面前称神?舒尔茨恐怕都不敢吧。”

  徐川微微翻了个白眼,无奈道:“两位大神就别调侃我了。”

  三人互相交流着,身后北大庞大的队伍四散开来,看着前面的正在交流的几人有些骚动和兴奋。

  北大的队伍很庞大,人数足足有三四十人,不过大部分都是跟着导师教授过来见见世面的学生。

  这些年龄基本比徐川都还要大的学生在看到徐川后,就像是追星族粉丝看到了自己追的明星一样,两眼放光,兴奋不已。

  若不是前面还有大老镇着场面,这些学生怕是得一拥而上要签名、求合照、吸欧气了。

  毕竟徐川这个名字,他们听得太多了。

  从弱weyl-berry猜想的证明开始,到xu-weyl-berry定理、再到徐-霍奇定理、到ns方程......

  有关于这个名字的一切,都是传说。

  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在数学上更进一步的华国青年学者来说,徐川这个名字的既像是海岸线上的明亮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进;也像是珠穆朗玛峰,俯视着数学这座高原,更像是天上挂着的太阳,散发着明亮光辉,可望却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