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陛下,太子去打高句丽了!

半个月后。

长安城,甘露殿。

李世民最近身体好很多了,所以趁着今天太阳好,于是将长孙无忌在内的一众重臣叫来叙旧。

算算时间。

李世民已经放权几个月了。

这几个月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以至于当君臣见面之后,彼此之间甚至都有了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唉……”

李世民幽幽幽幽的叹了口气。

挥了挥手,示意除了张阿难之的宦官们退下去,随后看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问道:“诸卿认为,太子监国以来表现的怎么样?”

众人互相对视,然后竟然齐齐点头。

大伙心里头虽然都不爽,但也实在不能睁着眼说瞎话,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当得确实没毛病!

哪怕是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还仍旧处理着送到军中的重要政务。

“殿下处理政务非常老辣,行军打仗时的部署也非常的合理,颇有陛下减轻时的模样。”

长孙无忌展颜一笑,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乍一听上去似乎是在夸赞李承乾,若是一个寻常父亲听见有人这么评价他儿子自然高兴。

但李世民不是寻常父亲。

这话隐隐间,就向李世民阐明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不声不响间,太子李承乾已经掌握了大唐实质上的政权和大量的兵权了!

坐在一旁的褚遂良闻言脸色一变,连忙坐直身子,拱手道:“长孙大人谬赞了,臣认为太子殿下还是有些不足的,应当继续向陛下学习才是!”

“是啊,是啊……”

“殿下终究年轻,还是要继续沉下心锻炼锻炼。”

一众东宫属官和太子党人纷纷点头,尽可能的降低眼前这位皇帝对太子的猜忌!

李世民眸光闪烁。

他并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只是静静的听完这番话后点了点头,道:“太子有如此能力,朕也就放心了……”

这句话一出,场面当即就彻底死寂了!

什么意思?!

皇帝这话是彻底坐实太子成为大唐未来天子的意思吗?!

一瞬间。

在场不少人就暗皱眉头,开始了头脑风暴。

坐在李世民身侧,仔细服侍自己父皇的李治手腕轻轻一抖,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但马上就被他把这点异样之色给掩盖下去了。

“陛下,太子殿下既然已经基本平定了叛乱,不知道何时凯旋归来?”

一人问出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洛阳大战转眼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明天就是元日,不久后就是贞观十八年了。

可太子却还在领兵追杀着叛乱余孽,也就是…魏王李泰!

李泰手下一开始只有三万人。

后来经过不断收拢残兵败将,竟然越往北逃亡手下的兵马就越多,直到现在,他手下已经有将近十万人了!

可李泰却率领着这十万人头都不回的一直往北逃,压根就没有要停下来再和李承乾一决雌雄的意思!

“太子说叛军势大,他要为国斩草除根,所以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之后才会班师。”

“唉!”

说到这里。

李世民又是一叹。

打来打去,现在倒好,交战双方都是自己的儿子!

“陛下。”

这时,刚才一直没说话的卫国公李靖开口了。

“依臣之见,看叛军现在的行军动向,恐怕要继续北逃,然后折向东方,逃亡到高句丽啊!”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

高句丽!

李泰北套,难道不是会去薛延陀的吗?!

怎么可能忽然转一个方向,扭头跑到位于辽东,大唐东北方向的高句丽去了?!

听见这个国名。

李世民脸上流露出了些许不自然的神色。

“魏王这是什么意思?!”

“明明知晓高句丽乃是我大唐的肘腋之患,竟然还要去那…这是去投敌了吗?!”

“天下之大,已经无他容身之地!”

“薛延陀乃是我大唐的属国,夷男可汗虽然暗中动作不断,可却还不敢正大光明和朝廷作对!”

“没错,能庇护叛军的,就只有高句丽!”

众人七嘴八舌,脸色都显得有些不好看。

堂堂的大唐亲王,造反就造反吧,竟然还要带着十万人去投敌叛国!

李世民脸色难看。

李泰这一举动,那简直就是在往他脸上扇大巴掌!

“这个逆子!”

李世民毫不怀疑李靖的判断。

况且李世民自己也不傻,仔细一想,自然也能够确认李泰这个逆子的确是打算投靠高句丽了!

经此一事。

她李世民苦心孤诣这么多年,怕是等死了之后,又要呗后世子孙拿着这件事议论了吧!

“砰!”

“传令给太子和幽州、营州等地的折冲府,汇聚起来,把叛军给朕拦住!”

“是,陛下!”

众人一见皇帝发怒,顿时就不敢在议论了。

可就在这时。

李靖却忽然苦笑一声,摇了摇头,示意准备传旨的人不用白跑一趟了。

“陛下,已经来不及了。”

“长安到幽州急递也得六七日,等旨意到了幽州,恐怕叛军早就已经转向抵达辽东了!”

“时间不够了,来不及了!”

“叛军入高句丽已经是事实了,控制不住了……”

一时间。

甘露殿内鸦雀无声!

皇帝最宠爱的嫡次子公然叛逃,朝廷还根本没办法,也来不及阻拦!

这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褚遂良抬头瞧瞧的打量李世民一眼,然后立刻低下头,心中感慨道:“陛下的名声,怕是又要毁了……”

李世民很愤怒,也很无奈。

如果可以重来的话,他绝对不会再贞观十年李承乾摔断腿之后,扶持李泰起来与李承乾争斗!

他扭头看向了李治,眼中满是可惜。

如果李治早生几年,恐怕今天也不会有李泰叛逃高句丽这种事情发生了吧?!

甘露殿气氛诡异。

门外宦官小心翼翼的进来,低着头禀报道:“启禀陛下,驸马都尉杜荷回来了!”

闻言众人一愣。

杜荷不是正跟着太子打仗吗,怎么忽然从前线回来了?!

“召!”

“臣见过陛下!”

李世民挥了挥手,压下心中的百般情绪,看着走到大殿上的杜荷疑惑问道:“怎么了,可是太子有事?!”

“是!”

“回禀陛下,叛军余孽遁往高句丽,高句丽已然派人接应,这乃是公然挑衅我大唐!”

“因此,殿下让臣回来告知与陛下!他已经率军出征,讨伐高句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