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吾弟有尧舜之姿,可当天下之主!
原本正在滔滔不绝,感慨着自己操蛋的命运的李泰忽然就回过神来了。
但他没有露出向身旁渊盖苏文那样震惊的眼神。
“呵……”
“我早就跟你说过了,李承乾这个人办事非常的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既然能够设下这么一场精妙的局。”
“让洪水把安市城直接冲垮,就同样有能力可以提前布置好阻拦的兵马,送咱们上路!”
渊盖苏文脸色微白。
他刚才已经从惊恐中缓过来了,可现在,当他掀开车帘探出脑袋,朝着官道的远处看去之后,惊恐又再次涌上心头!
“怎么办,怎么办?!”
“没办法了。”
李泰苦笑着摇头。
“狭路相逢,勇者胜吧!”
“事到如今,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直接让将士们做好准备,然后杀过去就好了!”
“要么突围成功,要么就死!”
“可……”
渊盖苏文似乎还想挣扎挣扎。
但仔细想了一圈儿之后,他也放弃了。
“传令下去吧!”
“今天强敌就在咱们前面,想活下来的就拼命往前冲,不想活的就原地等死吧!”
言罢。
渊盖苏文强忍着腿上的疼痛,重新上马。
然后带着堪称残兵败将的几千号人尽情驰骋,朝着前方杀去!
渊盖苏文也看开了。
能多活一天就是一天,只要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哪怕是多活一个时辰,渊盖苏文都愿意拼尽全力!
数千人呼啸着在官道上狂奔。
只不过。
当他们冲到那支军队五十丈外后,所有人都是懵逼的停下了脚步!
前边的不是唐军,而是自己人!
是安市城守将杨万春!
“呼……”
渊盖苏文瞬间长舒一口浊气。
“渊盖苏文大人,您和魏王怎么样,是否受伤了,手下还有多少人马?!”
杨万春快速来到近前,地生询问。
之前安市城破的时候。
杨万春仗着对地形熟悉,所以直接就带人抄近路跑路了,甚至于跑到了大部队的前边。
渊盖苏文扫了他一样,并没有多说什么。
“我和魏王手下大概还有几千人马,加上你手底下的这些,能凑个一万人出头!”
“事到如今,跑吧!”
“安市城已经废了,辽东城东面的白岩城和北面的新城也肯定保不住了,战线全线收缩吧!”
“您的意思是……”
“撤军!回乌骨城!”
“然后把留守在平壤的大军全部都调过来,再拉上百济的兵马,咱们在乌骨城和唐军再干上一次!”
乌骨城。
这就是渊盖苏文最大的底气之一。
作为高句丽最坚固的要塞,乌骨城就坐落在通向平壤的必经之路上,是绕不开的。
而乌骨城西面是凤凰山,东面是高丽山。
城池就坐落在两座高山中间的盆底里,有南北两个城门,易守难攻,几乎没有强攻下来的可能性。
“把粮草调集到乌骨城。”
“如果不出意外,只要咱们可以在里边坚持三个月,唐局面必定会退兵!”
杨万春一愣。他不知道渊盖苏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自信心,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渊盖苏文总不可能不要命的胡说八道。
“好!”
“既然如此,就请大人和魏王先走,我留下来断后!”
渊盖苏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唉……”
“杨将军,过去是我有眼无珠了!”
“如果这一次咱们可以安然的度过此劫,我一定下令,提拔将军为辽东大总管,总管辽东一切军政要务!”
言罢。
渊盖苏文咬了咬牙,带着李泰和手下的亲兵往东跑去。
杨万春站在原地沉默了很久。
“将军,该走了。”
“好……”
杨万春微微颔首,带着人快速跟着往东方奔去。
月亮在天际间缓缓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某一刻与太阳完成了昼夜的交替。
清晨微弱的光芒撒下来。
昨天还屹立不倒的安市城,今天已然变成了一片废墟!
“殿下,根据打扫战场粗略估算出来的数字,敌军这一次伤亡人数最起码不会低于十万人!”
“其余人都逃走了。”
“一部分钻进了附近的山里边,另一部分则跟着渊盖苏文他们逃跑了!”
李承乾俯瞰着残破的安市城,微微颔首。
“孤这一战,本身就不是冲着渊盖苏文和李泰去的,不然的话孤也不会采取这种工程策略。”
李承乾自始至终想的都是削弱高句丽的国力。
死了十万人,这对于大唐来说都是巨大的伤痛,更何况是一个高句丽!
“逃吧,无所谓!”
“反正孤是要继续追杀下去的,他们就算是逃到了海外,孤该杀还是要杀!”
李承乾呵呵冷笑。
“不管这些了,先传令下去,全军休整十日!”
“把之前抓到的俘虏都带过来,让他们重新修建安市城,并且取出安市城中没有被冲烂的官粮,发给百姓们!”
“是,殿下!”
赵节和杜荷立刻下去安排了。
而不久之后,军报也送到了李承乾的案头,新城和白岩城已经被侯君集与裴行俭攻下来了!
“如此就好……”
“一步步来吧,孤要把高句丽,一步步的吃干抹净!”
……
十余日后。
一支从草原绕道,经过突厥旧地,最终从并州进入中原前往长安的高句丽使者队伍。
终于在大唐贞观十八年四月初十这一天的清晨,进入了世界最高城,长安!
长安城内的繁华景象,让使者们都看懵了。
然而。
比起他们更懵逼的,还有甘露殿内集结起来的一众高官重臣们!
“辽东城、新城、白岩城、安市城……”
“高句丽的这些军事要塞城池,都已经被我大军给拿下了…如此看来,高句丽怕是要完了!”
众人议论纷纷。
李治坐在御案的一侧,抬起头看着众人,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神色。
李承乾不仅打赢了,还特么赢得这么离谱!
李治简直绷不住了。
他除了收到高句丽使者要求和谈的信息外,还收到了魏王李泰给他写的信。
信非常的短,只有十几个字字。
“吾弟有尧舜之姿,可当天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