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若情况有变,请殿下割据半壁江山!
李世民这个家伙,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你不能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是。
为了皇权,他可以打压李承乾,可以利用李泰。
但是。
如今大唐的十余万精锐大军,已经深入高句丽腹地,几乎打穿了高句丽赖以生存的整条防线,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断然不可能答应和谈!
这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哪怕用屁股想,都知道这里边必定有蹊跷!
“薛仁贵!”
“臣在!”
“把这个使者给孤绑到树上去,只要孤让你动手,你就立刻拿陌刀把它劈成两段!”
“啊!殿下!殿下饶命啊!”
使者直接吓傻了!
“你要是还想活,就干脆利落的把你自己知道的全部说出来!”
“不然的话……”
李承乾冷笑一声。
人高马大的薛仁贵就冷着脸走过来,手中提着一把重达四十斤的陌刀,刀刃闪烁着刺骨的寒芒。
使者直接吓得跪在了地上,嘴唇哆嗦地道:“小人的确不甚清楚……”
“只听说高句丽使团入京之后,朝堂上的大人们为了和不和谈,曾经争吵过,后边晋王殿下就去骊山请陛下下旨了!”
“再后来…朝廷就和高句丽的使团和谈了……”
听见这番话,李承乾算是明白了。
李治!
这个小畜生,果然动手了!
相比于李泰而言,李治这个浑蛋更加阴险、腹黑,而且还是一个装糊涂的高手!
以至于哪怕到今日,都有不少大臣认为他心性纯良!
“呸!”
“孤就知道,他要搞事!”
“真是该死啊,孤带着大军将士在前线拼死厮杀,他们不给孤提供补给也就算了,居然还要故意扯孤的后腿!”
“好好好!真是好得很呐!”
李承乾简直被气笑了。
他重新坐回到毯子上,看着手中朝廷的旨意,脸色阴沉不定。
就在这时。
后方又有一阵嘈杂声响起。
不久后,另一个使者就骑着马快速冲过来,落地之后躬身道:“太子殿下!”
“陛下有令,让您班师回朝!”
言罢。
他就送上了第二份旨意。
李承铉拿着手中两份堪称一模一样的旨意,脸色陡然间变得非常古怪。
这剧情……
不对吧,这特么是岳飞的剧情啊!
“你后边是不是还有人?”
使者愣了愣,似乎是在惊讶于太子连这个都猜到了,于是点头道:“是的,殿下!”
“后边还有一人,除此之外,朝廷在发出命令之后,每一天都会再发一份!”
“算下来的话,到今天一共是…十二份了!”
“哈……”
李承乾顿时笑了。
事到如今,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明摆着就是高句丽的渊盖苏文和李泰这个畜牲,与长安城内反对他的势力结盟了!
而他的好弟弟晋王李治。
就是这一群人投资和拥护的对象!
甚至于李承乾都能猜到,李泰这个小王八蛋估计已经放弃当皇帝的打算,而转向彻底扶持李治了!
“好,都结盟了是吧?!”
李承乾扯了扯嘴角,心情其实非常沉重。毫无疑问。
皇帝的旨意,大抵是被篡改了。
如此看来的话,李世民现在的身子应该已经差到极点了,根本没办法再掌控偌大的权利了,不然也不至于到如此局面。
“陛下怎么样了?”
“小人不清楚,只是有坊间传闻,声称陛下在骊山修养,身体…很不妙!”
使者嗫嚅着回话。
李承乾眉头一挑,按理来说,李世民不至于现在就不行了,毕竟他才五十不到,但事实摆在眼前,也容不得李承乾不相信……
“来人!”
“把这两个家伙关起来,胆敢有小动作,直接就地砍死!”
两个使者被拖下去之后。
苏定方和侯君集等人又凑到跟前,众人重新坐在毯子上,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殿下,咱们…撤军吗?”
“朝廷的命令已经下来了,上边还盖着中书门下的印玺……”
苏定方声音有些沙哑。
听见这句话后,侯君集顿时一拍大腿,脸上愤怒之色溢于言表,低吼道:“不能撤军!”
“咱们距离覆灭高句丽,就只差最后一步了,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攻破乌骨城,高句丽就会立刻覆灭!”
“但如果现在撤退了,兄弟们岂不是白死了?!”
众人都是齐齐点头。
灭国之功就在眼前,这个时候撤军了,岂不是等于直接丢了一个名垂青史的好机会?!
史书就那么大。
哪怕是多给自己添上一句话,也是莫大的殊荣啊!
李承乾也在思索。
他其实根本就不想撤军,但如果不撤军的话,李世民要是万一…突然死了,那他可就彻底亏大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旦李世民死了,想都不用想,皇位都会落在李治的头上!
而就算李世民能挺住,死不了。
可毫无疑问,自己只要拒绝班师,长孙无忌这个老浑蛋一定会声称太子造反!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干脆先撤军,然后直接杀回去,把这一帮小人全宰了再说!”
李承乾面露凶狠之色。
他是有掀桌子的底气的,惹火了他,肯定要动手把该杀的全杀了!
就在众人商议大事之时。
一个李承乾未曾料到会出现的人,来到了附近。
“张总管?!”
来人。
竟然是张阿难!
众人齐齐起身,心中都是震惊万分。
这个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怎么会突然从长安城一路跑过来了!
难道说皇帝已经……
“见过太子殿下!”
“陛下如何了?!”
张阿难摇摇头,轻声道:“殿下不用担心,陛下身子骨还算可以,已经开春了,不会再有事了!”
李承乾松了口气。
老登没死就死,越是这种半死不活的父皇,对他这个太子来说就越好。
“那你来这,是为了……?”
张阿难躬身一礼,随后凑到李承乾面前,轻声对他说道:“陛下有旨!”
“下令册封殿下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加河东、河北道行台尚书令!”
“若情况有变。”
“请殿下去东都洛阳,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
李承乾闻言,骤然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