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雁门关!薛延陀大军的埋骨之地!
但让李靖感觉到离谱的,其实是夷男可汗竟然纹丝不动的抄了唐军的下马步战战术!
下马步战,是需要甲胄的!
薛延陀的骑兵强就强在骑射,一个个的都是码数非常好射术非常精良的好骑兵,但如果一旦下马步战,就等于直接丢弃了他们嘴大的优势!
毕竟。
他们是没有甲胄的!
唐军能够下马步战,靠的是精良的甲胄和训练过无数遍的阵型,靠的是陌刀、步槊、横刀与各式各样的弓弩!
而这些,薛延陀都没有!
他们的骑兵身上只有一层薄薄的皮甲,手中也就只有一把弯刀,以及一把弓箭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敢下马步战,李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夷男疯了不成?!”
“看这样子,他似乎是打定主意要用这样的战术来对付咱们了…说起来,也是真够离谱的……”
李靖扯了扯嘴角,感觉自己在史书上的光辉事迹,又可以添上一笔了!
“太子殿下到哪了?!”
“昨日送回来消息,殿下率领大军已经抵达定州!正在横穿太行山!”
“而先锋苏定方则已经过了太行山。”
“算算行程,恐怕今夜或者是明天早上,就可以从东边直接穿过蔚州抵达云州前线了!”
“好!”
李靖重重一拍大腿,脸上顿时红光满面!
“来的好啊!”
“既如此,那就赶快传令下去,让朔州、云州的守军迅速撤退,直接放开一条口子,让薛延陀的大军撞进来!”
“老夫要让夷男率军长驱直入,来到这雁门关下!”
李靖脸上掠过一道森寒地杀意。
薛延陀的二十万人基本都是骑兵,如果在草原旷野上交战的话,算是大败也可以拼命逃跑,根本就不可能将其全军覆没。
但诱敌深入以后,就不一定了!
代州的雁门关地处恒山与吕梁山的交汇处,是河东的门户,地形非常狭窄,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这种地方,薛延陀骑兵的威力本身就会被削弱。
再加上根据情报,夷男可汗竟然在照猫画虎般的生搬硬套唐军的战术。
李靖如果不把他们引到雁门关下一口吃掉,也没资格当大唐军神了!
“传讯过去,请殿下速速行军!”
“让先锋苏定方驻守在恒山北侧,暂时不要与薛延陀的兵马交战,以免打草惊蛇!”
“另外。”
“雁门关以北,薛延陀必经之路上,要实施坚壁清野之策!”
“至于百姓们的损失……”
“战后老夫自然会上报陛下和太子殿下,一应损失,由朝廷来补偿给百姓们,让他们赶紧一把火烧掉快成熟的粟米和田里的杂豆,速速撤退!”
“薛延陀这么急匆匆的南下,辎重粮草待的肯定不多。”
“坚壁清野之下,就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吧!”
李靖轻轻冷笑。
如果只是为了击退薛延陀的进攻,那么自然可以挥师北上,在云州、朔州甚至是漠南草原上与之交战,以唐军的战斗力,也必然可以击败薛延陀。
但是。
这样做终究无法伤到薛延陀的根基!
只有一口把这二十万人吞下来,让薛延陀汗国的青壮们死伤大半,才可以彻底让薛延陀一蹶不振!
毕竟。李靖这次重新出山,就是抱着覆灭薛延陀来的。
“再派人回去禀报陛下。”
“就说一个月内,必定剿灭薛延陀南下贼寇,让恒山脚下的雁门关,成为他们的埋骨之地!”
“此战,必胜!”
……
长安,骊山。
李世民看着手中加急送过来的前线书信,整个人泡在温泉池里,周身雾气蒸腾。
“陛下,看样子前线的战局,您不必再日夜忧心了!”
“是啊……”
李世民放下书信,点了点头。
“有李药师和太子在前线,朕的确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对了。”
“这几天李治那有什么动静?”
李世民自从那天得知李治的荒唐举措之后,就再也没有叫过一声稚奴,而是直呼其名。
张阿难站在旁边,低垂着眼帘,轻声回答道:“晋王殿下还在东奔西跑。”
“近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拉拢朝堂上的重臣们,包括但不限于大理寺卿孙伏伽等在内的一干大臣!”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投靠了晋王。”
“褚遂良在内的东宫出身的官员,以及鄂国公尉迟敬德、张亮等勋贵,都没有要与之交往的意思……”
李世民明白了。
“看来他动嘴不小啊……”
“哼!”
“现在想想,朕之前真是小看了李治了!”
“现如今仔细回想一下,论起阴谋诡计,李泰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甚至于相比之下差远了!”
说到这,李世民就想起了李泰。
“李泰现在在哪?”
“洛阳!”
“根据消息,魏王正与高句丽王高葬等人一起,被关在洛阳城内,由驸马杜荷亲自带人看管!”
李世民听见这话,缓缓闭上双眼。
“不知不觉间,一年了啊……”
“这一年来,李泰被追的东奔西跑,也不知道如今心里头悔恨了没有。”
“罢了,这场闹剧,是时候结束了!”
“阿难,准备一下吧。”
“只要前线大胜的消息一传回来,朕就立刻离开骊山,返回长安!”
“是,陛下……”
大唐贞观十八年,八月廿三。
李承乾率军穿过太行山,经过恒州,抵达代州的雁门关北的蔚、代、恒三州交汇之处。
而与此同时。
薛延陀的二十万大军,也已经南下穿过云州朔州,抵达代州北部!
雁门关下。
即将成为数十万大军鏖战厮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