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杜荷:殿下准备一下,准备黄袍加身吧!
整个晋王府中气氛非常压抑肃穆,进进出出的人宛如江河一般没有停息。
“舅舅,准备的如何了?”
王府后院中。
长孙无忌走在李治前边,闻言伸手指着远处后院的一片空地,沉声道:“从来刺杀的人手,已经召集过来了!”
“一共一千二百人,都是各大世家培养出来的死士和精锐私兵,身份在户部根本就查不到!”
“他们的家人已经被安顿好了,没有后顾之忧了!”
李治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些人的家眷说是被安顿好了,可换句话说,其实也是被控制起来了!
用家眷威胁。
李治不相信眼前这些人会不用命!
“好!”
“李承乾如今正在蒲州,距离长安城大抵五百里左右,快速行军的话,四五天就到了!”
“所以留给咱们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样,趁着今天还未日落,宫门还没有落锁,舅舅赶紧安排一部分人手进入太极宫,藏匿起来!”
长孙无忌一愣。
转过头看了李治一眼,皱眉道:“殿下是想在太极宫动手?!”
“正是!”
太极宫从南到北有七道城门,最南端的是承天门,最北端的则是玄武门。
“李承乾是不会从玄武门入城的!”
“而外城城门处地势开阔,道路通畅,不利于咱们埋伏,而且刚入城的时候,李承乾的戒心定然是最强的,所以只能在承天门到太极门之间动手!”
“如今大部分南衙禁军都不在皇城内。”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皇城的防守是我大唐立国这么多年赖,最薄弱的一次!”
李治阴险一笑,神情间浮现出疯狂之色。
这本就是破釜沉舟之举。
虽然在承天门内动手,看上去成功几率不大,但李治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只有这一条路可以选了……
“李承乾得胜而归,必定会前往太极殿受百官朝贺。”
“李泰也肯定会和高句丽王高葬等人一起,被带到大殿上接受百官的质询!”
“而他进入承天门,将要跨过太极门前往太极殿之时,就是咱们下手的最好时机!”
“这一千二百人,要分成三部分。”
“其中一百人埋伏在承天门内,接到信号之后,就立刻用准备好的火油焚烧承天门,强行将李承乾的人挡在承天门外边!”
“此外,再抽调四百人,埋伏在嘉德门内。”
“接到信号后关闭嘉德门,并向北与埋伏在太极门南侧的剩余六百人前后夹击,趁乱迅速做掉李承乾和他身边的李泰!”
说到最后。
李治难掩激动,伸出右手在眼前狠狠地一攥,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只要埋伏成功,李承乾和李泰必死无疑!”
“一旦他们两个死了,就算是李承乾的任务呢杀进承天门,咱们也大可以从容不迫的北逃,从玄武门出城,前往骊山行宫!”
李治冷冷一笑,似乎胸有成竹。
长孙无忌在一旁暗暗点头,这计划一旦成功,就算李世民恨不得手刃李治,他也得按下怒火,把局势压下去!
因为李世民没得选了!
到那时,李世民就是另一个李渊。
他除了亲自出面控制住局势,然后扶持李治上位之外,难道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就三个嫡出皇子。
两个都死了,他李世民没别的选择了!
长孙无忌不得不说,这计划看起来还挺完善的,一步步顺利实施下去,定然会大获成功。
然而。
计划很完美,但第一步就失败了。
“殿下!”
“骊山那边传来消息,陛下将不如不日回宫,请殿下早作准备!”
“啊?!”什么玩意?
李治懵了。
长孙无忌也愕然的张大嘴,站在原地僵住了。
不是?
皇帝在骊山修养了一年,如今竟然要回宫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李世民一旦回来了,南衙禁军们肯定都会回来,到时候……
太极宫,又将会是固若金汤!
李治之前所有的判断,所有的谋划,都完全不可能实施了!
“该死!”
“父皇为什么突然要回来了!他不是已经病重的眼看着就快不行了吗?!”
李治气得咬牙切齿。
柑橘自己像极了伶人小丑,捣鼓了半天的计划,相当于放了个屁完全没用!
“具体原因不甚清楚。”
“消息是那位贵人送回来了,应该不会有错……”
李治明白,传消息的是武才人。
“呼……”
李治长舒一口浊气,感觉自己脑仁疼。
“舅舅,这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也绷不住了,尼马的搞了半天,眼看着就要开始实施计划了,却直接被人給打断施法了!
“莫急,莫急,让我好好想想……”
长孙无忌坐在花园的一块石头上,伸手揉了揉脑袋,随后沉声道:“不能让陛下回宫!”
“他一旦回来,皇城就水泼不进了,所以必须让陛下继续留在骊山行宫!”
“废话!”
李治一拍手掌,很是不耐烦,脸上写满了急躁。
“父皇是天子!”
“他想回宫,无论是舅舅也好,还是本王也罢,哪有什么办法阻止的了他!”
“有的殿下,有的……”
“陛下回宫肯定是要居住在甘露殿的,咱们回头直接把甘露殿烧了,这样一来,陛下或许就不回来了……”
“对,没错!”
“烧甘露殿时,不能烧过头了。”
“要造成一定损失,让陛下暂时滞留在骊山,又不能一把火把整个甘露殿烧没了,免得陛下怀疑!”
“此外还需要做两手准备。”
“我连夜派人,把骊山的官道给毁了,尽可能的让陛下留在骊山!”
“好!”
李治重重点头。
“那就拜托舅舅了!”
“只要父皇不回来,只要李承乾敢踏入太极宫,那么就一定大事可成!”
……
与此同时,蒲州以西。
李承乾坐在马车中的软榻上,斜靠着车厢,一只手搭在车窗上向杜荷问道:“长安城可有什么动静?”
“有的殿下,有的!”
“自从报纸发下去后,长安城内群情激愤,日日夜夜都有人聚在一起大骂晋王和长孙无忌,甚至于城防军种都满是对他们的骂声。”
“晋王的名声,彻底毁了!”
“而殿下英明神武的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贩夫走卒也好,还是读书人和商贾也罢,都对殿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依臣看。”
“殿下或许可以早早准备一番了!”
“准备什么?!”
“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