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好好好!藏匿人手搞政变是吧!

长安城。

位于长安城西的兴化坊内的一处楼阁上,杜荷打开临街的窗户,眼神望向远处皇城西南侧的含光门。

城门下方。

此刻正有一行数百人身穿麻布衣裳,带着好几头拉着四轮板车的骡马缓缓朝着皇城内走去。

“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回禀大人,这伙人是将作监征调的工匠和民夫,此刻入皇城,是为了修缮被火烧的甘露殿而去的!”

“大人且看,他们身后的板车上还装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所需的砖瓦木头呢。”

杜荷循声看去,皱着眉点了点头。

“看样子是挺正常的……”

话虽然如此,可杜荷还是觉得很奇怪。

奇怪的不是这些工匠,而是那莫名其妙就被火烧了一通的甘露殿!

“来人!”

“去把蹲守在附近的不良人和东宫探子叫过来!”

不久之后。

身着各色衣裳,打扮成寻常市井小民的探子们出现在杜荷眼前,杜荷指着远处的含光门,问道:“这群将作监的工匠,是每天都会进出皇城吗?”

“是的,大人!”

“自从前日烧了甘露殿之后,这几天就经常有工匠出入,一天大概要进出个两三回!”

杜荷拧了拧眉。

将作监。

这是大唐专门负责营建皇家设施和各类兵器的衙门,而当朝的将作大监不是别人,正是魏王李泰的亲岳父,阎立德!

阎立德作为魏王党人。

自然跟太子一党水火不容,而作为反对太子的重臣,杜荷不相信阎立德跟李治之间没有往来!

原因很简单。

李治当了皇帝,他阎立德不会受什么影响,仍然可以稳居将作大监的位置。

但是。

一旦李承乾登基,那他肯定是要被清算的!

“你说他们每天都要往返皇城,那么进进出出的人数一直都是固定的吗?”

听见问话。

几个探子沉吟一会,随后一名不良人就拱手道:“并不固定。”

“有的时候进去的人多,出去的人少,有的时候则反过来,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进去的多。”

杜荷闻言,顿时双眉一挑。

不对劲!

很不对劲!

进进出出人数不固定,而进去的人又偏多,这样几个来回下来,岂不是就相当于滞留了不少人在皇城当中?!

准确的说,不是滞留。

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藏了一部分人在皇城大内当中!

“大人,这些工匠的身份都查过了,没什么问题……”

“哼!”

“身份这种东西,完全可以从户部或者是长安、万年县着手伪造!根本就不能当做佐证!”

“晋王和长孙无忌在长安经营这么久。”

“如果连一个工匠的身份都没办法伪造出来的话,那长孙无忌这个当朝司徒,也可以自己找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去查!”

“安排人手下去,查清楚这些人的来龙去脉!”

“他们每天是从哪里启程的,日落前又会返回哪里,这些都要查出来,今晚亥时之前,过来禀报给我,事关重大,容不得懈怠!”

众人立刻行礼离去,杜荷却并没有走人。

斜靠着坐在窗边,继续紧盯着远处的含光门,直到过去几个时辰后,天色微微暗淡下来之时,才看见中午进去的那批工匠从皇城中出来。

走出皇城的工匠们脸上都带着疲惫之色。

骡马拉着地大车上,崭新的砖瓦木头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烧成焦炭的残骸。

杜荷仔细数了一遍,然后就心头一跳。

少人了!

相比于中午,这支队伍整整烧了五十多号人!

“果不其然!”

杜荷冷笑一声。

“我就说甘露殿怎么这么离奇的烧了,原来想要不仅是想要迟滞陛下回京,还要借此机会,往皇城内塞进去自己人啊!”

“晋王,你这一手,着实不错!”

一般人就算意识到甘露殿被烧有蹊跷,却也只会把注意力放在李治身上。

根本不可能有人去注意一群普普通通的工匠!

而且工匠进出的人数不固定,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这就相当于给有心之人丢了个烟雾弹过去。

若非杜荷对李治和阎立德等人满肚子怀疑,也绝对不会刨根问底,充其量派人监视一下也就罢了!

不久之后。

戌时正(晚八点)不到,之前离去的一干探子们就回来了,并把一份纸笺递给杜荷。

“大人果然妙算,我们的人跟踪上去,果然发现了蹊跷!”

“这数百工匠当中,只有九成左右的人返回了衙门提供的临时住处。”

“其余部分人,则悄悄离队,隐藏身形,谨慎的绕了半个长安城,去东市转了一圈之后,返回了长安城东的胜业坊!”

胜业坊就在东市的北边。

看起来似乎还算合理,但问题是如果他们真住在胜业坊,心里没鬼的情况下,何必要绕路呢?!

杜荷冷冷一笑。

“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胜业坊位于皇城东侧,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胜业坊旁边就是崇仁坊,也就是晋王殿下的晋王府所在之地!”

“呵呵……”

“果不其然!”

“这其中一切,都是晋王一手操弄出来的!”

事已至此,情况已经很明了了。

李治借着修缮甘露殿的机会,暗中串通了将作大监阎立德,伪造身份,把自己的人数塞进了皇城之中!

他想干嘛?

杜荷想都不用想,就猜到了李治的意图!

“他想作乱!”

“他也想学一学当今陛下,在彻底输掉棋局之前,拼尽全力把棋盘掀了!”

“每天进出皇城藏匿下一批人手,不出五日,他就能在皇城大内力藏下一两千人!”

“至于甲胄和武器,完全可以借着运送原料的机会送进去!”

“一两千人……”

“晋王殿下,看来是真的要在贞观十八年,搞一出武德九年时的玄武门之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