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125:上海服装厂模特队都来了

要不是包机,恐怕都没有这么顺利,还要审批。

这么多人就不能住在军区里的招待所了。

开办了多届的广交会,周边也矗立起来不少酒店,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入住高峰期。

“你们都住在这里,其余人都住在隔壁那栋,这些是钥匙。”

这次第二棉纺厂张书记也来了,他这一路是无比激动的。

当然他也是带着任务来的,回去后要如实向上头汇报成交的情况。

“张书记,广州这里的天气闷热,你要是不舒服可以将空调开大点。”

“这就是空调啊?我还是第一回见到。”

“这在这里很普遍,还能看到国外的牌子,目前我们电冰箱和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真的要是空调,也卖不了几台。”

“票证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购买力,也平抑了物价。”

“只能说有利有弊吧!起码我们现在的钱还值钱。”

“林厂长,你儿子”

“对不起张书记,他小时候确实是他妈妈逼不得已才做出来的。”

“不不不,林厂长你误会了,我早就释怀了。我是说他都来过好几次了?”

林武峰也不瞒着,给张书记介绍了第一次带着儿子来广交会见世面的点点滴滴。

“那就难怪了,我看他们一点不露怯。”

“光在家里抱着书本是不行的,有能力就该让孩子出去闯闯。我听说您儿子在浙大,距离苏州也不近啊!”

“他一来喜欢那个专业,二来也跟林厂长说的那样,想要离开父母的羽翼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原本他是想留在浙江工作的,但是他妈妈不放心,就给他弄来我们厂了。”

“棉纺厂目前还没有渡过难关,得看这次能不能获得订单,大订单。”

“是是是,还得林厂长带领我们重新崛起才是。”

只要不跟刘副厂长搭班子,张书记觉得都可以,那个姓刘的太贪了,好好的一个市里的明星企业差点就弄破产了。

当然蚁穴溃堤并非一日之功,他也得换换思路,用人上还得下下功夫。

林武峰对领导班子大换血,一些基层职工被火线提拔起来,很快就稳定了军心,提升了士气。

同时推出一系列的奖惩制度,确实得到了一些成效。

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评选一次,不少新面孔踊跃出来,打破了大家投票选举的旧制,而是选用了以数据说话。

干没干事儿一目了然,溜须拍马请走别道。

组长轮流做,今天到你家。

小领导的唯一优势就是工资补贴上的,当然福利分房也会考虑其中。

林武峰已经承诺了,只要广交会达成大订单,就会将欠职工的半数工资一并发放,并且开始着手建造职工宿舍。

这次来的都是厂里能说会道的人,而且都是年轻人。

“宋主任,等下您指哪打哪,我们绝对不含糊。”

“你们也得上心,完成订单对你们也是有好处的,这次谁谈下的订单量成交额最多,都有奖励!”

“宋主任,透露透露呗?奖励是什么啊?”

“我说了,林厂长不得骂死我啊?”

林武峰:我们家,只有你骂人,谁敢骂你?

“黄厂长,您不说两句,激励激励?”

“一切尽在不言中,奖励丰厚,要不是我还有其他的工作,都想去试试了。”

“黄姐,你要这么说的话!你跟宋莹都可以试试啊!老外很多的,我怕她们做不来。”

“林厂长,这可是你说的,奖励一视同仁吧?”

林栋哲撇撇嘴,演戏走点心行不行?

人家又不傻!

我勒个去,这些老娘们儿

【梦想火柴lv3已升级,以意念的方式,查探对方最近的梦想】

展销会第一天,就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他们的连体展台前面。

“这次来了不少服装企业啊!我看到上海服装厂模特队的姑娘们都来了。”

“怪不得聚集了这么多人呢!”

“是不是你给钱彬出的主意,他这次一下子拖来了几十上百辆车进行展销,各种颜色的都有,都快凑成彩虹了。”

“这不是噱头吗?那什么模特队也是钱叔找来的?”

“他们服装厂每年都来,但是销售并不佳,钱彬这次找到他们,在宣传汽车的同时,也能宣传他们的服装,这才同意的。”

“还不算短视,还有得救。”

林栋哲这话一出口,黄健差点咬到舌头,人家上海服装厂的衣服根本不愁卖好不好?

“这设计还是太保守了,比起当下广州街头的款式,还有不少路要走呢!再看模特队身着的款式,挺热的吧?”

黄健和林武峰都看了过去,可不是嘛!

展销会里开着空调,几个姑娘额头上都是细汗。

“我听说一个民国的笑话,一家染厂用最高规格的棉纱制作坯布,可以当成三夹板用了,但是依旧做不过那些以次充好的染厂,最后逃不过破产被收购的地步。”

“别胡说!”

林栋哲笑笑,静静地双手抱胸。

如今是改革开放后的一次报复性消费,之后会慢慢趋于平稳。

“栋哲,照你的意思,就该以次充好才能赚大钱?”

“舅舅,听话听音。”

“小林是想说,企业办厂都不是一味的铆足劲生产就行的,还是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是不是?”

“张伯伯高见!”

这是林栋哲与张书记第二次正式的碰撞。

第一次林栋哲完胜。

别说,张书记腼腆起来,还有酒窝,就跟他爸爸一样。

“既然都开放了,不能用原来的格局继续发展下去了,得改革啊!这才是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吧?”

“当然,改革不是口号,不是附和上头的,而是得设身处地的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怎么改革才是双赢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叫改革,那是竭泽而渔。”

“说得好!”

“首长!您怎么来了?”

钱彬大老远小跑着过来,连他都要谨慎对待的,可想而知。

“小同志,你方才说的,都是你自己想的吗?”

“我爸爸教了我一点,然后老师又说了一点,结合自己的理解,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大家听个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