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138:全力低价收购五年十年期国库券

就跟当初找人制作手工艺品一样,黄玲和宋莹只帮着那些口风严的解决了困难。

“李阿姨,一鸣哥什么时候回来啊?”

“说是年前就要回来的,怎么,你找他有事儿啊?”

“唔,想找他帮点小忙。”

“那等他回来,我让他去找你!”

“栋哲可是我们巷子里最聪明的孩子了,你一鸣哥要是有你一半的聪明,他也能读大学了。”

“一鸣哥将来可以读成人大学,有了钱成家立室再去补补学历,很容易的。”

不远处站着张阿妹,显然是在这里等吴建国的。

林栋哲只当没见到,径直回家去了。

“去哪里了?巷子口看到张阿妹了?”

“嗯,见到了,几时放出来的?不说离婚了吗?还回来做什么?”

“听说是张敏不愿意认她,张敏那个爸爸也找了老婆不愿意接纳她。”

“张敏啊?天生的刻薄相,没有公主命一身公主病,张阿妹对她真是够偏心了的。”

“大人的事情,小孩子插什么嘴?去去去!”

宋莹忽然发现林栋哲在那里查了好几句话,连忙出来赶人。

“你们家栋哲,人不大,却很懂道理,有些大人都不如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周青是一个,张敏是一个,老吴家的吴珊珊我看也够呛。”

“你没资格说别人,当然你现在改造的还行。”

庄超英笑笑,能说什么呢?

谁让自己有前科的呢?

父母不慈,子女不孝。

刘海忠:串台了吧?到处都有人背后蛐蛐我。

整个寒假,庄超英给四个孩子进行全面的补课,又花了几天的时间刻了一些卷子。

最后还是李一鸣托关系,花了点钱弄来的试卷,最后还送人情送了一部分出去。

“栋哲,我妈说你找我有事儿?去了一趟西南,才回来。”

“那你下回到处跑的时候,看看对方卖不卖国库券,尽可能的压低价弄点回来,最好是十年期的,五年期对方非要卖,就压低价。”

“我没那么多现钱,你要这做什么?”

“我爸的关系,算上你一份,你帮我们收就行了。到时候兑现的时候,分你一份好处。”

“那行!我也出点钱,能赚?”

“就是时间线长,很多人等不起,你就当成储蓄了,印花储蓄可是没有利息的吧?”

“明白了,要不要多找几个人?”

“千万不要,特别是口风不严的,千万不要节外生枝。”

李一鸣明白了,他不傻,还很精明,就是学历低基础差。

“你跟我妈说的那个什么成人大学,哪里有?”

“等个十几年就有了,放心,都有一个过程的。”

“十几年,行,我们还年轻呢!”

在李一鸣想来,国库券到期也得十年后,十几年后自己名利双收,还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到时候再把学历的遗憾补上,就妥了啊!

“栋哲,你问问林叔叔,冰箱厂还要人吗?我表叔他”

“大专毕业了?工作不理想?专业不对口,进了冰箱厂,虽然说不会从学徒开始干,收入肯定低啊!你还不让拉着他去常州呢!”

“唉,我没想到,他一准愿意!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不,我开车过去!”

过年前的时候,林武峰找人来家里安装了一台电话,可是热闹了不少。

不过李一鸣家破墙开办的杂货店里有公用电话,没人会去林栋哲家里打电话的。

“玲姐,以后打电话方便了吧?”

“我先给我妈打过去,让她记一下号码。”

“武峰,等下记得给你妈打一通过去。”

“我知道。”

“爸,浪费那个钱做什么?”

“总得需要一台明面上的电话吧?”

“算你有理,花了多少钱?”

“厂里福利,你别管了。”

1982年来了,虽然第一届春晚是83年才有的,但是这一年一样不同凡响。

因为这一年82版《西游记》会上映。

因为这一年,他林栋哲要带着纺织三巷的小伙伴成功考入上海交大。

庄图南:我已经从你们的好友栏里被拉黑了是不是?

黄玲爸妈约了一家人春节去寒山寺烧头香,林栋哲不得不跟着去了。

“栋哲,陪外公来一把?”

“臭棋篓子,回头让孩子剃光头,有你哭的。”

“老钱,你是输了几回不服气是吧?我外孙给我设置的游戏,没你陪我我也能玩了!”

“栋哲,你给这个老东西也弄了象棋大师?”

“都是长辈的要求,必须一晚上端平。”

“合着你也有啊?我现在中级难度都可以战平了。”

钱老得意的笑笑,“中级难度?中级你也好意思拿出来显摆啊?给你看看我的战绩,高级胜率47,中级100,初级我都没玩。”

这下黄老郁闷的摸了摸大光头,看向林栋哲,“这老小子的看起来比我的高级啊?我怎么只有几比几,你不能厚此薄彼啊!”

“外公,你那台是初代机,钱爷爷那台是二代机,还在改进之中。”

林武峰也是第一次见到电子词典还能当成游戏机玩,也是心痒难耐。

“爸爸,你还年轻,玩物丧志啊!”

“那我也需要一个电子词典不是?这个词汇量有多大?”

“初高中的词汇量三千,足够用了。”

“那有没有专业术语?还有口语交流之类的?”

“回头给你输入进去,还能同声翻译的,傻瓜式交流。”

“那我今后去广交会,可以就英文啊?”

“你还想有几种语言,贪多嚼不烂的!咱做买卖得有底线,东洋人绝对不能做生意的。”

钱老和黄老听了林栋哲的话,看向林武峰,“你儿子知进退,有底线,你得学。”

“我记得了,记得了!”

“我们家黄健我也得给他经常敲木鱼,赚钱容易,守住底线难。你们家小钱呢?”

“这臭小子出国去了,大过年的也不回家,栋哲,你知道吗?”

“出国去了?钱叔没说啊!”

隐约觉得可能跟那位苏联老太太有关系,难道还有什么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