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177:娜依左特!

下面的裁判席里,有人不满的冷哼出声,接着毋庸置疑的,主持人也被更换掉了。

“清北正方,交大反方没有异意吧?”

“没有了,我都怕今天走不出这个会场了。你们想赢就早点说嘛!又偷手稿,又玩这种套路的。”

林栋哲此话一出,那边的男子已经坐不住了,很显然,自己这边的路熟对方都门清。

这很有可能是一场阳谋。

清北一辩的论点一出,林栋哲嘴角带着笑意,这把稳了。

果然是没有少做功课啊!

杨帆松了一口气,偷偷竖了一个大拇指。

“怎么应对?”

“别管他们的论点,你甚至于不用去驳斥他们的无知,就直接展开我方的论点,台下坐着这么多位裁判,我就不信没有经济学方面的专家。”

“我刚才看到了一名裁判有些眼熟,好像是我爸爸的同事。”

“关系不怎么样吧?”

“确实,他们平时为了一个哎哎哎,你干嘛?”

“对不起,我打断一下!”

林栋哲起身,走向台下的裁判席。

“你又要做什么?”

“我方一辩成员说,裁判席有他认识的一位长辈,并且说出了他的名字和单位信息,为了保证这场辩论的公平公正性,我方觉得需要给裁判席提出来,以免再出幺蛾子。”

“胡说!我怎么会认识他?知道我的名字也很正常!”

“他爸爸是你敢说你们不认识?都在一个机关工作了这么多年,关键筒子楼就住隔壁,您在介意什么?我们知道您是为了我们好,但是辩论就是辩论,任何私情都要放一放!”

那个人气得七窍生烟的,自己哪里是为了你们来的?

简直无耻啊!

“换人!”

那名老者一句话就决定了。

林栋哲返回台上的时候,余光还扫了一眼清北休息席。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我说你下回能不能早点说?再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

“没了啊!”

“陈硕你呢?”

“我上哪里去认识?”

这无疑是给对方好好的上了一课,想跟我们玩弄权谋,老子们在娘胎里就已经毕业了。

清北一辩的陈词被打断,后面表现平平。

“有请交大一辩发言!”

“加油!”

“娜依左特!”

啥玩意儿?

反方一辩根本不带鸟正方一辩的,完全是从自己的思路开始介绍科技进步不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反而会创造更多岗位出来。

杨帆的语速很快,且口齿清楚,拿着话筒根本不紧张。

对面的比赛席和休息席上都已经攥紧了拳头。

很明显,他们不但做了无用功,很可能一切的准备都是按照别人的剧本在演绎。

对方的二辩三辩现在很紧张,因为需要临时抱佛脚,完全跟那份手稿上的内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他们光是破译英语和俄语就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还不包括同音字和俚语。

“请清北二辩准备!”

“栋哲,怎么样?”

“差一点就完美了,不给你满分是怕你骄傲。”

杨帆得意极了。

他也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清北那边的计划已经被他们打乱,二辩的发言依旧围绕着自动化取代人力、技能不匹配、全球化竞争上面,毫无新意。

“按照我写的读,加点肢体语言,越夸张越激动越好。”

“唔!瞧我的吧!”

这是他们俩多少年来养成的默契。

“我的呢?”

“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你刚才一直在那里写写写,太强了吧?”

陈硕用膝盖敲了敲林栋哲,意思是,自己呢?

“我早就说了,用不着你出场,他们就得自乱阵脚。你的眼睛看向休息席,带点火气和怒意,尽量让裁判席的人看到!”

“又是阳谋?你小子真行啊!我给你当副手不冤枉!”

这会儿没有摄像头,没有跟随镜头,但是工作人员有很多,避免出现突发事件的。

也就这场辩论需要这么多人,开没开始双方火药味已经弥漫了开来。

台下坐着十校联赛所有的学校,还有其他的学校派来的代表。

对于清北的蛮横,他们早就心知肚明,只是没有能力反驳而已。

“校长,这小子没让人失望啊!”

“你最近顶着压力,还撑得住吗?”

“我没问题,只要可以提升我们交大的教学质量,跻身全国前十就行!”

“前十,任重而道远啊!不光是理工科方面,其他的专业都要有所提升。你对小丁的建议怎么看?”

“校长,让一个大一新生成为助教,已经顶着不少压力了,再让他成为大学英语讲师我看行!”

“你啊!跟我玩花样!就这么定了!别老是用老眼光看人,年纪能说明什么问题?”

一人小跑着过来,在范校长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麻烦公安局的同志先将人控制起来,等到尘埃落定,再抓人!”

“下面有请交大二辩庄筱婷准备发言!”

庄筱婷起身,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一只手放在稿件上,另外一只手指向对面,“刚才正方二辩说了这么多,一句有用的都没有,我差点都要睡着了。总结就算了,台下都是各方面的专家,这种浅显的东西都明白。我就阐述下我方的观点吧?”

“这个小丫头有点厉害啊!”

“恢复高考后年纪最小的文科状元,当然不一样。”

“可那位理科状元拿了作文满分啊!”

“时势造英雄,少年强则国强!那是因为高考语文作文限制了分数,我觉得那篇文章值得给更多!”

庄筱婷作为交大辩论队里唯一的女性,语言风格诙谐幽默,时不时引得台下掌声和笑声。

她的手上罗列了一堆大数据,从1978年开始到1982年,全球个人计算机的销售数字,销售额等。

同时列举了自高考恢复以来的历届高考录取数字,证明我国的高等技能人才的储备逐年在增加。

再就是提及了中专生和技校生的比例占比。

然后拿苏州第二棉纺厂来举例说明,告诉所有人,即便科技发展进步了,产品挤压,发不出工资了,厂里领导也在积极改进,另辟蹊径,找出适合棉纺厂改革创新的出路。

ps:自被渠道拷贝事件发酵后,数据大幅度下降。

在劳动节的第一天爆更一下,数据不理想,有可能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