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纵享美味时刻
“既然有人问,您这边怎么没顺带做点寿衣,给人救急呢。”崔娴觉得,不指着这个赚多少钱,但总能给人点便利。
“我们也有过这个想法。”提起这事儿,费师傅也是有些苦恼。
自从开始出售陶寿棺,有人问过寿衣,他就考虑过提供寿衣的事儿。也请人做过,但许多裁缝都忌讳做这个。自从有个老裁缝过世后,他就没找到合作的裁缝。
要是厂子自己从其他地方请人,专门用来做寿衣呢,又没有那个必要。所以现在有人来问,他们就直接说没有回绝了。
崔娴见过老太太的寿衣,但估计跟这边的有差异。让费师傅把样式、尺码等给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裁缝,可以做个样品寿衣,给他过目。
要是可行,不但能解决他这边的问题,还能给裁缝带来点额外收益。
费师傅一听,要是找到合适的人选,那崔娴可是帮了他大忙了。
赶忙让徒弟去准备,连带着布料和剪裁的报纸底样,都给她准备好。也不强求,毕竟这差事儿,好多裁缝都不愿意接。
崔娴也没打包票,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等费师傅的人下次过去作坊,成不成的都能给他句准话。
每次遇到崔娴,费师傅感觉都有好事发生。崔娴就是那个能雪中送炭,还能锦上添花的人。费师傅今儿也不安排其他的事,全部的时间都用来招待崔娴。
有要紧的,就让徒弟去料理。
看着他这几个徒弟,崔娴也挺羡慕。都能独当一面了,而且都是好性情。往日去作坊,跟自己交易的那几个,崔娴都挺欣赏。
有其师必有其徒,费师傅品行好,徒弟自然也逊色不到哪去。
费师傅被夸的合不拢嘴,自己徒弟是不错,但跟崔娴相比,还是差一大截。崔娴这京城来的,见过世面,手艺也好。
要是以后,他的徒弟也能有这番成绩,也不枉费他的培养了。
互相吹捧,氛围融洽。眼见着到中午了,费师傅让她移步换个地方。一进来,崔娴就看到桌子上的美味。
崔娴亲自登门,费师傅当然要隆重招待。碳火烤滩羊,鼎鼎有名的好东西。
等她落座之后,费师傅亲自介绍这道菜。精选十七八斤的,刚断奶,一根草都没有吃过的小羊羔,插在铁丝盘中,用碳火慢慢熏烤。
火候不能太大,容易把表皮烤坏失了口感。碳烤的时间不能太长,要保留里面肉质的多汁。
这道菜,对羊肉品质的要求很高,对厨师的技艺也是有考验。
现在桌子上放着的,火候适当,表皮酥焦但不糊,肉香且嫩又多汁。两边烘干的羊胎膜,呈焦黄半透明的状态,看上去比轻薄的薯片还要脆。
有人专门把羊肉拆开,方便食客享用。费师傅招呼崔娴,千万别客气。
往日去作坊,没少得她照顾,今儿敞开肚皮,一定好好尝尝这滩羊肉。
崔娴在得知是滩羊的时候,就有些嘴馋。听费师傅介绍完,眼里可都是这碳烤滩羊了。
终于能开动,崔娴也没客气,夹了一块皮、肉相连的位置。入口,表皮酥酥脆脆,牙齿咬合的时候,耳朵里都充斥着清脆的声音。油脂被充分烘烤出来,表皮有嚼劲儿,越吃越香。
里面的肉很鲜很嫩,的确是有些汁水在,作料不多,光吃肉又是原汁原味的享受。
不愧是她喜欢的滩羊,怎么吃都是美味的。崔娴大大方方的品尝,但吃相还是很斯文。相比较她,对面的费师傅就豪爽多了。
崔娴是个女娃,费师傅也没提喝酒的事儿。
这一餐,崔娴不但吃的好,还吃的很饱,甚至有些撑着了。
她牵来的毛驴,也吃饱喝足。费师傅和徒弟亲自送她到厂子门口。还给她介绍了一条好走的大路。
让她顺着大路南下,到红水井大队,再转东去红柳沟公社。那边有桥,过河很方便。
这次回去,崔娴本来也不想原路返回。正好,她也打算去一趟红柳沟公社,还有一封信要带给魏谷雨。
跟费师傅道别之后,崔娴先走了一段路,消消食。后来才骑着小毛驴,慢悠悠的一路向南。
从厂子出来,路边车辆、行人不在少数。等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偶尔能见几个人影。
又走了一会儿之后,地荒人稀,除了她之外,一个人都看不到。
日头很大,崔娴坐在毛驴身上,都被晒的晕乎乎的。想到冒驼子的叮嘱,见毛驴张着嘴喘粗气,就歇息一会给它饮水。
休息好了之后,继续上路。再没看到人,土地越来越黄,寸草不生,甚至连蚂蚁,都没看到一只。
大地被日头烘烤的滚烫,现在眼见着日头不再发威,这黄土地反倒是开始散热了。中午吃的羊肉,本就有些热,被这么晒着,崔娴也是有点口干舌燥。
补充了不少水分,依旧是觉得不舒爽。
要是现在有个冰镇大西瓜,哎呦,美得很。
崔娴想着,有机会弄点水果种子。应季的瓜果都安排上,像是这种情况,拿出来一个西瓜,解暑消渴,烦躁的情绪瞬间就能被安抚好。
之前一直盘算生计的问题,得先让自己吃饱喝足才行。吃饱喝足之后,又开始计划能吃得好、吃的丰盛一些。
现在都满足了,甚至连居住环境也改善到满意的程度,的确是要想想,丰富生活了。
她手里头有枇杷种和荔枝种,还没来催芽种植呢。西瓜种子也是有的,也没安排上。
等培训完了,她回去作坊就把瓜果的种子催芽。尤其是多年生的果树,更要早些栽种下去才行。
崔娴现在脑海中,都是红彤彤、甜丝丝、冰冰凉的西瓜。
人家望梅止渴,她只能喝水解暑了。再走走,等遇到卖瓜的,她就买下来一整个,留着慢慢吃。
毛驴倒是挺给力,水喝够了,就只顾着埋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