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便宜父皇下逐客令,萧皇后坐不住了
此话一出。
整个养心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谁也不知道大乾皇帝此刻说的人是谁。
他们更不知道,这个突然拿着一本族谱出现的姜南风,在皇帝耳边吹了什么风。
他们只知道,今天在场的这些官员中。
有一些人的仕途,甚至是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父皇息怒,这姜南风就算是南伯侯之后,但也不该只听信他一人所言啊!”三皇子杨建见状,连忙拱手站出来开脱道。
三皇子杨建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谏言。
并非是想要破罐子破摔。
恰恰相反,三皇子杨建此举就是在告诉殿上的其他朋党。
无论如何都得一口咬死,撑住了!
大乾皇帝是什么性格,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仁君、贤君,一直是大乾皇帝为君多年的座右铭。
一口气杀那么多重要官员,再加上连坐,数万人都挡不住。
这对大乾朝廷而言,无疑是一次飞来横祸。
在大洗牌之后,更会迎来官员势力的重组。
若是如此行事,今天过后,大乾内部的躁动至少还需要十年,才能平息安稳。
大乾皇帝的帝王权术玩的可是炉火纯青。
这种摆在眼前的事实,大乾皇帝可不会看不清的。
而见三皇子杨建出面执言。
一旁的萧皇后也咬了咬牙,同样在大乾皇帝的耳边说道:“陛下,臣妾以为健儿说的有道理。
陛下若是想求证,不妨再问问那完颜兀,反正他也是将死之人了,说与不说对他而言都没有太大的不同。”
大乾皇帝闻言,并没有听从三皇子杨建和萧皇后的建议。
大乾皇帝只是缓缓起身,而后一步步的走到了徐渭云面前。
紧接着,大乾皇帝冲徐渭云说道:“来,你再替朕指认一番,如今养心殿上的这群官员中,有哪些是你当天在东北看到的!”
徐渭云闻言,也效仿姜南风附耳冲大乾皇帝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
不多时,大乾皇帝便深吸一口气,重新回到龙椅坐了上去。
现场的文武百官见状,全都咽了咽口水,个个屏息凝神。
没有人知道姜南风和徐渭云都说了什么。
更没有人知道大乾皇帝接下来会用什么样的手段,处理那群曾与漠北蛮子之间有所关联的官员。
他们只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户部主事陆佰,兵部主事王邑,戍边司理事王琰,京南巡检司统领萧三,你们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大乾皇帝微微抬嘴,一连串的人名,紧接着从大乾皇帝的嘴里崩了出来。
养心殿内的众官闻言,纷纷将目光放在了这四个人的身上。
而被叫到了名字的这四个人,就像是丢了魂一样。
直接就瘫软在了地上。
尤其是其中最胆小的户部主事陆佰,当场就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的昏死了过去。
“陛下冤枉啊,小臣一直在京中,怎么可能会有时间去东北边境与那群蛮子合谋呢?”
“陛下明鉴,肯定是这姜南风不怀好意,故意攀咬臣等啊!”
“哼,既然事已至此,老子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萧三格外硬气的挺了挺胸脯,眼神中竟真闪出了几分赴死之意。
见此一幕,大乾皇帝气的额头青筋暴起。
他看向萧统领的眼神中,杀意盎然。
一旁的萧皇后见状,连忙出手再度拱卫道:“陛下,萧三可是臣妾的亲弟弟,就算看在臣妾的面子上,还望陛下能给他一次机会。
哪怕是将他萧三终生囚禁,臣妾也可接受,之后臣妾定会每天抽出时间来,替陛下教育萧三,保证萧三再也不犯了!”
萧皇后见萧统领如此表现,也彻底坐不住了。
要知道。
萧三是他们萧家唯一的儿子。
若是萧三绝了后,萧家这一代的正统传承就到此结束了。
就算萧皇后乃大乾国母,依旧不能改变这个铁一般的事实。
在古代王朝,考不了功名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中无子嗣。
绝户人家,可是要被戳一辈子脊梁骨的!
“皇后,大乾律例后宫不得干政,你......这是在逼朕犯错吗?”
大乾皇帝怒上心头,语气冰冷的质问道。
杨宁见状,也连忙拱手补了一句:“父皇明鉴,后宫不得干政,不妨先请萧皇后回宫休息,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将皇后接入养心殿,继续寿宴?”
“照老六说的办。”大乾皇帝眼神一紧,冲着身旁的贴身小太监挥了挥手道:“把皇后娘娘送回凤鸾殿,好生照看着,若是皇后娘娘出了凤鸾殿半步,朕就要你的命!”
“是!”贴身小太监闻言,大手一挥。
连忙招呼着整个养心殿内的小太
监,都朝着萧皇后的凤撵走了过去。他们常在大乾皇帝身边服侍,能清楚的感受到。
大乾皇帝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若是在往常,这群小太监可能会为了给萧皇后些脸面,而再客套的问候一下萧皇后。
可现在,这群小太监只是默默的抬起萧皇后的凤撵。
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养心殿,朝着凤鸾殿走去。
三皇子杨建见状,虽眼中充满了复杂之意。
但情况已经如此,他也不能再拱手相劝。
刚才,在父皇尚未大怒之前。
他出言相劝,是忠义的表现。
现在,他三皇子要是再敢跳脚出来相劝。
定会触怒圣威,轻则会被父皇劈头盖脸的骂一顿,然后关几个月禁闭。
重则......他在朝中的朋党可能都会遭受牵连。
就连母后都不会幸免于难!
“大乾王朝百年来,官员与仇敌勾结的事儿,朕还是头一次听说。”大乾皇帝缓缓落座,眼神中杀意涌现。
“既然你们这么喜欢漠北,觉得朕的大乾一无是处。
从今日开始,户部主事陆佰,兵部主事王邑,戍边司理事王琰,还有京南巡检司统领萧三。
你们都给朕到东北边关去当贼配军!
你们的三族,也一并到东北边关去当贼配军!
传朕口谕,即刻拟旨,先抄了这群吃里扒外的狗官的家!
再将他们全都压往东北边关,一个不留!”
“是!”朝中众臣纷纷拱手附和道。
众臣心知肚明,和漠北蛮子之间有所勾结的官员。
绝对不只这四个。
况且。
单凭这四个五、六品官员,也谋划不了这么大的刺杀行动。
大乾皇帝此举,更多的意义在于杀鸡儆猴。
这四个官员,每一个官员都代表了一股势力。
户部主事陆佰,典型的三皇子一派。
兵部主事王邑,早年间就是楚王杨楚的副将。
戍边司理事王琰,则是徐国公和魏国公二人联名推举上位的。
至于京南巡检司统领萧三,就更不用说了,妥妥的外戚集团代表!
大乾皇帝此举,无疑是稳住了里子,又保住了面子。
可谓一石二鸟!
杨宁见状,也是嘴角一挑,眸中明显多了几分满意。
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而渔人得利。
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就藩之前京中各派的元气大损。
等到自己去东北就藩之时,即便各方势力想使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到那时,他杨宁手握精兵数万,白银千万,来到东北边关。
那可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