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如果一颗恒星就够用的话

第196章如果一颗恒星就够用的话

听着丁仪向孩子们解释各种概念和操作方式,江帆只感觉他太骚了!

一个罗辑,一个丁仪,还有一个泰勒,这三人在各自负责的部门领域,简直骚出天际!

罗辑的各种社会学奇思妙想,为人类文明的前进扫清雾霾,指定方向。

丁仪的超强物理学研究天赋,一路从旧时代的核聚变到如今的微虫洞研发,感觉完全没有上限。

泰勒在文化方面的超高成就,堪称整合东西方文明的第一人,从他拍摄的文明序曲就能看出来,纯原创,比江帆这种抄袭前人作业的人强太多了。

场面上,

甲斗士们逐渐掌握了神经交互使用方式,这是操控战甲战斗的基础核心,其他一切功能都由此驱动。

一型甲斗武装搭载了最新的小型聚变反应堆,并通过微虫洞连接到原料库,理论上能做到无限续航!

但实际上有距离限制,因为甲斗武装距离原料库越远,打开微虫桥所需的能量就越大,超过一定范围后,这种续航行为就得不偿失了。

孩子们开始离地飞行,

通过小型聚变堆产生的反重力,虽然没有飞行器那么大,但也足够甲斗武装以十马赫的飞行速度在蓝星大气层巡回。

这种感觉却是飞行器无法比拟的,因为人类与甲斗武装神经交互之后,两者仿若一个整体。

“领袖,首席,我们可以飞出去吗”有甲斗士悬停在江帆三人前面如此问道。

江帆和章北海都看向丁仪,丁仪回道,

“可以,但只限于飞行,不要做其他动作,防止出现意外。”

得到准许的孩子们一个个化身撒欢的野马,

嗖嗖嗖!

依次从出口往外冲。

江帆这时才有空闲向丁仪问道,

“老丁,你是怎么想到的这玩意”

章北海同样报以好奇的眼神。

丁仪笑着回答道,

“其实铠甲这个东西从古到今都有,它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脆弱的身躯。”

“但最近几十年以来,因为人类自身的进化,铠甲逐渐被轻便的作战服取代。”

“而作战服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只能作为一种防护性的着装,无法搭载其他东西。”

“但如果只是为了搭载武器或者其他功能,而设计一款战甲,又会大大降低人类的灵活性,毕竟全天候穿着战甲,也不舒服。”

“微虫洞技术正好解决这个麻烦!”

“我们考虑到既然虫桥开启只需要锚点和坐标位置,如果将锚点设置在人类身上,再根据人类的外形计算各个身体部位的相对坐标,”

“是不是就可以将对应的小物件搬运到对应的人体部位”

“实验确认该方案可行,于是我们就依托大时钟的空间数据模式,做出了一套甲斗传输系统。”

“老汪得知我们的想法后,提供了一种记忆性的聚合纳米金属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在于,当两个部分隔得很近的时候,会自动合成一个部分。”

“完美契合铠甲构想!”

“剩下的能源系统、动力系统、神经交互系统等等,都是早就攻克的技术,只是没有整合运用。”

江帆比划着大拇指,牛的!

虽然这项技术在他看来缺陷很多,但其中运用微虫洞的想法非常先进,值的肯定!

“真是绝妙的创意,并且具备相当高的普及性,可以预见未来的星际人类必将是战甲护身的形态。”

章北海同样夸赞道,

“果然科技进步才是最大的武力保证,战士作为使用武力的主要主体,并不能决定武力的高低。”

江帆想到了一个问题,

“老丁,甲斗可以在高速运动中武装吗”

丁仪连连点头,

“当然可以。”

“甲斗武装计算的是相对位置,而腕表代表着绝对位置,以纳秒级别刷新。”

“根据事先捕获的身体数据,用绝对位置计算相对位置,这对于大时钟来说只需要一瞬间!”

他说完这个,眉头突兀皱起,好似想到了什么事情,

“关于江总你说的普及性,我们忽略了能源消耗。”

江帆接话问道,

“怎么说”

丁仪挥手投影出全息屏幕,里面呈现出甲斗武装的各项能量消耗,其中以开启微虫洞最高,

“如果要把微虫洞技术推广到全人类,那我们对于能源的需求将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

“以目前四十八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天就算只开启十次微虫洞,那一天下来就是4.8乘以10的10次方!”

“开启并维持一次微虫洞传输所需要的能量大约为传输物质的1.1倍,量级约莫在10的19次方,”

“综合下来,每天至少需要4.8乘以10的29次方焦耳能量!”

“太阳每天辐射3乘以10的31次方焦耳能量,可蓝星只接收到其中的二十二亿分之一,约为1.36乘以10的21次方。”

“与需求相比,相差了接近3千万倍!”

“这还只是每人每天10次。因为微虫洞的便利性,可以预料人类的使用次数绝对不止10次。”

他说这里,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天呐,这么算下来,整颗太阳的能量都不足以支撑人类的日常活动,简直太夸张了!”

数字是不会说谎的,章北海听完后天真地问道,

“如果制造一个戴森球将太阳完全罩住,不是刚好可以满足需求吗”

丁仪蹙眉回道,

“这个想法是不可能的,建造包裹整个太阳的戴森球,整个恒星系的硅物质堆上去都不够,更别提能量利用率也达不到百分之一百。”

“所以说,微虫洞技术很难普及到千家万户,耗费太大了。”

江帆没有附同也没有反对,人类还没有走出母星系,所以对于该能量需求表示无法接受,这很正常,

他在超神宇宙担任学者的时候,就明确知道一件事,

为神河世界提供能源的恒星不止一颗,大时钟可以调配无数颗恒星能源,所以神河人用得起高科技!

“老丁,不要急着下结论,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往前数几十年,谁能想象如今的科技”

星际社会自然要有星际社会的逼格,如果一颗恒星就够用的话,宇宙间的文明也不会打死打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