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毕茉莉的野望2
常务副县长商国庆一脸严肃,看向毕茉莉问道:“毕局长,我在材料里看到,你计划对全县346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进行标准化改造,统一设计门头标识,配置电脑、高速网络、智能货架,还打算配备500多辆用于农村配送快递的电动小三轮,力求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安装大喇叭广播系统,实时推送电商政策、促销活动和产品供需信息,打通农村信息服务的‘最后一米’。这是你材料里的内容吧?”
毕茉莉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语气坚定地回应:“是啊,没错,我们就是这么规划的。”
商国庆微微皱起眉头,神色间流露出一丝不悦,说道:“可这些工作,咱们县电商中心已经在做了呀。”
毕茉莉脸上浮现出一抹腼腆的笑容,轻声解释道:“商县长,您看啊,咱们现在搞电子商务全覆盖,全县上下本就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所有资源都得整合起来,政府的资金是公家的,我们邮政的钱说到底同样也是公家的。不管是谁的钱,最终都是投入到物流体系建设中,把农村网点改造得更好,这不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电商事业嘛。”
商国庆依旧板着脸,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毕局长,你说的道理是没错,可你不能拿财政的钱做了事,却对外宣称都是你们干的呀!”
毕茉莉狡黠一笑,回应道:“商县长,您想想,要是我们邮政中标了,财政的那些钱最终不还是由我们邮政来具体支配使用嘛。而且,您看咱们县财政才投入多少,也就500万吧,可我们邮政投入了5000万呢。”
商国庆可不认同毕茉莉这番说辞,立刻反驳道:“谁说咱们财政只有500万?省商务厅还额外支持了500万,算起来,电商的专项资金一共是1000万。”
毕茉莉听闻,顿时眼前一亮,兴奋得连连拍手:“那就太棒了!上级专项资金有1000万,再加上我们的5000万,总共6000万呢。有了这么充足的资金,肯定能把咱们西山县的电子商务全覆盖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的。”
就在这时,王睿县长插话道:“毕局长,想做好农村电商,光靠资金可不行。刚才省商务厅的李永泽处长也强调了,要想把农村电商真正做起来,关键得看执行是否到位,能否落地落实。最重要的,还是得看你们的实际执行力啊。”
毕茉莉赶忙接口说道:“王县长,您听我接着说。我们的第二块重点工作,就是强化人才支撑,着力打造一支年轻化的电商团队。虽说目前我们邮政公司从事电商工作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但是,一旦资金到位,凭借我们邮政公司的招牌去招聘人才,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什么样的人才招不来呀?”
王睿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审慎的神情,说道:“招人确实相对容易,可要是想招到真正有真才实学、能为电商事业带来实质性帮助的人才,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毕茉莉自信满满地回应道:“王县长,在这方面,我们邮政公司可比那些私人企业有优势多了。在相同的工资待遇条件下,人才往往更倾向于流向我们这样的国有企业。所以,我们今年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年轻的电商人才,重点引进直播主播、电商运营、文案策划、美工设计等多个关键岗位的专业人员。并且规定,3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不得低于80%。我们准备通过‘帅哥美女搭配专业能力’的组合模式,打造一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直播电商团队,以此提升短视频创作以及直播带货的吸引力和转化率。”
王睿听着毕茉莉直白的阐述,忍不住打趣道:“毕局长,您年纪都不小了,没想到也喜欢帅哥美女呀?”
毕茉莉听了王睿县长的打趣,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虽说我这把年纪了,可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呢?看看帅哥美女也是一种视觉享受嘛。而且,我们这次引进的可都是能直接上手工作的专业人才,不需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我坚信,他们很快就能投入工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王睿县长却神色认真地说道:“你有这样的想法固然不错,可是俗话说得好,‘独木不成林’。光靠你们邮政一家对电子商务了解透彻可不够,你们的产品大多来自西山县本土的农民和企业。要是这些供货方对电商一窍不通,恐怕你们想要实现目标也并非易事。”
毕茉莉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从容说道:“王县长,您说得对,所以我们在人才培育方面还有第二步计划,那就是进行立体化的人才培育。我们打算联合职业中专、电商培训机构、劳动技校以及咱们的就业孵化基地,建立起一套‘理论教学+实操培训+孵化创业’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今年,我们首先计划开展20期电商培训班,培训人次要达到5000人以上。第一批培训,我们打算重点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争取孵化出100个以上的本土电商创业项目。”
王睿赞同地点点头,感慨道:“嗯,这个主意确实不错。只有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的电商氛围,咱们全县的电商工作才能更顺利地开展下去。”
毕茉莉接着说道:“王县长,您说得太对了。其实,我们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考虑。即便招聘了众多电商领域的精英人才为我们效力,但人的思维总归存在局限性。所以,我们计划大力孵化本土的电商创业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优中选优,挖掘出其中的亮点和爆点。对于极具潜力的项目,我们可以进行投资,甚至收购。这样一来,借助他们的创意点子,结合我们的资金实力和渠道资源,就能迅速突破某个关键点,从而实现西山县农副产品的快速上行。”
赖青平听毕茉莉这么一说,不禁眼前一亮,由衷地伸出大拇指,对毕茉莉点赞道:“没想到毕局长在投资方面还有如此独到的眼光!我们做投资的,每天都在四处寻觅优质项目。要是您在孵化过程中发现不错的项目,可一定要分享给我。说不定到时候,我也能参与进来,一起助推项目发展。”
毕茉莉见赖青平对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浓厚兴趣,心里十分高兴,笑着回应道:“赖总也认可我们这个主意,那可真是太好了!到时候咱们就携手合作,想办法把西山县的本土项目精心包装、全力打造,然后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这些项目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们在背后,也能跟着沾沾光,收获一些实惠。”
赖青平听毕茉莉说得如此诙谐有趣,也忍不住跟着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