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田家沟群体访1

第二天清晨,李晓阳带着一身尚未散尽的酒气,神色匆匆地朝着政府大院赶去。路过政府大门口时,他瞧见好多群众聚在那儿,正交头接耳地商量着什么。

李晓阳此刻满心想着工作,便没多加理会,径直驱车驶入大院。停好车后,他快步回到办公室,昨天的调研内容亟待整理成文字材料,提交给领导们,完成这项调研任务,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能落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很快就到了8点20分。政府大门口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保安队队长老侯看着这情形,心里焦急万分。他赶忙上前,朝着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老人询问道:“嘿,你们几位在政府门口干啥呢?要是没啥事儿,都散了吧,可别在这儿影响领导办公。”

老人见有保安过来询问,便开口说道:“我们是田家沟村的老百姓,特意过来找县长的。”

老侯皱了皱眉,说道:“找啥县长啊,县长忙得很,哪有时间见你们,没事儿就赶紧走吧。”

老人却态度坚决,回应道:“那可不行,我们必须得找县长。交通局欠了我们钱,一直拖着不给,我们只能找县长讨个说法。”

老侯有些无奈,解释道:“既然是交通局欠你们钱,那你们应该去找交通局啊,跑县政府来干啥呢?”

老人一听这话,情绪有些激动起来:“反正交通局就是不给我们钱,你们政府部门都在糊弄我们。今天要是没个满意的结果,我们坚决不走。你就等着吧,我们全村的人马上都要来了。”

老侯听着这话,心里暗叫不好。他清楚,就凭自己手底下这几个保安,根本没法把这些老百姓劝走。而且人群越聚越多,眼瞅着就要影响政府大门口车辆的正常通行了。于是,他急忙跑回保安岗亭,先是拿起电话,拨通了政府办的值班电话,焦急地说道:“政府门口来了一群上访的老百姓,非要见县长,赶紧派个领导过来接待一下吧。”紧接着,他又给公安局治安大队打电话:“政府门口聚集了大量群众,情况不太对劲,麻烦治安大队赶紧增派警力过来维持秩序,可千万别让他们把政府大门口给堵了。”

政府值班室接到老侯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情况紧急,可值班人员一时也没完全弄清楚状况,只好赶忙向行政科长杨国辉汇报。杨国辉恰好昨天就在单位值班,听闻政府门口有群众聚集,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小,顾不上整理衣衫,就急忙朝着政府门口赶去。

当杨国辉赶到政府门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群众把政府的整个大门堵得严严实实,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过往的车辆、行人都被堵得水泄不通。车辆的喇叭声、人们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场面一片混乱。杨国辉只感觉冷汗“唰”地一下从额头冒了出来,情况如此糟糕,影响极其恶劣。他心急如焚,扯着嗓子大喊一声:“你们谁是带头的?出来说话!”

老侯见领导来了,赶紧走到之前那位老大爷身旁,小声说道:“大爷,这是我们政府办的领导,您有啥事儿跟他说。先让大伙往边上挪挪,可别在政府门口堵着了,这都耽误人家上班了。”然而,老大爷像是没听见似的,不为所动,依旧坚持:“我就要见县长,其他领导我一概不见,他们管不了我的事儿。”

恰在此时,公安局治安大队的干警们接到电话后火速赶到。杨国辉赶忙向干警们挥手示意,大声招呼他们维持秩序。干警们迅速行动,开始小心翼翼地将站在大门口正中央的群众往两边疏散。群众们一开始还有些抵触,但在干警们耐心劝解下,逐渐配合起来。经过一番忙碌,道路终于被腾空,那些在外面等待上班的车辆、自行车这才得以陆陆续续地进入政府大院。

杨国辉此刻满心都是愤怒,他快步走到老侯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到底谁是带头的?”老侯抬手一指旁边的那位老人家,说道:“就是这位大爷。我问他情况,他啥都不肯细说,就嚷嚷着交通局欠他们钱,非得找县长,其他人一概不见。”

杨国辉强忍着心头的怒火,走到老人面前,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些:“大爷,我是政府办行政科长,您有啥事儿跟我说说,说不定我能帮您想办法。”老人瞥了杨国辉一眼,淡淡地说:“你这行政科长级别太低,我的事儿你管不了。”杨国辉听到这话,心里一阵无奈,碰上这么坚持的群众,他也没别的办法,只好掏出手机,分别给信访局和交通局打电话,在电话里焦急地要求他们赶紧派人过来接访,处理这场纠纷。

打完电话,杨国辉紧绷的神经总算稍微放松了一些,他再次走到老人身边,放缓语速问道:“大爷,你们是哪个村的啊?到底是啥事儿?您不是说和交通局有关吗?我已经让交通局和信访局的人过来了,您看这样行不?”

那老人家见杨国辉确实在认真处理自己反映的事,这才开口说道:“我叫商解放,是田家沟村的党支部书记。”

杨国辉一听这话,瞬间气得满脸通红,提高音量质问道:“什么?你是村支书,竟然还带着老百姓来围堵政府?你知不知道自己这是什么行为?”

商解放梗着脖子,语气强硬地回应:“我不管,反正就是你们政府欠了我们村钱,必须得想办法给。”

杨国辉强压怒火,耐着性子说道:“商支书啊,话可得说清楚,政府啥时候欠了你们钱?”

商解放皱着眉头,一脸无奈地说道:“前一段时间,县里边修从龙翔村到巨石村的道路,道路拓宽的时候,占了我们村一些老百姓的祖坟。当时说好的补偿标准是每个坟头10万块钱,可到现在这些钱也没给。路都修完了,车也通了,现在我们去找他们要账,他们却不认了。你说说,这政府还讲不讲信用,还办不办正经事?”

杨国辉听完,微微皱眉,说道:“哦,还有这事儿啊。这个事儿我还真不太清楚,到底占了几个坟头,补偿标准是不是真像您说的那样,我都得核实核实。这样吧,您先把群众往一块儿聚集聚集,别老占着人家道路,这影响通行,也不安全。这事儿肯定会有人管,我刚才已经给信访局和交通局打电话了,他们马上就到。”

商解放刚要张嘴再说些什么,杨国辉眼尖,瞧见信访局的副局长郑志斌和交通局的副局长付晓兵两人在群众的外围,小心翼翼地探头探脑,一副不太敢进来的模样。杨国辉连忙招手,示意两位局长过来说话,同时拉着商解放就往外围走去,准备与他们碰头。

周边有几个老百姓见杨国辉拉着商解放往外走,担心支书吃亏,也连忙跟了上去。

交通局的副局长郑志斌和信访局的副局长付晓兵看到这阵仗,有些不知所措。郑志斌按照以往处理这类事情的流程,先对杨国辉说道:“杨主任,这群众太多了,七嘴八舌的,说话乱糟糟的,听都听不清楚。咱们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让群众选几个代表,咱们好好了解了解情况,您看行不行?”

商解放当了多年村支书,那可是个精明的老油条。一听付晓兵这话,就知道对方是想通过选代表、换地方来瓦解群众力量,当即大声说道:“不用选代表,也不用找地方,我身后这几个就是代表。我看这儿就挺好,就在这儿把事儿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