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隐秘王国.1【HiddenKingdoms】
带着湿润水汽的微风在大雨过后的大地上掠过,在龙夔州东北部的平原上掀起阵阵绿茵波涛。若仔细看去,那些绿色的植物无一不是健硕的蕨类跟强壮的裸子植物,本该占据主流的草本植物却视之甚少。
在由遍布脚印的潮湿泥土道路旁,一坨足有半米高,冒着热气的排泄物傲然屹立于平原之上。这团‘杰作’的主人尚且不知晓是谁,但从其中掺杂着植物纤维残渣的痕迹来看,必定是庞大的素食者无疑。
对于当前连这种恼人的蝇虫都所存甚少的自然界来说,要分解一团如此大的含氮物体恐怕要耗上数周的时间,幸运的是,在这片北美南部的岛屿上,有着来自亘古的意外援手。
随着一阵低沉的嗡嗡声响起,一道黑影径直向着这坨臭气熏天的秽山冲来,它的速度极快,操纵程度却好像不怎么熟练。很快,这位飞行者好似失去了平衡般一头栽进巨大的秽物堆肥中。
但这并不意味这次旅行的失败,落在秽山中的飞行员麻利地爬起,它收敛淡褐色的柔软膜翼,披上漆黑厚实的装甲。它抬起扇形的触须,毫不顾忌周遭可怕气味般大摇大摆地爬动起来。
被厚重装甲包裹的六条腿,有着两对翅膀,身体曲线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这些特征再明显不过地展露出来客的身份,这是一只昆虫,地球上最繁盛的陆生动物类群之一。
但若更仔细的深挖,有见识的学者们便会惊讶的认出这一只早已绝种的粪金龟,更准确地来说。这是一只来自于早白垩纪热河大地的破晓粪金龟,一支在中生代时期才存在的物种。【该物种为架空物种】
这只健壮的雄性甲虫大约有四厘米长,但它的身躯却精妙至极。它的甲壳质的外壳表面有一层蜡质的分泌物,让它即便在这样污秽的环境中穿梭也能保证身体的整洁。
它有着锯齿状边缘的扁平前肢如同精妙而高效的掘进铲,令它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在身下的秽物堆中开辟出一条前行的道路。
尽管这种动物过着在人类看来十分不雅的生活方式,但毫无疑问,正是这些肩负着清道夫角色生物的存在能让自然界的氮能被更高效充沛地利用,并避免大量尸体跟排泄物堆积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瘟疫传播风险。
作为一种具有食腐习性的食粪性昆虫,破晓粪金龟从高度腐败的动物尸体,真菌到排泄物来者不拒,它们高度演化的消化系统能应对这些令其他绝大部分动物嗤之以鼻的秽物。
但今天,这只雄性粪金龟不是来享用营养物质的食客。正相反,它正仔细的用前肢拍打,甄选着面前的秽物,好像一位在甄选材料的艺术家那般显得认真而仔细。
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这只甲虫在这片秽物构成的山丘中来回穿梭。时不时抬起它有着分叉状角的脑袋沉思片刻,搭配上它漆黑油亮的外壳,好似一位披盔戴甲的武士想要复刻愚公移山的壮举。
很快,这只‘愚公’行动了起来,它生有锯齿的有力前肢在此刻摇身一变,成为了无坚不摧的双凿,配合着它额头上有力的叉角化作了分割工具,将一块块新鲜的材料分割下来。
它在秽山的表面穿梭着,撇去那些不需要的杂质与尘土。将收集到的材料用前肢与脑袋不断拍打塑形,渐渐地,一颗饱满而圆润的粪球在在秽山表面诞生了出来。
‘愚公’随着新一阵的嗡嗡作响而抬起头,尽管自己来的很早,但此刻不少粪金龟都感应到了这团新鲜秽山的存在。
密集的振翅声在头顶上方响起,它低下头,用脑袋在粪球上用力一推,这颗体重是它五百倍的粪球化作秽山上一颗势不可挡的滚石,一路下坠到秽山脚下的土壤之中。
其他的粪金龟也开始忙碌起来,这些大自然食物链底层的清洁工挥舞着它们的前肢,摆动着它们的脑袋。在硕大的秽山中开凿出密密麻麻的隧道,将其从内部分解切割。它们的工作效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这座足有半米高的秽山开始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地坍落下来。
随着生有锯齿前肢的舞动,从外面无法窥见的秽山底部开始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且密密麻麻的洞窟。这自然是那些粪金龟的杰作。它们就地取材,搓成卵型粪球后将其推进洞窟,争分夺秒地抢占这些对它们来说宝贵至极的资源。
这些错综复杂的洞窟将会成为这些粪金龟的贮藏室。它们的每一只都是天生的泥瓦匠,没有抹铲或水泥,仅凭自己的前肢与脑袋就能打造一套适合自己的,安静而又清匿的密室。
‘愚公’并没有与那些同类一起开始挖掘洞穴,而是先爬上粪球,仰着脑袋辨认了一会儿方向。随着金色的阳光刺破云层,将光亮洒在大地上时。它爬下粪球,准备开始它的征程。
如果按比例放大到同等大小,看上去身材健硕的大象不会比能举起自己体重相当的人类更强壮。而昆虫恰恰是等比例放大后地球上最强壮的那一批动物之一。
‘愚公’被坚硬甲壳所包裹的身躯连同浑身特殊的液态肌肉一齐发力,那颗体重是这只昆虫五百倍的物体被轻而易举地推动起来。这只惊人的甲虫以惊人的力量与精确的方向感,背朝着大陆将这颗粪球推去,开始了它有着独特目的征程。
这只甲虫推着粪球,避开蓄满雨水的泥坑,沿着植被与沙土路的交界处坚定不移地向前推去。在人类看起来才没过脚踝的植被平原,在‘愚公’的眼中则是了宽广茂密的原始丛林。而此时在这片丛林中,也在上演着其中居民们自己的故事。
随着天气放晴,一片蕨萝根(架空物种)的叶片背面有了动静。一群比小拇指还要纤弱的幼虫自叶片背面探出头来。这些新生幼虫肉乎乎圆滚滚的身体呈淡绿色,脑袋则是棕黑色。它们蠕动着攀爬到叶片边缘,张开有力的颚部开始啮咬多汁的叶片。
这些是来自白垩纪早期的热河,一种名为‘鸢尾祖蛾’的原始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架空物种)一周前,它们的母亲从适应温室中被释放,在这株热河种蕨上产下了它们。
这些一龄幼虫的胃口巨大,为了获得充足的养分来生长发育,这些幼虫们一天要吃下相当于自己体重两倍的食物。它们巨大并内侧生有锯齿状的颚部可以有效的切割植物柔软多汁的嫩叶,按照这样的速度进食下去,要不了多久,这株蕨萝根很快就会被吃光。
但这株不过十几厘米高的植物并未坐以待毙,这些植物安静,但不代表它们没有对应的防御手段。蕨萝根被咬破的叶片渗出透明的汁液,在空气中迅速发生着化学反应,一种特殊的气味在这片微观丛林中蔓延开来。
这是一种植物特有的求救讯号,来对一些掠食动物们传达再准确不过的讯号:这里有餐点。
这些本应绝种幼虫的天敌本不会在这个时代出现,但在这片过去光羽与现今片刻交织的土地上,这株植物发出的绝望求救确确实实得到了回应。
一双巨大的钳状颚自蕨萝根的茎处伸出,随着它在顷刻间快速合拢,一只祖蛾幼虫被捕食者的口器紧紧钳住。这只幼虫无助地挣扎着,可在捕食者口器刺破它皮肤的那一刻,等待它的命运只有被注入消化液,最后变成包着一滩肉汤的可口午餐。
实行此次攻击的,是一只来自同时期李氏聪蛉的幼虫。
成年的李氏聪蛉有着特化的口器,以从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孢子囊跟中采食植物汁液跟孢子为食。而它们的幼虫身体多肉浑圆,却生有一对大颚跟锋利的口器,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
与鸢尾祖蛾的幼虫一样,这些聪蛉幼虫也是永远吃不饱的大胃王。它们一样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为后面的发育积蓄养分。
在经过三次蜕皮,这些挥舞着大钳子的小战士们会将自己封存在蛹中,而等下次它们羽化出现时,它们将会摆动着娇柔美丽的半透明翅膀飞向空中,同它们父辈一样,进行与植物间的下一轮恩怨情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