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危险

如果她们母女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自然不会有逛街的心思,所以做戏做全套,孟昭许韵蓉无奈的坐上马车回家,可惜了今日难得的好天气。

马车缓缓停在孟府门前,二人刚下车,便瞧见沈青和一身墨色长衫,立在台阶下,显然已经等了一会了,许韵蓉目光在二人之间转了一圈,知道他们最近正在闹矛盾,叹了口气说道:“昭昭,我瞧着青和是专程候着你的,你们好好说话,我先进去了。”

孟昭抬眸看向沈青和,语气平静:"等多久了?"

"半个时辰。"他低声答道,目光却一直落在她脸上。

孟昭闻言冷笑一声:“孟府与沈府离这么近,你派阿福时不时过来瞧瞧,就能知道我回没回来,至于在这等这么久?"她微微眯起眼,"怎么,又是从那些话本子里学的招数,觉得这样能叫我心软?"

沈青和当即摇头,急切道:"我没有,我只是怕没有亲眼见到你,你不愿意见我。”

孟昭一怔,这才想起自己确实吩咐过,若是沈青和来访,若无要事不必通报,她抿了抿唇,转身往府里走去,余光瞥见他仍站在原地,不由蹙眉:"愣着做什么?还不跟上?"

自打过了年节,这还是沈青和头一回踏进孟府的大门,他一路紧跟着孟昭,等进入书房后,还十分有眼力见的将书房的门关上。

"说吧,什么事这么着急?"孟昭在椅子上落座,指尖随意地叩着扶手。

沈青和喉结微动,似乎是在考虑如何开口,孟昭有些等不及,又追问了一遍,“你要没事要说,就尽早回去。”

"谁告诉你的要在朱雀大街买铺子?"沈青和终于开口,声音低沉。

孟昭眼底闪过一丝警觉,旋即化作漫不经心的笑意:“不过是手头有些闲钱,随便置办些产业罢了。”顿了顿,又轻描淡写地补了句,"怎么,这事也值得你特意跑一趟?"

沈青和闻言眉头紧锁,“现如今你连跟我说实话都不愿意么?”

"你这话什么意思?"孟昭指尖一顿

"听我一句劝,"沈青和向前迈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等过了禁转期,从你手里的那些铺子里,挑几间地段不好的,卖出一些。”

孟昭眉头紧蹙,等到新城门一开,人流量够大的情况下,怎么会有地段不好的铺子,按照孟昭的估算,现在价值千两的铺子,等新城门建好,最少也要翻个四五翻,这可比做生意来钱快多了,现在出手,岂不是把到手的富贵往外推?

见孟昭似乎有些不愿意,沈青和解释道:“朱雀大街的铺子现如今京中不少人盯着,你一口气吃下这么多,未免太过招摇,现在京中许多人都在打探你的来路以及消息来源,难不成你真的觉得,钱财比自己的安危更重要么?”

“听你这意思?新城门是已经定了?”

沈青和微微颔首,“经钦天监跟礼部共同勘测,位置已经定下,就在朱雀大街的方向,户部正在调拨银两,营缮司的图纸都已呈递御前,正式公文不日就会下发,你挑几个位置好的铺子留下,其余的趁早脱手为妙。”

见孟昭仍蹙眉不语,沈青和又向前逼近一步,“你我认识这么多年,我还会害你不成?”

孟昭抬眸与他四目相对,"这事我知道了,我会再好好考量一番,多谢你的提点。"

"那现在可否告诉我,究竟是谁向你透露的这个消息?"见孟昭抿唇不答,他忽然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是萧宥之,对不对?"

“虽说门阀已经式微,但萧家作为从前的世族,在朝中人脉颇深,他比我先得到风声,倒也不奇怪。"他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凌厉:"不过你真当他这般好心,会将如此重要的消息白白告诉你?"

沈青和抬手按住案几,俯身逼近:“这些铺面,现在瞧着是能马上翻番的香饽饽,其实也是烫手山芋,你且看着,他此刻必定稳坐春风楼,等着你发现外面群狼环伺,被各方势力逼得走投无路时,他再施施然现身相救,好以此要挟你去到他的羽翼之下,到那时,你虽能受他庇护,却再也无法脱身。”他直起身,声音里带着几分痛心:“所以,你是没猜到,还是心甘情愿跳进去这个坑的?”

孟昭眸光微敛,原只盘算着借萧家内斗之机从中渔利,却忘了这些铺面早就是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肥肉,她这一出手,倒成了众矢之的,思及此,后背不禁沁出一层薄汗。

孟昭回道:“此事是我被钱财晃了眼,一时思虑不周。”

听闻她不是有意掺和进去的,沈青和松了口气,于是又安抚道:“不过你倒也不必害怕,现在弥补还来得及。”

孟昭点了点头,沈青和的声音再度响起:“本月初八,崔大学士的儿子娶妻,邀母亲做客,你也同去吧。”

这话里的深意,孟昭心领神会,他这是要让那些暗中窥探的人知晓,孟昭是得沈府庇护的,以她此时的处境,不得不先应下,“我晓得了,多谢。”

沈青和站在案前,目光灼灼地望向她,“对我,你永远不必言谢,我只想让你明白,我对你,从来都是真心实意,没有半分算计。”

说到此处,他语气微冷,眼底寒意骤生,“至于萧宥之,他整日戴着副假面具,说句话都要绕三个弯,表面温文尔雅,背地里不知在打什么算盘,这般阴险狡诈、虚情假意、心思深沉之辈,如何配得上你?”

孟昭微微一怔,她其实很少瞧见沈青和在旁人面前是什么模样,不过无论是书中所写,还是坊间传闻,皆道他少年持重、文采斐然,玉质金相,举手投足间尽是清贵风雅,总之就是一副神仙模样,跟人不沾边。

可此刻,他却站在她的桌案前,暗地里咬着后槽牙,一连串说了那么多贬低旁人的话,活像个被抢了糖的孩子,又气又急,偏还要强撑出一副冷静自持的模样。

孟昭见状,忍不住弯了眉眼,“好,我知道的。”

沈青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亮光,他强自按捺住上扬的嘴角,知道此时不宜穷追猛打,便识趣地起身告辞。

在他走后,孟昭从箱底翻出那些契纸,一共十七张,每张对应一个铺面,每个铺面的位置,大小,格局她都记得清楚,凭着记忆,她取出其中的两张,喊来尹春,

“这两间铺子,你每月去牙行挂牌一张,若是有人想买,就带人去看,但不着急成交,等到月底,瞧的人多了,你从中挑个价高的卖出去。”

尹春拿着手里的契纸,十分惊讶,“为什么啊掌柜的,这些不是你好不容易买回来的铺子么?就算现在涨了些价格,但总归也不算高,就算要卖,也该再等上大半年,到时候新城门开起来,人多了,才好卖的上价啊。”

“没事,你按我说的去办就成。”

见孟昭神情坚定,尹春也不好再劝,拿着契纸失落的走出书房。

看见被拿走的契纸,孟昭也有些心疼,可东西再好,也要有命享用才行,当她的实力还不足以守护珍宝时,握得越紧,反而越容易招来祸端。

只是既然要卖,也不能随便卖,必须要将利益最大化,她将剩下的契纸分成两份,陷入了沉思。

***

这天,孟昭来到装修好的酒楼视察,首先是酒楼侧面,考虑到将来新城门开设,定会有许多来往商旅,所以专门划出一片空地,用来停放马车,为此还特意请工匠搭设了凉棚,夏日遮阳,雨天避雨,再备上清水草料,临时停靠的马匹也能得些照应。

一楼大厅主要接待的是平民散客和快速餐饮,除了常见的榆木方桌外,还开设了两个开放式档口,供赶路商旅、士兵、脚夫外带,最大限度的接待过往的旅客。

沿着楼梯上到二楼,格局顿时别致起来,回字形的设计,四周雅座以竹帘相隔,平日里放下竹帘,就是私密空间,中庭设小戏台,逢年过节时升起帘子,说书唱戏耍百戏都可以。

三楼则是雅间形式,墙壁加了棉麻,里头说话,外头听不真切,同时有专门的楼梯直通三楼,与楼下客流完全分开,登高望远,三楼的景致自然也是最好的,若是初到京城,在这里饮一杯清茶,看尽京城风貌,真是再舒坦不过的事了。

既然酒楼装的差不多,就该伙计们进场了,孟昭想着徐仁义这段时间看铺子看的极为尽心,就把此事交给他做,“跑堂的小二需得从本地招募,不仅要口齿伶俐,更要熟悉京城的风土人情,若是客人问起附近的客栈、车马行,或是京城有名的景致,都得能对答如流才是。”

“洗碗工也就在附近招些本分的妇人,她们大多家住不远,不必咱们安排住宿,既省了开销,又能给街坊邻里添些进项。”洗碗虽说不是个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但却极为辛苦,想到那些为贴补家用而出来做工的女子,她的语气不由柔和了几分,"工钱可以比市价高上一成,但一定要手脚干净、做事勤快的。"

至于像厨师,账房这类的技术工种,孟昭选择先给卫静兰写信,从百工学院招收,然后再在当地招收学徒小工,建设梯队。

此时,上一批从曲阳来京城做工的学员们,已经回过一次家,他们回到曲阳后四处宣扬,

"你们是没见着,京城的街道能并排跑八辆马车!"一个年轻学员朝其他人比划着,"而且在孟夫子那儿做工,每月能拿三两银子!,若是哪天干活多了,额外给钱不说,晚上还有鸡腿吃!"

另一个接话道,"可不是!而且上元节时,掌柜的还让人带我们去看了灯会,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有了他们的宣传,从前那些有所担心的,也安心了,纷纷报名想要参加,卫静兰好一顿筛选才选出了最优秀的一批,给孟昭送过来。

人员聚齐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培训阶段,孟昭几乎日日都待在酒楼里,直到顾兰英派人来喊她,她这才想起来,明日就是初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