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嬴政是个猛人

三皇五帝是三皇五帝,与他们后裔没有任何气运继承权的关系。

说白了,现在大明和大秦都需要九州人族彻底废除隐世家族的人族气运继承权。

否定了他们的继承权,收割人族气运就是一个笑话。

吸收人族气运破境,极有可能会被人族气运反噬。

想要得到人族气运,必须向天道起誓,必须为人族立功,为人族冲锋在前。

对人族没有功的人,是没有资格得到人族气运。

更不可能私用人族气运,更不能拿人族作为牺牲品,成全自己的道。

大秦始皇帝赢政的公开宣言,彻底让隐世家族坐沦,乃至愤怒。

他们没有想到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会是在大秦方面的失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更没有想到大秦有勇气起来反抗隐世家族的武神威胁。

随后大明拥护大秦的决议和决心。

大秦和大明都选择废除隐世家族继承人族气运的资格。

中原目前只有三大帝国。

大周要是选择沉默,必然引起本国百姓的不满和愤慨。

甚至丧失国运。

没有得到百姓认可的帝国,国运只能是特权阶层提供,其国运损失巨大。

这是逼着大周女帝做出选择,要么站在世家那边,要么站在大秦和大明这边。

站中间的选择已经没有了。

气得女帝直骂娘。

“赢政和朱由校都是混蛋,在不懂得团结。”

“难道就不能与朕商议一下或打个招呼么?”

“难道朕不知道事情轻重缓急?”

女帝这么说,实际上已经做出了选择。

放弃人族,那是不可能的。

世家已经被大秦和大明架在火上烤了。

选择错误,隐世家族这一次就没有人族气运,只能凭借自身家族的信仰而凝聚的气运过日子。

袁天罡心里不由感慨道:“所有天子都不能小觑啊……”

“在大是大非上,都没有一个是糊涂的。”

李淳风更明白一个道理,一旦关乎自身利益,所有大臣的分析都是扯淡。

天子自己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现在女帝就没有经过大臣的讨论,而是直接做出选择。

女帝愤怒的原因是大秦和大明的做法,这是把大周排斥在外。

给世人一种大周被孤立的感觉。

大周也没有说什么,学大明一样,直接拥护大秦的宣言。

一个以人族建立的帝国,要是没有得到人族的认可,反而违背..

这样的帝国距离灭亡就不远了。

重要的是,一旦被人族否定,日后想要重新得到人族的认可,难度值是现在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没有附和,仍处于观望的便是荒州和蛮州的帝国了。

突厥、匈奴、北莽以及其他宗门势力,都选择沉默。

反正他们没有统一九州的想法,只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再说了,蛮州和荒州与中原的百姓,本身就得不到互相理解。

大家都是各行其是。

所以荒州和蛮州的态度,似乎对中原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大家虽然都是人族,但是在互相团结和理解方面,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大秦、大明和大周的鲜明地废除隐世家族的人族气运收割。

就是不想脱离人族的身份。

女帝现在也看出来了,大明和大秦的目的都很明确。

宗门既然选择观望,那日后这些宗门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即便是存在,也不可能把九州当做自身挑选人才的地方。

断了他们的根,其实宗门不出万年,便自然而然的没落下去,最后走向消亡。

“嬴政是个狠人啊……”

“朕佩服得很。”

女帝觉得朱由校现在就是赢政的小弟叛断。

实则大秦和大明根本就不存在谁是从属的关系。

大家都是平等的。

如果大秦做出违背大明利益的事情,大明一样不会鸟大秦的。

女帝错误判断了大明和大秦的关系。

这就是不了解实情的代价。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没有帮忙的想法,反正大周未来是不可能存在的了。

大明的强大,早已超过了大周,只是大周内部大佬不清楚罢了。

现在两人更加坚定大明才是九州未来,更是统一九州的唯一的一个帝国。

大秦和隐世家族即便最后胜利了,那也是惨胜。

至于荒州、蛮州、三不管地带和定州的大势力,能不能在妖魔大军的进攻下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

本以为大明花费了五年时间,整顿大宋和大元两块新纳疆土。

便判断大明可能会停止下来。

岂料朱由校没有如同大周的判断那样,也没有如突厥和匈奴人判断的一样。

大明在经过五年时间的消化和治理,又忽然出兵。

这一次出兵是荒州。

显然大明要把荒州和金州彻底拿下。

金州速度很快,不过短短半年就全面纳入大明帝国版图之内。

荒州难度很高,突厥和匈奴都不好打。但是大明的态度非常坚决。

出兵的规模高达两千万。

兵分两路,由孙传庭、俞大猷、卢象升、秦良玉、岳飞、韩世忠等一众九州名将联合出兵。

便是强者都出动了十几个半步武神境强者。

大雪山寺、狼神殿、长生殿等几大势力都参与的情况下。

大明答应了,一口气屠了对方十几个半步武神境。

大部分都是朱由校暗中杀了的。

以朱由校的性格,又怎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直接把这些国家在荒州和金州的全部占领。

朱由校这个决定太突然了。

不是说好的,大明最多吃下大元和大宋便要停下来休养生息的么?

不怕东海防线破了,让妖魔大军长驱直入大明境内?

可惜他们的判断全错了,朱由校根本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不打招呼便打。

如同朱由校所言:“大漠上的蛮族,对于中原而言,不需要任何理由,直接杀过去就是了。”

“唯有死了的蛮族才是好的蛮族。”

喊出这样血淋淋的口号,可见大明对蛮族的定义就是斩尽杀绝。

走的战略就是铁血风。

不会给蛮族任何理由反驳大明。

毕竟蛮族对中原犯下的滔天罪孽,罄竹难书。

这一次不是大周、大宋和大隋这样的软蛋之国。

大明玩的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政策,以杀为主,掠夺为辅。

不容蛮族狡辩,也不容宗门狡辩。

这一次两千万的大军都是神通境层次的,天人境都是搞点后勤,暂时维护一下地方稳定。

大明大军一出手,才知道,就是大明目前拿出来的实力,已能和大秦比肩。

大明的强大超乎世人的想象。

大明在大漠上烧杀抢掠的作风,直接把突厥人和匈奴人吓着了。

“什么时候中原人这般凶残了?”

“礼仪之邦呢?”

“仁义之师哪里去了?”

无法理解大明这样的作风,这不是一个文明之国应有的国策啊……

可惜朱由校不是以前那些伪君子主张,他玩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敌人干的,就几倍地报复回去。

你们不是喜欢烧杀抢掠么?

很好,这种没有难度的技术,难道大明的士兵不会么?

全部照着在这些蛮族身上来一遍,让他们品尝一下用在中原百姓身上的滋味。

“朕之帝国之官,切莫学那些假道学。”

“更不要学习所谓的仁道。”

“何谓仁道?”

“就是你仁义我方才仁义。”

“你行残暴之事,我必百倍还击。”

“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

“这样的假道学之风气要从大明开始改过来。”

“行仁道,是对那些以仁待我之民族,而非待我如牛马之族。”

朱由校这个套路,直接把蛮族打懵了。

“原来中原皇朝狠起来也不是人啊……”

“这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蛮族喜欢把中原人当畜生,如今中原的皇朝把他们当畜生后,他们竟然不适应了。

觉得中原人残暴?

这是人话么?

大明现在学的就是他们的作风啊,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以前那所谓的圣人之道,直接被大明扔到垃圾桶里面了。

大明绝不是大周、大宋和大隋这等国度。

更没有把自己的族人当刍狗。

先前大明正在消化新纳入的版图,所以忍耐了突厥和匈奴小规模地摩擦。

甚至突厥和匈奴仍旧喜欢国境突袭,烧杀抢掠大明村镇。

现在好了,五年过后,大明大军直接杀过去。

根本没有同他们打招呼,也没有任何警告。

彻底爆发了大规模大战,规模高达五千万。

杀得蛮族血流成河,多少贵族灭门灭族。

什么厚待贵族,大明没有这个规矩,也没有这样的程序。

只要对大明犯下滔天大罪的种族或家族,都被大明彻底的消灭。

原先他们以为只有大秦才敢这样无视中原的道,现在方知,大明比大秦更狠。

都成了豺狼虎豹了。

他们这些蛮族彻底变成了牛羊,变成了猪仔。

成为大明狩猎的对象。

当这样的祸降临在自己身上才知道他们当年的行为有多残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算是彻底明白了。

可惜已经晚了,大明不和他们玩这一套,而是赤裸裸地报复回去。

女帝看到大明的军事作风,血腥的屠戮后,她也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