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心灰意冷

“白景焕,你!”

李奉安瞪大了眼睛,看向白景焕。

“右相,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又怎么可能会放过?”

白景焕凝音成线,冷声笑了起来。

两党之间,平日里互有攻诘,太子党手里,自然收集到了不少玉林党的罪证,反之,玉林党同样是如此。

可糟在糟在,这次肖家渡洪灾一案,牵扯出来的官员,玉林党的人比太子党的人更多。

若是在以往,太子党的官员弹劾玉林党官员,在黎桓眼里,有栽赃陷害之嫌,黎桓不会听之。

可现在,暴露出来的太子党官员,都已经自戕而亡,再借肖家渡洪灾一案,落井下石,是再合适不过。

弹劾的奏本,如雪花般飘落在黎桓的案桌前。

黎桓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本,让身旁太监一一念出。

其中,玉林党被弹劾的官员,共五十四人!

值得玩味的是,牵扯到的三品以上的大官,只有两位,其余皆为六品及其以下官吏。

白景焕拿捏住了黎桓想要重拿轻放的心思,弹劾两位太子党的大人物,及其一众小角色。

一来,清空了一部分玉林党的势力,空缺出来的官位,太子党很有机会争取到手,也暗合黎桓肃清部分贪官污吏,给民间表态的心思。

二来,也是不至于高层权力出现太大的真空,不让黎桓犯难,如何维持朝政运行。

“白景焕,你好狠毒的心,竟在这里落井下石!”

玉林党的官员气炸了,直呼白景焕的名讳。

“臣等,也有奏本启奏。”

“臣要弹劾射声校尉陈天宇!”

……

玉林党的官员,也在弹劾玉林党一方,只不过,因为肖家渡洪灾一案在前,怎么看,都有栽赃陷害,以泄私愤的嫌疑。

“什么嘛,这就是师傅说过的庙堂。”

杏儿私下里瘪嘴,原来,这些个个口呼子乎者也,高冠华衣的官员,也和江湖中人一样,骂起架来,如同菜市口吵架。

聂空也是暗自摇头。

这起关于肖家渡洪灾一案的朝议,已经变性了。

“都给我闭嘴!”

作为党首的李奉安一声呵斥,玉林党的众官吏这才哗声停歇,只见李奉安扭身,看向白景焕。

“如果不是国师一方人的弹劾,本相还不知道,我手里竟有这么多贪赃枉法,害国害民的蛀虫。”

“此举,乃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正合本相心意。”

看似是在夸赞白景焕,实则一字一句,牙齿咬得直响:“尔等既然触犯国法,也休怪本相不念情了,还请陛下,严加惩治!”

“右相有心了。”

黎桓眯着眼,又看向太子黎景初:“太子,你觉得又该如何处置?”

别问我啊!

又被问及的黎景初,都快被急哭了,父皇怎么老是问我这些要命的问题啊。

“父皇,儿臣认为,那两位三品官员,劳苦功高,也算是为朝廷尽心尽责过,革去官职即可。”

“其余的,处以缢刑。”

黎景初照着黎桓刚才的处事模板,稚声回应。

“那就依太子所言,其余的,全部缢杀!”

这个回答,不算多好,但也让黎桓失望。

当即,一批被弹劾的玉林党官员,被摘去头顶乌纱帽,脱去午门外行刑。

看着一颗又一颗人头滚落在地,百姓们的掌声雷动。

“看来,大乾的皇帝老儿,是动了大杀心了。”

莫度看着滚落的人头和被血水浸红的高台,眯起了眼睛:“这出好戏,可真是精彩。”

“屠格阏娜,是时候联络崔将军,让他这段时间,低调行事。”

莫度向身后的一位胡人女仆开口,这位女仆点头,遁入人群后隐退,再次现身时,已然戴上了黑狼面具。

如果聂空在场,定会认出,这个女人正是不久前,和他交手几招后,又放其离开的那人。

朝堂上。

黎桓看着大杀一通后,少了不少人的大殿,怒火稍有平息,这场朝议,以两党互有损失,太子党的大胜作为收场。

却见到,聂空一人低着头,似有所不悦。

黎桓看向聂空:“大师,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台阶下一侧的黎煜,不动声色的朝聂空摇头。

聂空视若不见,顿声道:“贫僧认为,首恶尚在,此次朝议,治标不治本。”

“大师何出此意?”黎桓故作诧异状。

“太子党和玉林党的官员,皆涉足此次案件,右相和国师,担负很大的责任。”

聂空将目标,直指两党的党首,让两党官员心头一跳。

黎桓也似在等聂空这句话,沉思起来,缓缓开口:“右相和国师,各自统领文武官员,确有失察之责。”

“即日起,右相革去宰相之职,官降四级,降为御史中丞,以待后续观察。”

“国师官降六级,降为御前郎将。”

“两位,可有异议?”

刚好,御史台的中丞,刚才被革职问罪了,中郎将亦有空缺。

李奉安和白景焕齐声回答:“臣无异议,甘愿受罚。”

两党的官员,看向聂空,暗中冷笑。

一个个偶得幸进的和尚,也妄想扳倒右相和国师,真是不自量力。

聂空默默一叹。

李奉安和白景焕看似被降级了,实则只是被黎桓稍作打压,依旧还是各自的党首。

御史台作为三司之一,本就有监检、举检百官之职,其职能本就和大乾右相职位有些许类似。

只是,无法做到直面圣心,检举百官。

而御前郎将,是时刻守护在皇帝身边,听从诏命的官职,看似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却能有接触到皇帝的机会。

张涛、余光华、成兆北等人,也在这时被拖出午门斩首。

后续的事,就是重新拟定前往肖家渡赈灾一事的巡抚使,以及擢升一部分官员,填补因罪革职斩首,而空出的空缺官位。

黎桓的神色,逐渐放晴。

除了其他不轻不重的官位,被他擢升上来的官员,户部、吏部、兵部的大员,都不是两党的人。

也算是重新将政局,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肖家渡灾民的善后安置工作,反而成了次要。

心灰意冷之感,顿时在聂空心里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