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蜀医,冶无愁
“大师,还请让老夫看看。”
这位御医须发皆白,模样正派,是一位四品武师,亲自为聂空诊脉,不消片刻的时间,就眉头紧皱起来。
而后,频频摇头。
“御医,大师这伤能不能治好?”一旁的剑十三看急了,立马问道。
你老不要老摇头,倒是说啊!
“大师的伤,恕老夫无能为力,无法治好,只能暂时抑制。”
“重伤大师之人的修为,实乃老夫平生仅见,只怕是这天下一等一的强者,那留下的真气,老夫也无法化解。”
“再加上大师之前走火入魔,经脉损毁之伤,更是让大师状况不妙。”
御医连连摇头,也是因此而惊叹。
这种伤,换作其他宗师,早就重病缠身,卧倒在床,再病痛的折磨下而死,而聂空却凭借着高深的修为,硬抗下来。
这身铜皮铁骨,当真是强的惊人。
“啊!”
剑十三傻眼了:“你不是陛下请来的最好的御医吗,怎么治不好,该不会是名过其实吧?”
说着,就向御医投来狐疑的目光,御医也是羞愧的低下头。
“休要妄语。”
聂空看向剑十三。
四品武师在江湖上,本就是属于高手之列,还精通药理,被朝廷招为御医,这种武人,可不多见。
“不知御医,这道真气,你可有见解?”
聂空心中一动,开口询问。
御医坦然道:“这道真气的属性,属实少见,应该并非我大乾江湖中的高人所修,来自大乾之外。”
“寄生于击伤者体内,摧体噬血,端得凶狠,也只有大师你这种外功横练之人,能硬抗的住,换做老夫,只须七日,就会暴毙而亡。”
“不过若是不根除,以大师的身体,只怕也只能抗个一年半载。”
御医说出最坏的结果。
此话一出,剑十三和广修道人、杏儿皆惊,聂空却是神色淡然:“向来富贵在天,生死有命,贫僧倒是不计较生死。”
“只是,看御医你老神在在,似乎是还有其他法子?”
“大师眼细如针,确实如此。”
御医夸赞,接着说道:“在老夫成为御医之前,曾在江湖上跟随一位前辈学习过医术,此人前半生悬壶济世,游历大乾和西域漠北,后十多年,定居于蜀中,虔心于医术。”
“老夫可以写一封引荐信,大师可凭此寻他。”
蜀中?
蓦地,广修道人结合御医所说的话,想到了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一道身影,带着猜得问道:“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
“蜀医,冶无愁。”
御医一字一句道。
是他!
剑十三瞪大了眼睛:“江湖中,传言性情孤僻,难以近人的蜀医冶无愁,此人,有三不救。”
“非重病者不救,高位权贵者不救,不合心意者不救。”
聂空也是愣住了,看向御医的眼神,有些许变化,能够写出一封引荐信,让冶无愁出手救人,只怕御医的身份也不简单。
“不知御医尊姓?”
聂空问道。
“不足挂齿,若是大师见到了冶无愁,就说不肖弟子,别开师尊十年后,没有愧对他的传承。”御医不愿提及姓名,似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给聂空开出压制伤势的药方,并留下医嘱后,离开了弘缘寺。
“蜀地么……”
聂空喃喃自语,又看向广修道人:“不知施主,可知道此人身份?”
“我曾听言,十年前,冶无愁有一个自小被他收养,当成衣钵,悉心培养的弟子,因和他理念不合,叛出医门。”
“那人,名叫陈秉秋。”
广修道人徐徐道出,至于其中细节,他也不得而知,只是想来,这位御医应该是陈秉秋。
只是,一个叛徒写的引荐信……
那冶无愁不会直接将聂空拒之门外吗?
……
这几日里,太子党和玉林党都收敛许多,肖家渡赈灾一事,也陆续安排到位,灾民得到妥善的解决。
聂空服用药方熬制的药水后,伤势得到缓解,也在为去蜀地做准备。
“施主,你这是要回去了?”
见到广修道人拉着这几日在京城逛遍各种商铺,恋恋不舍的杏儿离去,聂空故此一问。
“只要那叶柳庆还活着,贫道就一天不会放弃杀他。”
广修道人动身,去寻叶柳庆。
凌霄剑宗的核心骨干暗中逃离前,他已找到不少蛛丝马迹,打算追寻而去。
“倒是施主若是有事,修书一封,贫僧必来帮忙。”
聂空回应,凌霄剑宗是涉及刺杀案的宗门之一,他得留意。
当天。
广修道人和杏儿乘坐一辆马车,离开京城,而剑十三,则是要返回金陵林家。
他算是看明白了。
聂空居身于庙堂中,看似被乾永帝器重,实则已经搅入政局中,跟着他,指不定哪一天遭难。
“大师,庙堂不同于江湖,江湖杀人见血,庙堂杀人,不见血,庙堂远比江湖凶险。”
“恐稍有不慎,遭遇灭顶之灾,大师还是早日,脱离庙堂为好。”
剑十三劝说聂空,那日朝议上的两党攻伐,看得他是汗流浃背,至今想来仍觉得悚然。
庙堂中的人,那都是一群高冠华衣,说着道德礼仪,满口天下大义,实则行事比江湖更加凶狠之辈。
江湖害人,顶多是一族、一宗受灾。
庙堂害人,千千万万黎民百姓受灾。
这些时日,他可是亲眼见到,肖家渡是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沉江而死。
聂空即日起身,前往蜀地。
不过在此之前,他先是前往了一趟肖家渡,见到刘广汉。
此时的刘广汉,失去了一条手臂,被新任的河道官遣为水工,指挥水利修建,在姑娘山修建一条全新的堤坝,预防日后的洪灾。
“大师,你来了!”
见到聂空的一刻,正在一边吃饭,一边看水利图经的刘广汉,立马起身相迎。
聂空看见那一截空荡荡的羞愧,只觉愧疚。
“施主,是贫僧有愧于你。”
若不是他让刘广汉假冒他,刘广汉又何必遭遇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