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灿哥,这歌咱们非唱不可吗?
第38章灿哥,这歌咱们非唱不可吗
“灿哥!快来看哎!你又成话题了。”
一大早,李灿刚走进工作室,便听林锋和韩佳音招呼起自己。
“嗯我又咋啦”
李灿凑过脑袋。
只见两人正在【动听夏国】论坛中刷帖子,便瞥了一眼。
这一瞥,便好悬没绷住。
【李灿作品的走红,是一场令人心碎的狂欢。】
“噗嗤,这是哪个文青写的酸文不是乐评人吧我作品走红,他心碎什么。”
李灿笑出声来。
“是王福生,之前你让他开麦说话的那位。”
林锋也跟着笑了。
“啊那他是应该挺心碎的。”
李灿本没打算继续看,但却听林锋笑道:“这次不太一样,你自己看。”
“啊”
李灿不明所以,便多看几眼。
还真挺意外。
王福生居然没有尬黑自己,反而夸了起来。
转移了视角,寻找到了新的赛道。
经典的去反映大环境。
【作为国音才子的他,作品过硬,审美层次极高,甚至备受国际好评,但即使是这样的人,在华语乐坛的市场上,依然要靠炒作博取关注,才敢以更加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
【人们分不清什么是好,那只能告诉他们什么是坏,似乎这才能让“好”受到关注,畸形的市场,落后的审美,向市场妥协的音乐人,掀开了流量时代的丑陋。】
【《惊鸿一面》的制作思路完全反市场,不仅是和声,就连音量的强弱,远近,都做了精细化处理,所有人都惊叹其艺术性,但想做大师,先做小丑的音乐现状,何尝不更发人深思】
【盛大的闹剧里,代表艺术与审美的太阳正在坠入深渊。】
“啧,王福生还真是个人才,这么偏僻的赛道都被他找到了。”
李灿点点头。
有点意思。
典型的公知利用信息差在这里危言耸听,疯狂映射。
仔细看一看评论。
李灿更是失笑的摇头。
【原本以为老王尬黑,现在一看,老王是真的愿意抛去成见的看待问题。】
【谁不说呢,唉,悲哀。】
【真就是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可惜,这个市场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想要发展,李灿的思路或许是对的】
看到这些评论,林锋甚至笑着问了起来。
“灿哥,那你说,你是流浪的大师,还是殿堂的小丑”
“我是流浪的小丑。”
李灿摇摇头,满脸“自愧不如”的表情。
“他才是殿堂的大师。”
点赞量确实说明认同者很多。
甚至有很多延伸思维。
但.
“视角太短浅了,普通人也就算了,如果连业内人士看不清,那只能说学艺不精。”
“《惊鸿一面》可完全不是反市场的,只是与常规思路不同,实则非常市场,这王福生眼光狭隘,被所谓审美和艺术给束缚住了。”
听闻李灿此言,林锋点点头,也同样跟着笑出声。
身为音乐才子的林锋,自然明白李灿的意思。
或许华语乐坛里,和声的运用似乎没那么重要,但那只是因为东方审美更注重旋律而已。
但这样的趋势下,和声这个赛道是不是就缺乏更多的作品
以和声为主,让人耳目一新,容易被记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市场手段呢
至于什么艺术不艺术的,更没什么可悲哀的。
音乐不只是艺术,可以有深度,但也完全可以是单纯的娱乐。
喜剧片再深刻,不搞笑也是白扯。
有时候单纯为了好笑,没什么深刻内容,但只要不是恶俗,没什么可以被抨击的。
“就他啊,懂个锤子音乐。”
李灿不屑的撇了撇嘴。
“追求审美,艺术,我的建议是别搞流行歌曲,严肃音乐大舞台等你来。”
“等不来的,别等了。”
听李灿这么说,林锋更乐了。
“又当又立的后果就是当不了,也立不了。”
总有人喜欢在娱乐音乐里找艺术,在艺术音乐里找娱乐。
这不是有病吗要深度思想和文化内涵,干嘛不去听严肃音乐
“听他吹nb呢,纯贩卖焦虑。”
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李灿根本没有任何想反驳的念头。
“只要有人,就有艺术,人对精神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类还存在,艺术就永远存在,艺术,永不落幕。”
说到这里,李灿话锋一转,看了一眼韩佳音道。
“不说这个,话说回来,锋哥,你和佳音要去综艺,做好准备了吗”
“当然。”
听到这话,林锋顿时便不困了。
“这回哥们要狠狠的出名。”
就在三天后,有一个热度非常不错的综艺。
两人需要去当个串场嘉宾,表演个节目。
各取所需,互蹭热度。
李灿若有所思的开口道。
“我突然有一个点子,能让你们更出名。”
点子
林锋浑身一抖。
顿时警惕的看向李灿。
“我警告你嗷,不要给我来乱七八糟的。”
李灿的点子,鬼知道是神是鬼。
神特别神,鬼也是真鬼,完全一副神鬼二象性。
“哪有乱七八糟的,就是玩嘛。”
李灿不在意的挥着手,打起了哈哈。
但林锋面色凝重,盯着李灿:“你先说来听听。”
“.”
旋即,李灿便将思路描述了一遍。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
似乎是对林锋的反应早有预料。
李灿不慌不忙的开口道。
“如果太较真的话,你的人设可就高到下不来了,有点争议就会被上纲上线。”
“人设别太高,只要一开始就没有房子,那就不会塌房。”
“.”
林锋沉默了。
人设很容易被粉丝脑补。
一旦林锋不作为,顺其自然,那由于林锋的外形,技能,歌曲风格,以及其科班出身,成绩优异等标签,会形成一种严肃而一丝不苟,人也非常立正的形象。
但实际上不是。
如果不早点准备,被粉丝脑补了,鬼知道“暴露本性”后会塌出什么后果。
不如自己早点把这种容易被脑补出来的人设给撅了。
毕竟关系到韩佳音。
仔细衡量得失后,林锋认为,丢点面子,没什么不行。
只不过,看乐子可以,自己搞乐子.多少还是有些放不太开。
“我就是说,灿哥”林锋眉头拧在一起,表情很有点尴尬,“这歌咱们是非唱不可吗”
“信我的,一定能火。”李灿连连点头,眼神真挚。“包的。”
“.那我信你一次!”
比方说现在,流量时代,好多人都抱怨赤石,但实际上呢
反过来看,这代表的是一种“审美进步”以及“审美意识的诞生”。
一,以前的音乐是专业的,现在音乐制作门槛降低。
二,互联网信息嘈杂。
三,观众审美需求在增加。
互联网并不是一无是处,快餐音乐,网络音乐,并不是不可取,因为在古早时期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那时候其实神曲更多,垃圾也不少,拿史里挑金的作品说话本身就不可取。
起码现在垃圾多了以后,大家赤石多了,再如何也都能品鉴出味道了,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产生更高的审美追求。
如果门槛不降低,互联网信息没这么嘈杂,对审美的追求意识根本不会如现在这般明显,那才是一潭死水,因为审美阶级在固化,阶级审美屹立不倒。
这是一个最为重大的误区。
不是华语乐坛在退步,而是观众的审美需求增加。
那些喜欢简单歌曲,抖音歌曲的,以前是不会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或者是非常年轻的小孩,他们正处在“入门”阶段,所以没必要声讨嘲讽,我觉着要多一点包容性,更友好的去慢慢提升他们的欣赏能力。
观众听多了,审美提高,整个市场会随之进步,市场选择会随之变化,所以,不存在任何“华语乐坛倒退”或者“艺术悲哀”之类的问题。
只是个人的进步速度远大于市场选择罢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