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小小亦木之

第721章风雨欲来驻地

部落回信。

预计五日后,将派遣正规部队对树洞驻地进行支援。

之所以需要五日。

一来,可以拖延到秋季五月左右,季节影响降低。

二来,飞索运输部队的能力实在有限,总不能像葫芦娃救爷爷那般一小支一小支队伍的去吧?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部落察探部队,至少需要五天,才能确保对敌有足够的信息获取。

站在个人角度来看,恨不能当天就杀光俗牛派这帮野蛮人。

可黎木现在,毕竟是一个接近五万人大部落的族长,可不能因为几人伤亡一时脑热,从而葬送更多。

排长看着回信,眉头紧锁,内心五味杂陈。

他深知部落的决策有理有据,可一想到树洞驻地此刻还在遭受俗牛派的侵扰,战友们或许正面临着危险,他就心急如焚。

排长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在部落支援到来之前,一定要守住树洞驻地。

于是,排长迅速召集了驻地的士兵,将部落的回信内容告知大家,哪怕只有二十几人。

大家虽有些失望,但都明白这是为了长远考虑。

随后,排长开始重新部署防御,加固工事,清点物资,准备与俗牛派展开一场持久战。

但在此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

那便是接纳难民。

......

距离树洞驻地不远处。

楚楚的影子已经消失,只剩下几名族人还在护送着难民。

楚楚为了保持对边境之森“影流之主”的控制,本体不能距离太远,所以护送难民也只能依靠影子。

可现在,影子终究也到了距离的极限。

不过这最后2~3公里,也不算太远了。

可偏偏就在这时,一道讯息传来,整支队伍却是停了下来。

“树洞驻地有变,暂停难民护送,就地安营。”

短短十六个字。

让饱经苦难,即将见到心中期望的难民们,又不得不再次停下脚步。

好在这批人都是楚楚精心筛选过的,倒也没有为此闹腾。

唯有杜杜,当天夜里,找到护送人员,提出了建议。

“大人,您也不用把我们当成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前面出问题了吧?”

但凡有点思考能力,都能想到。

明明目的地近在咫尺,却突然停下来。

而且,杜杜受到楚楚的“小灶”照顾,对黎木部落了解更多,早已成为了难民队伍中,协助护送人员工作的存在,或许一回到黎木部落,就将谋得一份职位。

这个年轻人,看似疯疯癫癫,实则非常清醒聪明。否则也不至于能在边境之森闹得那么大了。

可他在护送人员眼中,终究是“被保护”的那一方:“你很聪明,但我们不得不停下,服从命令是最好的选择。”

杜杜皱了皱眉,继续说道:“我明白服从命令的重要性,但现在我们停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说不定我们这批难民能为树洞驻地提供一些帮助,多一份力量总是好的。而且大家在这里干等着,物资消耗也是个问题。”

护送人员有些犹豫了,杜杜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

就在这时,队伍中一个年长的难民也站了出来:“这位大人,这孩子说得对,我们也不想一直干等着,能帮上忙的话,大家心里也踏实。”

“是啊,是啊,我们也都是精人,凭什么让别的人替我们顶着危险?”

其他难民也纷纷附和。

护送人员内心颤抖。

要知道,眼前这些精人,都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

却偏偏能有这样一份心性。

难怪能被楚楚大人选中,这些人无一不是精人中的好苗子。

可越是如此,也越让护送者心中纠结,如此好苗子,不能安全送他们回部落,那将是多大的损失?

这八十多人,放到数万人中,也许只是溅起微末水花。

可万一,万一有那么几个成就大才...

护送人员权衡了一番,还是决定原地暂停,只是将杜杜的建议传递给上级,请求部落做出指导。

......

另一边。

树洞驻地紧张的准备着。

实在是人数太少了,一切都显得非常紧张。

“踏踏踏~!”

沉重的踩踏声响彻树洞周围各个防御工事。

“排长,已经清点完毕了。隐藏仓库里,还有三门旧式的转轮连弩。或许,可以抵抗住一般的林行者冲击。”一名班长喘着粗气汇报道。

“连弩有了,箭矢呢?够不够用?三门连弩就按预定位置摆放吧。”排长一边加固着壕沟,一边吩咐道。

“箭矢够用,加上我们带来的,一场大规模战役都够了。好,我这就去安排放置。”三班长稍微调整呼吸后回答道。

“排长,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操作这些连弩。三门旧式连弩至少需要六人,可咱们现在满打满算也才二十几人,还得分出一部分去守其他防线。”一班长小跑着过来,满脸焦急地说道。

排长眉头拧成了麻花,他知道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沉吟许久,开口道:

“如果...我是说如果,非要将人员减少为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去操作呢?”

此话一出。

两名班长俱是沉默了。

老式连弩,说实话,由于结构没有简化。

填装,重调,校准,都需要专门的人手去做。

如果非要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去操作一架,先不说连射效率会下降。这种大器械的分离操作间,会产生很大的人体应力,对身体伤害极大,体质不强的很有可能出现脱臼现象。

而连弩操作手,本就需要至少半个月熟悉,虽然相比空军要求低了很多,却也是一种有门槛的。

所以,部落明确指出。

正规作战中,如操作旧式连弩,必须满足至少3人同时操作的条件。

就这样。

数秒的沉默过后,两名班长齐齐抬头说道:“可以的,大人,我们可以的!”

目光如炬,坚毅不屈。

排长看着面前两名班长认真的表情,也是忍不住鼻头微酸:“好!好!我们也要让那群老兵们看看,新兵排,绝对没有孬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