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那是一个两人组成的乐队,他们给自己取名为红色。
这么一张照片,一则新闻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可不是单纯的宣传。
这是一种试探。
试探各方态度。
有点类似于八一年中的那个论战。
一个事件抛出来,让各方讨论去。
也不见得就是非要讨论出来一个结果,但有句话说得好,真理越辩越明。
报纸上你一篇我一篇的辩驳,其争辩的主题就是摇滚是否能够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在华夏的土地上发芽生长。
或许没人能说清楚,也没谁敢下定论。
但哪怕报纸上是长篇累牍的报道。
黑红也是红啊。
沈穗将《人民日报》上的那篇报道又从头到尾看了几遍。
每一个字都仔细读了又读。
她这才打电话给单林染。
“你说那俩音乐青年是吧?看了的,照片拍的真不错。”单林染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就特别有型。
单林染虽然做的是传统的媒体工作。
但他骨子里是一个有点叛逆的人,不然也不会为了抚养初恋的孩子至今未婚了。
沈穗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那你能不能写一篇支持的稿件,我额外付你润笔费。”
“谈钱俗气啊,多少啊?”单林染养孩子也得花钱嘛。
他虽然单身父亲带娃,但也不少花钱的。
尤其是还得花钱堵他妈的嘴。
省得见天的催他结婚。
有外快还是要挣的。
沈穗笑着道:“肯定不会亏待你就是了。”
这会儿传统媒体还没那么赚钱,等到电视机普及,国内工业发展起来,那才是他们躺着赚钱的时候。
毕竟单是广告收入,就足以让一个小报社活的十分滋润。
现在,大家都是拿着工资,偶尔写个文章投稿赚点外快。
单林染觉得电话里面说不清楚,来机关小学这边跟沈穗面谈。
单林染:“我觉得这跟前几次报纸论战还不一样,这次其实国家没那么支持。”
能够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弄出这么一个议题,当然是国家默许的。
但单林染觉得,默许不见得就是支持。
“恩格斯说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但你也知道的,音乐能很好的宣泄情绪。相较于文字那种安静的力量,音乐的力量可就太澎湃了。”
比如,咱们的国歌。
顺境唱《歌唱祖国》。
逆境唱《我的祖国》。
要是到了绝境,那就要祭出国歌。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单林染忽然间想起什么,“你知道这俩音乐青年唱的什么歌吗?”
在看到这篇报道的第一时间,单林染就给在首都的老同学罗东方打了电话。
之前因为出版的事情,单林染跟罗东方争执了几句。
但他还能真杀到首都去让罗东方给他表演倒立吃屎?
嘴上损几句就得了。
反正损失最多的,是罗东方啊。
错过一本畅销书选题,他悔得肠子都青了。
不过人在首都好办事。
罗东方还真打听到了。
“好像是学习、高考、大学相关。”
沈穗眼皮一跳。
难怪会被《人民日报》选中啊。
新时代的青年还在千军万马的挤独木桥,高考是他们改变命运的不二之选。
落榜再考的并不在少数。
谁不希望能考上大学,毕业后拿着干部身份分配到一个工作,从此过上稳定的生活呢?
可现在的高校录取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