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考状元
洛星辰看了她一眼,也习惯了她这种有来有往的作风。
突然,一阵"咕噜"声打破了宁静。洛星辰的耳朵瞬间红了。
"饿了?"沈芷柔忍俊不禁。
洛星辰哼了一声,没有作答。
沈芷柔打趣道:"刚才不是和我家四妹妹夹菜夹得热火朝天吗?怎么,还没吃饱?"
洛星辰想起自己方才的幼稚行为,顿觉无地自容,作势要走。
沈芷柔连忙拉住他:"好啦好啦,不逗你了。不是要吃烤鹿肉吗?在哪呢?我还没尝过呢!"
洛星辰这才缓和了脸色,示意喜安去准备。
沈芷柔又吩咐柳青荷:"去陆府告诉静婉,问她想不想来吃烤鹿肉。"
柳青荷应声而去,心里暗喜主子和少郡王和好了。
沈芷柔转头问洛星辰:"你带的鹿够吗?别等会儿不够吃!"
洛星辰无语:"够,好几头呢。"
陆静婉很快就到了,笑眯眯地说:"这次我可要吃个痛快。"她指了指身后丫鬟提着的牛腿:"我也带了食材来。"
沈芷柔见了牛腿,眼前一亮。"我看你是怕吃不够,才带东西来的吧?"
陆静婉坦然承认:"我就是爱吃嘛。"她把牛腿往哥哥那里一放:"哥,快切牛肉烤着。"
陆承渊无奈地笑道:"你呀,也就只能使唤我了。"
很快,香气四溢的烤肉就上了桌。洛星辰见沈芷柔包扎着手还要切肉,连忙抢过刀:"你要吃哪里的,我来切。"
沈芷柔指着鹿腿:"腿上的肉应该比较好吃。"
陆静婉闻声,立马递上盘子:"少郡王,也帮我切一块。"
洛星辰瞥了她一眼,见她眼里只有烤肉,也就不计较了。陆承渊见状,暗自松了口气。
沈芷柔刚烤好一块肉,就夹给了洛星辰。三人你来我往,吃得不亦乐乎。
远处,沈立信看着亭子里其乐融融的场景,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转身准备离开,却见二弟一家犹豫不决地站在院门口。
沈立明小心翼翼地说:"长兄,我想让悦喜去给少郡王道个歉。"
"别!"沈立信立即阻止,"少郡王好不容易消气,别再节外生枝了。天寒地冻的,赶紧回屋歇着吧。"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沈立明一家面面相觑,最终只得悻悻而归。
夜幕低垂,亭子里的欢声笑语依旧不断。沈芷柔看着洛星辰津津有味地吃着烤肉,忍不住问道:"好吃吗?"
洛星辰点点头,含糊不清地说:"还行。"
沈芷柔笑着摇摇头,又给他夹了一块:"慢点吃,别噎着。"
陆静婉在一旁打趣道:"芷柔,你这是把少郡王当孩子照顾呢?"
洛星辰闻言,瞪了陆静婉一眼,却没说什么。沈芷柔笑而不语,继续专心烤肉。
夜色渐深,亭子里的火光映照着几人的脸庞,笑声不时传出,惊起几只夜鸟。远处,沈家大院里灯火通明,却显得格外寂静。
寒风凛冽,萧瑟的庭院里,洛星辰一行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沈府大门外。沈家上下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
沈芷柔轻轻呼出一口白气,转身对陆静婉说道:"静婉,鹿肉还有剩,给你装些回去吧。"
陆静婉刚要开口,陆承渊便抢先道:"沈大妹妹,多谢好意。少郡王已赐我一头,我已命人送回家中了。"
沈芷柔微微颔首,不再多言。陆承渊拉着陆静婉向沈立信夫妇告辞:"沈伯父、沈伯母,叨扰一日,我们该告辞了。"
周夫人温和地点头:"快回去吧,家中长辈定是盼着。"
目送陆家兄妹离去,沈芷柔正欲扶周夫人回屋,沈悦喜却追了上来:"大姐姐,你为何不理我的眼色?"
沈芷柔诧异地回头:"什么眼色?我没看到啊。"
"你分明是嫉妒我,不想让我给少郡王道歉。"沈悦喜撇嘴道,"你看到少郡王给我夹菜,就不高兴了。"
沈芷柔眉头微蹙,心中暗叹妹妹的不知所谓。她轻声道:"四妹妹,脑子是个好东西,说话做事前,还请带上它。"
说罢,沈芷柔扶着周夫人快步离开,留下沈悦喜一脸茫然。沈立信见状,对沈立明低声道:"二弟,随我来。"
自那日起,二房的人明显收敛了许多。沈芷柔对此暗自欣慰,却也明白家族中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消除。
腊月二十八,送礼的廖娘子从龙都归来。沈老太太迫不及待地唤来廖娘子,急切地询问沈雅柔在魏府的境况。
廖娘子欲言又止,支支吾吾半天,才道出实情:"老太太,四小姐在魏府过得并不如意。魏夫人待她不太好。"
老太太闻言,顿时老泪纵横,不住地说着对不起女儿。沈芷柔见状,心中一紧,连忙上前安慰:"祖母别太难过,如今我们家境好转,魏家定不敢再"
她话未说完,沈老太太摆摆手,哽咽道:"你不懂你四姑姑她"老人家说不下去了,只是不停地抹眼泪。
周夫人在一旁轻声劝慰:"母亲,我定会常与小姑子通信,多多关心她。"
老太太擦干眼泪,眼中闪过一丝怒意:"魏博文那个混账,当初是怎么保证的?若见到他,我非得"她说着说着,又红了眼眶。
沈芷柔见状,连忙转移话题:"祖母,您别太伤心。长兄学问好,定能考取功名。说不定还能考个状元榜眼什么的,到时咱们就能进京了。"
老太太瞪了孙女一眼:"你当你祖母是什么都不懂的乡下老太婆吗?状元榜眼哪是那么好考的?"
芷柔讪笑道:"那还有二哥四哥呢,他们可以考武状元啊。"
"练武太危险,"老太太叹气道,"我宁愿他们安安稳稳的。"
沈芷柔默默低头,不再言语。她心中暗自思忖,要改变家族命运,光靠考取功名还远远不够。可眼下,她又能做些什么呢?
老太太看着孙女吃瘪的模样,心中郁结稍解。她想起孙女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不禁感慨万千。来到长子身边后,为了不失体面,她也在努力学习礼仪规矩。上次在陆家老太爷生辰宴上,她已能与其他老太太攀谈几句了。
想到远在龙都的小女儿,老太太又是一声长叹。她暗自祈祷,希望书瑾几个能给姑姑撑腰。可转念一想,就连长子如今的前程都还未可知,更遑论孙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