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这个年代,走亲戚都不敢在亲戚家吃饭,因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你把亲戚家的饭吃了,很可能亲戚家就要饿肚子。

工作人员下乡,或者去其它厂交流,都是要自带粮票的。

他们当然没这个脸,白吃白喝姜淳于这一顿。

何况,来之前,学校也是给他们补贴的。

姜淳于和林小七都没想到,她们只是想好好地招待一下大家,竟然还要大家平摊粮票和钱。

林小七是不识人间疾苦的大少,饿了谁也饿不着他。

姜淳于的很多习惯都来自于上一辈,那个富足而强大的未来。

他们从来不知道,请朋友吃饭还要大家自己凑粮票和钱。

“不用,不用。”

姜淳于忙拒绝,“这些东西也不是我一个人准备的,还有林笙帮忙的,我都没花钱。”

是林小七掏的钱和票,买的猪肉和大骨头。羊肉是去年姜淳于去实验火炮,校长买的,她放在空间让林小七吃,还剩了些,今天都做了。

鱼是昨天小七和大院的几个小子,跑去城外冰钓钓来的。

罐头是空间的。

姜淳于确实没花钱。

没花钱?

这么多吃的没花钱?

卫红身为姜淳于的同学兼舍友,不愧是大家的嘴替,她好奇地问:“你都没花钱,那肯定是林笙花的钱,这钱票我们也该给。”

“没事的。”

姜淳于指向林小七,“林笙是搞种植的,他那不缺吃的,大家敞开吃,不用客气。”

和他们坐一个车回来,算是熟悉一点的朱铭朗问:“林笙是农学院的学生吗?”

“算是吧。”

林小七也不好说自己不是农学院的学生,“不过我现在不用上课,在外面种了些地,还养了些家禽,吃的是不用愁的。”

大家都好奇看着林笙,这个漂亮的不像话的男孩说他是种地的。

他们怎么觉得不信呢?

林小七笑着道:“你们以后放假,就和小鱼来这里,别的不敢说,吃饱吃好是没问题的。”

这一刻的林小七,在大家眼里无异于神一般的存在。

谁家好人,能保证大家吃好吃饱。

能考上军大的,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不错的,毕竟读到高中,意味着每学期要交学费,家里还要少个劳动力。

就算是这样,他们中的这些人,也没人敢说家里饭菜可以敞开吃的。

军大很多人,还是上军大后,才尝到吃饱的滋味。以前在家,能吃七八分饱都谢天谢地。

不过大家也不好脸皮太厚,还是想把钱票凑出来给林小七。

林小七也是拒绝:“不用给我,能和大家认识,在一起吃饭,就是我们的缘分,钱票就算了,我确实不缺这些。”

大家看林笙不要,又要把钱票给姜淳于。

反正他们是一起,至于姜淳于给不给林笙,他们就不管了。

“真的不用,谁要是给我,我可翻脸了。真给我,以后大家就当不认识。”

姜淳于很认真地看着大家,“我们十个人到京城来就是一家人,同气连枝,没必要玩那些虚的。我能请你们吃什么,那是我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做不到,我也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大家能说什么,什么都不说,开吃就是。

好在,大家来之前,都知道姜淳于提前来了京城,到了后姜淳于还会接他们。

所以,在南城,大家都给姜淳于准备了礼物。

都是各自从家里带的,有吃的有玩的,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是都是大家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