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抵达天津卫

“报!前方有大队骑兵正在靠近!”哨兵的声音带着几分惊慌,在寒风中传来。


原毓宗立于城外吊桥之上,微微眯起双眼。春日的风从卫河上吹来,掀起他宽大的官服,也带来了远处隐隐的马蹄声。数百精挑细选的甲士在他身后列阵,个个精神饱满、杀气腾腾。这些人都是天津两位副总兵从各部调来的精锐,每人都领了一两银子的好处费用。


“大人,这支骑兵来势汹汹啊。”身旁的亲兵低声道。


原毓宗没有答话,他的目光始终紧锁远方。一桩泼天大功正等着他们,若是能拿下朱家父子,大顺必定重重有赏。可眼下的情形,却让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马蹄声由远及近,由零星变得密集,最后如同雷鸣般震动大地。原毓宗的眉头越皱越紧,这声势远超预料。朱家父子一行,何来如此多的骑兵?


他转身看向身边的金斌和娄光先,两位副总兵脸色也不太好看。金斌的手已经按在了腰刀上,似乎在犹豫是否下令退入城中。


“别急。”原毓宗一把按住金斌的手臂,“再看看究竟。”


远处扬起阵阵尘土,铁甲骑兵如潮水般涌来,至少有两千之众。更令人心惊的是,那支骑兵队伍中还飘扬着王命旗牌和一面金龙幡。


原毓宗举起单筒望远镜,仔细辨认那面大纛。望远镜中,那面大纛随风舞动,上面的字迹渐渐清晰。


“镇守东疆的吴将军......”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是吴三桂!”


金斌闻言脸色大变:“兵备大人,这......”


“沉住气!”原毓宗咬牙道,“先看他们打算如何。”


那两千铁骑在百步开外停住,迅速变阵成了前后方阵。前阵的甲士个个身材魁梧,气势骇人。他们身着统一的铠甲,手持长矛,马上还挂着强弓劲弩。


“夷、夷丁突骑!”金斌的声音都在发抖,“这是关外的精锐骑兵!”


娄光先也变了脸色:“若真是平西伯亲率大军前来,我们这点人马怕是......”


原毓宗心中也是一片冰凉。若真是吴三桂率军而来,他们这几百人根本不够看。可若就此退入城中,万一另有隐情,岂不坏了大事?


就在众人进退维谷之际,十几骑从后方疾驰而来,领头的赫然是天津镇守总兵曹友义。


“原兵备!”曹友义策马上前,“杨巡标那边可有消息?”


原毓宗见是故人,暗暗松了口气:“一切如常,叛军主力已在青石镇附近安营。”


曹友义笑道:“好!让兄弟们都出城领赏吧,陛下需要进城歇息。”


“圣上来了?”原毓宗心中一惊,连忙追问,“可是陛下亲临?”


“正是,抚台大人正在陪着。”曹友义点头道。


“那平西伯呢?”金斌忍不住问道。


曹友义摆摆手:“吴总兵不在。远处疾驰而来的骑兵是朝廷大军,由吴三辅统领,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原毓宗等人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但想起方才的举动,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若是贸然撤退,让崇祯皇帝给跑了,那可无法跟大顺朝那边交待,没功不说还要治罪。


“赶紧准备迎驾吧。”曹友义又道,“圣驾已到城外,莫要耽误了。”


原毓宗连忙应道:“曹总镇说得是。不知城内可有妥善安置?”


“自然。”曹友义胸有成竹,“本官已经命人清理了总督府,就等圣驾入城了。”


原毓宗眼中精光一闪:“曹总镇,不如您先去禀报圣上,我和两位副将好稍作准备?”


曹友义心情大好,也没多想:“好,那本官这就去回禀。”


待曹友义远去,原毓宗转向金斌和娄光先,声音骤然变得锋利:“天助我也!此乃封爵大功。你二人速领本部出城,待城内动手之时,便一举拿下那些大汉将军!”


金斌和娄光先对视一眼,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城外的大汉将军虽然骁勇,但若是里应外合,胜算极大。更何况还有郝摇旗的三四百大顺精锐藏在城内,这番布置,当真是天衣无缝。


城外,崇祯的车驾缓缓前行。曹友义匆匆赶到,跪地禀报:“陛下,城内一切安稳,流贼骑兵尚在张家堡,离城还有数十里。”


车帘微掀,崇祯的声音传出:“平身。”


朱慈烺骑马靠近,问道:“曹总镇,天津卫兵将几何?何时可以出城领赏?”


“回太子,天津镇军和巡标共有五千五百余人。杨维翰领巡标千人去对付流贼,剩下四千五百人由臣和两位副总兵分管。”


朱慈烺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城内可有三千人?”


“正是。”


“好,让他们在城外列队,本宫要亲自发赏。”朱慈烺大声道。


“慈烺!”崇祯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经过了皇极门的动荡风波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唤儿子的名字。


朱慈烺心头一震,连忙应道:“儿臣在。”


“朕已疲惫,想先入城歇息。”


朱慈烺沉吟片刻:“那让吴提督护送父皇和母后先行。其他人在城外稍候,待安顿妥当再陆续入城。”


崇祯却摆了摆手:“不必劳动吴襄,让他护送懿安张皇后和两位公主便是。有冯元飏和曹友义护卫,朕已足够。”


“一切听父皇安排。”朱慈烺应声,随即转向曹化淳,“曹伴伴,十二监多有空缺,不如你先掌管内官等五监,魏姑姑和吴姑姑可管尚膳、尚衣二监。”


崇祯的声音里突然带了几分怒意:“那司礼、御马、尚宝、印绶四监该由何人掌管?”


“儿臣以为,可由黄大宝暂管司礼、尚宝、印绶三监,潘书晨掌御马监,待到了留都再做调整。”


“黄大宝去了司礼监,谁来伺候你?”


“有吴氏服侍便够了。”、


崇祯听得再不说话,一挥手,仪仗队便向城门开进。


金斌和娄光先已将天津镇军集结完毕,带到城门前


朱慈烺目送父皇母后入了城门,转身上了城楼,冷眼凝视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深秋的寒风吹拂着他的衣袍,思考着如何对付已经追至数十里外的李自成军队。


“殿下,天津卫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王志扬快步走来,躬身禀报。


朱慈烺微微颔首,转身下了城楼。马蹄声响,一行人缓缓来到阅兵场。


眼前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三千天津卫的将士排成整齐的队列,但每个人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有的士兵甚至连鞋子都破烂不堪,露出了沾满泥土的脚趾。


“这就是大明的精锐之师?”朱慈烺握紧了缰绳,指节发白。


身后的亲兵们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太子殿下的怒气。


“将军,这...这就是您说的精兵强将?”一个亲兵忍不住低声问道。


曹友义立即变了脸色:“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