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秦老九,你们看中哪处?”杨族长问道。
秦远霄看向宁芷薇,见她点头,便道:“我们就住东头那处吧。”
梁家选了吴家的院子,段家则住进了中间那处。租金都很便宜,远低于镇上的行情。
安顿好住处,蒋承志带着衙役们离开了。临走前,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被押走的苏家人:“本官会好好审问他们的。”
村民们也渐渐散去,只留下赵周两家的人帮忙收拾院子。宁芷薇站在院子里,看着月光下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丝暖意。
或许,这里真的能成为他们的新家。
夜风吹过,带来泥土的芬芳。远处传来几声犬吠,还有晚归的鸟儿扑棱着翅膀。这个饱经苦难的村子,似乎正在迎来新的希望。
宁芷薇跟着秦远霄走在杨族长身后,目光不由自主地打量着四周。与苏里正家那光鲜亮丽的砖瓦房相比,这里的房屋显得格外朴素。
土坯墙虽有些斑驳,却也修补得当,看得出主人家的用心。路边偶尔能看到几株野生的蒲公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贫瘠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
“这些房子都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杨族长的脚步放缓,目光中带着几分追忆,“虽说不如城里的房子气派,但住着踏实。”
宁芷薇注意到路边几个正在玩耍的孩童,见到他们经过时,都会乖巧地喊一声“族长”。这让她心里稍稍安定,至少这里的人看起来都很和善。
“这栋祖传老房子。”杨族长指着前方一处围墙较矮的院落,语气中带着几分怀念,“后来孩子们都大了要成家,这里住着拥挤,我们就搬去了雅园。”
宁芷薇悄悄拉了拉秦远霄的衣袖,两人默契地走进院内查看。推开略显陈旧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院子里正房三间,左右厢房一共四间,后院还有半亩菜地,布局紧凑却不显狭窄。院墙边种着几株葡萄,虽然现在还光秃秃的,但想必到了夏天,这里会是一片绿荫。
“这院子朝南,采光很好。”杨族长指着正房的窗户说道,“冬天晒得到太阳,夏天又不会太晒。”
秦远霄仔细查看着房屋的墙壁和门窗,时不时用手轻敲几下,似乎在测试结实程度。宁芷薇见状,也跟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正房的地面虽然有些不平,但打扫得很干净。厢房的门框上还能看到一些细微的雕刻痕迹,想必是前主人家留下的。后院的菜地虽然现在荒芜,但土质看起来不错。
“虽说房子年头久了些,但墙体结实,冬天住着暖和。”杨族长笑呵呵地介绍道,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几分真诚。
宁芷薇注意到秦远霄并未表态,心下了然。眼下能租的院子就这么几处,再挑剔也是无用。她轻轻叹了口气,想起之前在京城时住的那处宅院,心里不免有些酸涩。
“杨族长,咱们去看看另一处吧。”她轻声提议,努力压下心中的不适。
杨族长连忙唤来族人杨禄带路。这位杨禄看起来四十出头,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一路上,他热情地介绍着村里的情况。
“我们这虽然是穷乡僻壤,但地里种的菜都是自己吃的,保准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杨禄说着,还不忘指着路边的一片菜地,“您看,这就是我家的地,种的都是本地品种,好吃得很。”
第二处院子的格局与第一处相仿,只是房屋保养得更好些。院子里还有一棵老梨树,虽然现在光秃秃的,但树干粗壮,想必到了春天会开满白花。
“这院子之前住的是我三叔家。”杨禄解释道,“去年搬去镇上了,房子一直空着。”
宁芷薇走进正房,发现窗户都是新换的纸,地面也比第一处院子平整。她转头看向秦远霄,发现他正站在院子中央,目光若有所思。
“两位,这两处院子每月租金二百文,您看如何?”杨族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生怕这个价格吓到他们。
宁芷薇心中一喜,这个价格确实便宜。想到驿馆一晚就要一百文,这么大的院子一个月才二百文,实在是再划算不过。她看向秦远霄,等待他的决定。
“两处我们都租了。”秦远霄开口道,声音平静,“等看过吴家的院子再详谈。”
杨族长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连连点头。一旁的杨禄也笑得见牙不见眼,看来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吴族长闻言立刻凑上前来,主动带路前往自家院子。这一路上,宁芷薇注意到路边的房屋逐渐变得整齐,看来是进入了吴家的地界。
“我们吴家的院子可是村里最大的。”吴族长边走边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当年我爷爷在的时候,可是能同时住下三代人呢。”
果然,吴家的院子一出现在眼前,就让宁芷薇惊叹不已。正房六间,厢房各两间,后院还有整整一亩菜地。最难得的是院中还有一口水井。
“这口井是我爷爷那辈打的。”吴族长拍着井台说道,“水质好得很,冬天不会结冰,夏天还特别凉快。”
宁芷薇走到井边,探头往下看去。井水清澈见底,水面倒映着她略显疲惫的脸庞。有了这口井,日常用水就不用发愁了。
“这院子大些,月租三百文。”吴族长报出价格时,语气中带着几分忐忑,生怕把价格说高了。
“成交。”秦远霄干脆利落地应下,这让吴族长明显松了一口气。
宁芷薇心中一动,看来夫君也相中了这处院子。她又看了看院子里的布局,心里已经在盘算着该如何安排。
“我们今晚就搬进来。”秦远霄又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得到两位族长的应允后,夫妻二人立即返回山脚下的临时营地。一路上,宁芷薇的心情逐渐轻松起来。虽然这里比不上京城,但至少有了安身之所。
五哥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在五嫂的照料下已无大碍。大家得知租下了小院,都露出欣喜的神色。经过商议,段家和梁家分别租下杨家的两处院子,吴家这处最大的院子则留给了秦家。
“这样也好,大家住得近些,有什么事也好照应。”五嫂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说道,脸上的疲惫中带着一丝欣慰。
宁芷薇帮着整理东西,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丝暖意。虽然是被流放,但至少他们还能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