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越是大族,越在乎这些。
虽说大爷爷明面上是嫡长子不假,可他这个嫡长子究竟是怎么来的,族中人最是清楚,怎会允许其成为左氏的族长。
“因为他足够争气。老太君后来亲生的三个儿子,都不抵他一人出色。且他本身就是左氏血脉,虽是外室所出,可旁人并不知晓。彼时左家已经有败落之象,族中自然希望能够一个足够出色的族长来带领左氏全族。于是,尽管老太君十分反对,可他还是成为了族长。
只是,在那之后,老太君心中一直郁郁难平。她本身嫁进来的时候,并不知晓夫君在外头有外室。公婆一味安抚她,只说让她放心,她和自己的母家这才未曾因此事闹起来。结果,最后的解决办法却是将那外室子抱了回来,还要让她为此推迟有孕的时间。
甚至到最后,还要让这个外室子占着嫡长子的名头,以致到最后,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都要屈居这外室子之下。你说,她如何不怨?”
要她说,这件事的确是左家办得不地道。
那孩子当时抱回来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是府上的侍妾所生。
大不了捏造一个婢女抬为侍妾的由头便是了。
可左家却是在乎那些虚名,不愿让自己看好的继承人有一个未成婚便先有了长子的名头,所以硬生生按着老太君接受了这般安排。
而老太君的母家虽然疼惜她,却也势弱,在一番挣扎后,也接受了这番安排,甚至反过头来劝说自己女儿。
同为女人,自己自是能够理解当时她的无助。
“所以,大房最后落得那般结局,曾祖母也参与其中,是吗?”
左清晏是个聪明人,左母说到这个程度,他已经猜到了个七七八八。
左家的老太君是个难得的长寿之人。
她今年已近八旬,不光熬走了自己的公婆和夫君,连名义上的四个儿子都尽数熬走了。
如今,虽然已经腿脚不便,却也精神矍铄,左清晏来神都赶考之时,老太君还特意见了他,给他包了三千两的红封。
所以,大房在姑母死后接连遭遇的厄运,和这位如今已经不理俗世的老太君,又有多少关系呢?
左母苦笑一声。
“多的我也并不知晓了。当初左神谙死后,左家大房去了神都,回来后便神色郁然。而后,便是接连出现变故。长子肺痨、幼子跌落山崖下落不明,整房人竟是没熬过两年。那时候,我察觉到了不对,可说到底,是四房得利,我又管那么多做什么了?
这种事,知道得越多便越不安稳。
只是……”
犹豫了一下,左母还是继续低声道。
“你祖父当时曾和神都内书信往来密切。那些信,便是递往成阳伯府的。当时,左神谙已死,成阳伯府也换了当家人。你说,这书信是和谁往来的呢?不过这书信往来只持续了两年光景,后来你祖父承继了家主一位,便也再没了动静。”
左母那时候只是个孙媳,许多事不敢问也不敢管。
但这,不代表她什么都不知道。
听完母亲的话,左清晏思量了片刻。
说到底,这姻亲明面上是崔左两家,可真论起来,是崔家大房和左家大房这两房人。
那左家四房和崔家二房,又能因为什么事往来这么密切呢?
左清晏心中有了猜测。
“母亲,您觉得,崔令仪做您的儿媳如何?”沉默片刻后,左清晏突然抬头望向左夫人。
这话,也问得左夫人一懵。
“什么?”
这……
成阳伯府如何肯?
可左清晏心中,却依然有了主意。
左清晏这个名字再出现在崔令窈面前时,已经是快半个月后的事了。
这半个月来,她一直在忙杭婉如的事。
杭婉如刚刚病愈没多久。
平昌侯府还没来得及为自家小姐的“痊愈”而开心,紧接着,杭婉如便又出事了。
因着好不容易痊愈,平昌侯夫人特意带着杭婉如前去城郊祈福。
结果,杭婉如却是被十方观的奉真真人直接当面判言,这场病改了杭婉如的命数。如今,她乃是不能早婚的命格。
若是在双十年华之前强行成亲,那不过会妨碍自身寿数,更会有损夫家福运。
甚至于,克夫家的子嗣!
这消息原本不该流传出来的,可偏偏那日是十方观每月大礼的日子,不少权贵人家都会去祈福。
这消息,便被好几位恰好路过的贵妇人听到了。
嚯!
原本几人想悄声离开,可偏偏身后不知哪家婢女动作如此不谨慎,将手中的团扇掉落在了地上,发出的惊呼声,让在园内的平昌侯夫人等几人同时转头望过来。
完了!
在见到那几位不速之客时,平昌侯夫人的眼神中划过一丝绝望。
为什么偏偏是她们几个!
这几个,可都是属意信王侧妃之位的几家。
她们知晓自家家世不够,不敢肖想正妃之位,可铆足了劲儿冲着侧妃之位使力。
虽说明面上各家不会表现得太明显,可从她们迟迟不给自家女儿定亲便能猜出,她们所图甚大。
如今,竟是让她们听到了关于婉如的命格判词。
那太后还如何肯让婉如入信王府?!
平昌侯夫人绝望之时,却未曾注意到,站在她身后的杭婉如,面色平静,半点儿惊慌也无。
因为,这本就是她期盼已久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