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应龙级战舰
对于林宇来说,成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周期,也就是多久能制造一座星穹大陆。
这才是联邦舰队是否会大面积使用该技术的关键。
“是这样的,星穹大陆的建造是通过模块化进行的,每一个模块大小为1万x1万公里,即1亿平方公里的大小。”
“并且,按照计划,我们会同时生产1789种虽然大小相同,但功能以及地貌却完全不同的模块。”
“随后,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根据使用不同模块,以及不同的拼搭方式,最终形成完全不同的星穹大陆。”
“大小方面,最小你可以只使用一个模块,即可一亿平方公里。”
“而最大...”
“理论上,你要多大都行,这方面并没有限制。”
“所以,前三年,我们连一座星穹大陆都做不出来,但三年之后,当我们批量将1789种大陆模块,都分别制造出了一定数量后。”
“剩下的,就只是一个设计,以及拼装的问题,最多再加上一些后期额外建设了。”
闻言,林宇点了点头。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你不是搞什么特殊的定制,那么便能通过量产型的预设模块,进行快速设计与搭建。
而1万x1万的大小,也完全符合大型星门的通行限制,能快速将其输送至目标位置,并完成搭建。
最关键的是,地点没有任何限制。
甚至可以搭建在恒星系统之外,使之更为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好,稍后我会让人与你那边接洽,根据联邦舰队这边的需求,专门设计一些不同的军事模块,然后便立刻安排量产。”
“没问题!”
林韵点了点头。
------
联邦370年。
自玉夫座星系群的锡安星系被联邦拿下去,联邦经过半年建设之后,便发起玉夫座战役的最终阶段。
仅仅三年时间,便先后拿下了三个星系,使联邦目前在玉夫座星系群内,控制的星系达到了5个。
平均,每年拿下一个。
不过,由于乔治采用的是自小到大的攻击顺序,所以才能效率这么高。
而今后进攻那些大型星系时,肯定是没这么快的。
同时,说是拿下也有些不正确,应该说是击溃了这三个星系内的五级文明舰队,并进入扫荡阶段。
按照联邦的战术,攻击一个星系的第一步,是由联邦舰队进入该星系,趁对方没有反应过来时,快速部署天幕的节点装置。
然后将之启动。
将整个星系除一小部分外,其99%的区域都包裹在天幕之内。
接下来,联邦会在未包裹其中的那片区域内,搭建星门,让生意帝国的舰队送至这里,最后再通过超空间引擎进入天幕之内。
随后,在帝国数千万战舰,以及联邦上百万战舰的联合打击下。
彻底摧毁该星系内的五级文明舰队。
而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由帝国舰队负责针对五级文明疆域的初步清理,确保消灭对方绝大部分的星际工业。
最后,由第二代联合战舰组成的,全新附属文明舰队开始进驻该星系,接替帝国舰队的工作,开始处理后续的全面扫荡工作。
其余星系内的其他文明。
要么臣服,然后等待联邦安排潜力考核。
要么就是在第一波清理中,被一同处理掉。
整个战争,此刻都按照联邦的规划,顺利进行着。
同一时间。
锡安星系内,第一座星穹大陆的拼装,也到了最后阶段。
这是一个由5000个模块组成的星穹大陆,待拼装完毕之后,其总面积将会达到惊人的5000亿平方公里。
同时,该星穹大陆采用了大量军事定制模块。
可同时停靠180万艘战舰。
甚至还有着随时可以开启,且覆盖整片星穹大陆的光秒级空间护盾,甚至是一个独立天幕系统。
还不仅仅是如此。
5000个模块中,有300个战斗,遍布于大陆各处。
这些模块内携带了无数的空间武器。
如果单论火力的话,一座星空大陆的火力甚至相当于...
三支联邦的鲲鹏级C型战斗集群。
同时,遍布整个大陆的光传送网络,也让通行极为便利。
比如,当舰队需要紧急召集休假中的士兵归队,那么便能通过最新的接力式光传送技术,在最多一分钟的时间内,就能让身处大陆任意位置上的舰员,回到自己战舰的岗位上。
效率简直逆天。
不过,如今乔治的关注点,并不在这座即将完工的星穹大陆上,而是...
在一支刚抵达锡安的舰队上。
这是一支并不隶属任何舰队集群的舰队,其正式番号为第107实验舰队。
之所以称之为实验舰队,那是因为...
这支舰队并非由鲲鹏级战舰组成,而是应龙级战舰。
这是一种完全脱胎于常规设计的战舰,因为...
应龙级战舰的长度,就只有9米,甚至还不如那些二三级文明的太空战机大。
这就很离谱。
但更离谱的是,当那些应龙级战舰停靠太空港,舰员从上面走下来时。
港口所有人都懵逼了。
因为...
从这些战舰上走下来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认知。
一艘长度9米的小船,然后走下来了近百人,这你敢信?
至少,港口内不少人都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眼睛来。
不过,也有不少人恍然大悟。
毕竟,空间膨胀技术在联邦,早就已经广泛应用了,所以这些战舰虽然看起来小,但内部...
应该不会比鲲鹏级来得小。
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虽然视觉上,应龙级战舰确实只有9米长,但每一艘装备的空间舰炮数量,却超过了百门。
足足是鲲鹏级的四倍之多。
并且,应用级除了空间护盾之外,还用上了空间断层屏障。
这也算是将天幕系统改良之后,搬运到了战舰上。
不过,与天幕系统不同的是,安装在战舰上的天幕屏障,就只能展开一个面,而并非是将战舰整个包裹。
毕竟,想要包裹住一个空间,就需要根据当前所处空间,进行大量计算。
而战争中,根本不会给你这个计算时间。
所以,在反复妥协之后,科学部最终还是将其做成了单面的防御屏障。
至于要如何来使用,这就看指挥官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