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1章

但现在,他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跟着观狮山书院走。

“这个我知道,我听说这个戏剧院,书店,印刷作坊,都是一系列的产业。”

杜荷虽然看李想不顺眼,但在赚钱这件事上,他还是很佩服的。

“是啊,李想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他回来之后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大家都看得很紧。”

……

燕王府,李想正在和几名谋士开会。

“王爷,草原上的问题,是我们中原千年来最大的问题。依我看,只能用强了。”

秦安然出声道。

“秦皇汉武和胡人的战争,持续了多少年了?这些胡人就像是野草一般杀不完,一批接一批的冒出来。依我之见,还不如按照殿下之前所说的,在草原上温水煮青蛙,让胡人慢慢的用汉语说话,在定襄一带,这方面做得不错。”

在许敬宗看来,定襄的一举一动,都是自家主子在背后做的。

从这一点上,他就能看出,李想更倾向于用怀柔的方式,来解决草原上的问题。

许敬宗想通了这一点,也就同意了这个观点。

“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草原的问题,就必须双管齐下。”

上官仪的提议,相对来说,算是比较折中的办法。

“要我说,干脆一个个的往江南道去,愿意去的,享受突厥人的待遇。而那些不愿意去的人,正好给了定襄捕奴队一个新的方向,用来抓捕奴隶。南方正在大力推广南洋水稻,需要大量的奴隶。”

刘谨跟随李想游历了大半个大唐,发现移民政策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所以,他决定支持更多的移民。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胡人又怎么可能会有机会侵入大唐?

“这倒也是。不过,也不能就这么放过他们。捕鱼队不是雇佣了很多倭人去挖矿了?先挑两千人回登州,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放到大草原上做几年马匪就可以了。”

“告诉他们,只要完成这次的任务,大唐将会赐予他们百亩良田,成为大唐子民,所有掠夺来的财富,全部归他们所有。”

李世民是绝对不会同意把大唐的军队送到草原上去打秋风的。

但如果是石见银山的矿工,那就好办多了。

“昨日本王面见父皇之时,已经建议修建定襄至敦煌、定襄至朔州之间的水泥路,让黄河以北真正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定襄商会联合定襄各商行,将盐、茶的价格提高三成,争取在明年之前,将价格提高一倍。所有投靠大唐的部族,全部迁往江南……”

李想将自己在草原上的一些想法,分享给了众人。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把这片草原变成塞外江南,让大唐的子民安居乐业,这样的话,才能更安全。

这一天,观狮山学院医学院的学生们,接到了一项特殊的工作。

“林大夫,我从来没听说过,柳树的树皮还能用来入药,咱们这一大群人,把柳树的皮剥下来,总觉得怪怪的。”

林秋是观狮山学院医学院的老师,昨天李想和他聊了几句,说要教他们炼制一种叫做“仙药”的东西。

“彭宇,你能不能猜到燕王的仙药配方?虽然从来没有大夫用过柳树皮,但是,谁知道有没有别的用处?”

彭宇虽然没有拜入林秋门下,但却是林秋亲自教导出来的学生,而且,在外科方面,他也算得上是一名颇有天赋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