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解决物资运输问题

苏文只是听了这个建议便当场点头道:

“这个提议不错,可以短时间内解决雷达使用的问题,至于说雷达的维护,相信那边同样能逐渐摸索出来。”

只是稍作停顿,苏文接着道:

“我这里还需要从陕北突进到j东半岛,各个地域的详细地图,当然时间线要1936年前后的。”

“这个简单!”关国维几乎是毫不犹豫道:

“我们即刻帮你联系档案馆订制地图,保证帮你把沿途的地理情况标注清楚,并且会做成塑料材质,防污防水!”

至于后勤补给的筹备,苏文其实一点也不担心。

背靠强大的祖国,不管军用物资还是民用物资,都很好解决。

唯一难的地方就是这些东西的运输。

从陕北一直到j东半岛,整个路途全是敌占区。

甚至是抵达那边之后,还会面临至少三面应敌的准备。

武器装备再先进,要是没有充足的后勤补给,一切都是徒劳。

所以很多军事专家都说,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就比如s2时期,鬼子单兵战斗力再怎么强悍,

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拿着烧火棍,就能打败天天吃牛肉喝可乐,拿着加兰德的美利坚大兵。

想到这些的苏文,不免有些担忧道:

“不瞒各位领导,目前那边最大的短板就是后勤补给的运输。”

“按照计划,突进j东半岛,至少得有3个集团军,也就是9万人左右的兵力,才能应对当地相对复杂的局势。”

“粮食方面其实比较好解决,那边目前手里不缺钱,可以就地征集粮食。”

“唯一担心的就是武器装备和弹药,尤其是弹药补充,光是3支山猫合成旅弹药的消耗,都将是巨大的。”

关国维默默的点点头,其余人同样陷入了沉思当中。

而作为装备口代表的他,稍作沉吟,便道:

“是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之前,肯定得考虑运输问题。”

“各位,有没有好的办法,快速机动的输送物资补给,大家集思广益,都可以提出来。”

话音刚落,偌大的会议室,立马就议论起来。

有的建议单独成立运输大队,采用重型卡车进行运输,并在运输线关键位置进行驻防。

不过这个提议当场被否决。

毕竟如此一来不但耗费巨大,而且就地驻防需要的兵员众多。

而目前那边红军满打满算,加上后勤人员,也才不到20万。

要是转战千里进行驻防,就算再多的人也不够用。

还有人提出直接把沿途全部占领,让当地直接成为红区。

再发动当地的民兵和老百姓,共同守护物资运输线。

不过这个提议还是很快被否决,先不提彻底拿下这些东西需要多长时间。

如此大的动作,必将引起周边注意。

尤其是得顾及到国府的反应,保不齐对方的战略重点就会重新回到红军身上。

也不是红军怕了国军,只是不想便宜了鬼子。

因此,以借道为由突进胶东半岛,这样才能不让国府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

毕竟红军只要j东半岛的话,国府在心里边还是能接受的。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让红军直面东北的鬼子。

估计以国府智囊团的脑瓜子,一定会建议某人听之任之。

最好是让红军和鬼子打得血流成河,他们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血流成河是肯定的,流的只会是鬼子的血!

并且我党打下一个地方,就必须开展土地革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而土地革命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这个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好几年。

但红军的计划是10天突入j东半岛,因此这个计划直接被众人判定为馊主意。

还说那位大校提的建议,简直比馊稀饭还馊。

气得那人脸红脖子粗,还不敢还嘴…

十几分钟后,一位坐在角落里,身穿空军常服,

长相白净清秀,肩扛上校军衔的30几岁军人举手道:

“苏文同志你好,我叫余昊然,是空军总部装备口的,我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即使余昊然和在场的众人相比,军衔最低,但因为是军委直属空军部的代表。

大伙还是立刻噤声,纷纷看向对方。

跟他见过几次面的关国维,立刻面带笑容道:

“呵呵,别客气余处长,能来这里的都是自家人,有什么好的提议,尽管说。”

苏文同样看着对方,客气道:“是啊余处长,你岁数比我大,叫我小苏就成。”

余昊然有些感动,要知道在这里不仅是军衔自己最低,而且就连职位也是最低。

仅仅是个副处长而已。

而关国维叫自己余处长,这明显就是想抬高自己的意思。

既然如此,他也不扭捏:

“关于后勤运输的问题,咱们为何不考虑空中运输,甚至是空投的方式解决?”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立刻陷入了沉思。

要说到最有效、最快速的物资运输方式,有什么比得上空运?

很快想通个中关节的张少成,有些激动的率先道:

“对啊!陕北距离j东半岛的直线距离,最远不过1000公里。”

“运输机3个多小时就能一个来回。”

关国维同样是有些醍醐灌顶的意味:

“没错!之前小苏不是送过去一架运-8吗?这可是航程3700多公里的运输机,一次性送20吨物资不费劲。”

“而且不管是国军的飞机,还是鬼子的飞机,无论航速还是升限,都无法赶上运-8。”

“所以空运或者空投,的确是比较理想的运输方案。”

见自己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余昊然接着道:

“目前那边已知的空中运输力量,还是太过于单薄,一架运-8根本不足以支撑9万余名士兵的后勤运输保障。”

“按照参谋部的推演,至少需要6架以上的运-8,每星期运输一次物资。”

“要是遇上战况激烈的时候,则至少需要10架,每天运输一次物资。”

“目前,空军能够调配到的运-8数量是16架,请问小苏,你大概需要多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