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断亲!宋裕自责

“大哥,我们也是为了你好。”

楚王和齐王见宋裕这副模样,说话的声音都低了许多。

“若惜灵遇到这种情况,老三,你也会如你所说,主动把惜灵送到大理寺的牢房里等待查清真相吗?”

楚王闻言噎了噎,底气不足的开口,“那是自然。”

“老四,若是今日出事的是惜瑶呢?”

齐王也跟着开口,“大哥,那我也会把惜瑶送去的。”

“当你们两个的女儿,真是上辈子作恶多端,所以这辈子才倒了血霉。”宋裕嗤笑出声,“可惜了,老四,你这老丈人大理寺卿的位置怕是要坐到头了。”

“大哥,我们......”楚王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宋裕举起的拳头吓得闭上了嘴。

“本王再说最后一次。”

宋裕的声音冷冽,震在楚王和齐王的心里。

“阿欢是本王的女儿,同本王荣辱与共,若是这一次有人想要算计阿欢的性命,就必须从本王的身上踩过去。”

“还有,牢房里阴冷潮湿,更何况阿欢一个姑娘家一旦进了牢房,就算最终无罪释放,名声上的损失谁来补偿?”

“莫要说你们不懂,从今日起,本王只当同你二人没有任何关系。”

宋裕铮铮言语几乎是正式宣告了秦王府同楚、齐两个王爷的关系破裂。

“日后若无必要,不必再多来往。”

“送客。”

楚王和齐王压根就没有料到宋裕的反应会如此之大,一下子就没了主意。

“三哥,你说这......这可如何是好?”

齐王临进宫之际,还一脸忧愁的开口问道。

“大哥真是被宋时欢给迷了心智。”楚王也来了气,“既然大哥宁愿为了宋时欢不要我们这两个弟弟,我们也只当没有这个大哥。”

“你先进宫看看情况,我去东宫一趟。”

两人分道扬镳,楚王急匆匆的来了东宫。

......

东宫。

“怎么样?二哥还是不见好吗?”

楚王看着还躺在病床上咿咿呀呀的太子,眼神晦涩。

若是这个时候太子健康无虞就好了。

申桦儿闻言叹了口气,“已经寻了许多杏林高手了,可惜都说殿下的身子不是一朝一夕能恢复的了的。”

“那还真是可惜了。”

楚王看了眼申桦儿,还有屋子里的宋言峥几人,“如今外面的形势你们也都知道,大哥被宋时欢迷惑,硬要保下宋时欢,可父皇又被气晕,能主持大局的,唯有二哥了。”

太子既是储君又是宋时欢的生父,同样可以下太子令。

“三弟不要着急,我们再多找几个大夫试试。”

楚王走后,屋子里安静极了。

“你手里不是有药丸吗?”宋惜颜迫不及待的开口,“这么多大夫都来看过了,父王大抵是好不了了,既如此,不如用父王的威力来除掉宋时欢,这样父王的心愿也能了了。”

这次彻底除掉宋时欢的机会太难得,还有福星之事,总让她心里慌乱,担心出什么岔子。

申桦儿闻言把视线投向宋言峥。

只见宋言峥顿了顿,缓缓开口,“那枚药丸,真的能确保父王恢复几日的精力吗?”

他已经侍奉了父王这么久,可父王还不见好转。

他有些没耐心了。

听到宋言峥问出这句话,申桦儿嘴角勾了起来。

“自然是能的。”

......

同一时间,秦王府。

“王爷,还没有那女孩的消息。”

听到沈清平的话,宋裕无力的垂下了脑袋:

“你是不是也觉得本王很没用?”

“王爷......”

宋裕摆了摆手,这几日他日思夜想,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当时本王图一时痛快,在布施的粥里加了肉糜,太过招摇导致自己深陷肉粥风波,连累阿欢,替本王辛苦筹谋找出真相。”

宋裕嗤笑出声,“如今身陷囹圄的成了阿欢,可本王没办法像阿欢之前那般,枉本王多活了这么多年。”

找了这几日还找不到。

宋裕着急了。

“王爷已经变了许多了。”

沈清平发自内心的说着。

一个随心所欲,连书都不愿意看一眼的纨绔王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变模样,已经实属不易。

“不够,远远不够。”

宋裕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这件事情本王有两错。”

“一错在没有提前在京城里安插眼线,没能阻止阿欢画像的传播。”

“二错在没有及时发展自己的羽翼,导致如今朝中能为本王所驱使的势力太少。”

宋裕说话的声音沉闷,他知晓秦王府圣眷极浓,可他忽略了花团锦簇之下的危机重重。

他错的离谱。

沈清平闻言张了张嘴,却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

“继续找。”宋裕站了起来,“这一次本王算是彻底看明白了,东宫、楚王府和齐王府没有一个好东西,要想保阿欢一世顺遂,那把龙椅,该由本王来坐。”

他宋裕从今日起,既要争又要抢。

沈清平眼神骤缩。

不想让宋翎顺利坐上龙椅,和王爷自己想坐上龙椅,这两句话可是截然不同的意思。

就在宋裕前脚刚踏出屋门时,六喜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王爷,郡主请您过去一趟。”

......

另一边。

宋时欢盯着眼前疯疯癫癫的女人,眼神微动。

“邱夫人,崔潜说我是他的帮凶,如今满京城都在声讨我。”宋时欢缓缓开口,“可您知道我并不是,对吗?”

唤的不是崔夫人,而是邱夫人。

宋时欢清楚的看到邱氏的目光变得闪躲。

这几日她把大半的心思都放在了邱氏身上。

邱氏也从一开始的不许宋时欢靠近,到了现在可以安安静静的任由宋时欢坐在身边。

见邱氏不语,宋时欢拿出了一幅画像,“您知道这个女孩的信息吗?”

宋裕踏进屋内,正好邱氏的声音响起:

“这个女孩性子乖巧,口音是京城滦县的。”

声音还带着几分沙哑,但逻辑清晰,丝毫没有疯癫之意。

宋时欢心里的大石猛的落地,“多谢夫人。”

滦县,是京城极偏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