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实习也算工龄二月树
第135章 戏弄
衙役是自己人,赵光问的也详细,衙役把自己经历的一字不差的说了,贾川让他说的也没有任何遗漏。
赵光听明白了,他知道小庙中死的那四个人必定是因为点啥,且小庙中有让人惦记的东西,今日是正旦,那些人以为衙门不会有人去,便在今日去了小庙……
这是功劳啊!若庙中之物很重要,便是天大的功劳!显然,很重要,不然那个锦衣卫怎会如此着急,甚至有些惊慌。
宋县丞怎么说的来着?
赵光又问了一遍衙役,衙役学着贾川的口气说:“若是将小庙的事办好,之前的事我既往不咎,且功劳少不了。”
赵光登时眼睛放光:“速速将能在半个时辰内找到的衙役全部找来,就说这个月加钱,赵忠!你速去后宅将能带的吃食全部带上,你估摸一下……要够二三十人吃两日的,若是不够,半个时辰内买来装车!”
赵光那么多年的的县领导不是白干的,他快速安排完所有事后,急急回到后宅更衣,他需要多穿些。
很快,一切都准备妥当,那衙役见县尊也要跟着,便讨好的上前说:“县尊何必亲往,那地方冷的很,有事交代给小的就是了。”
赵光哼了一声说:“他说既往不咎,还说有功劳,我就信了?这事儿只要我也在,等京中来人之后,他便不能独揽功劳,想用过之后再不认账,门都没有!”
衙役听懂了,县尊是怕县丞不兑现承诺,这俩人斗了可有些日子了,谁赢谁输……现下看应是县尊输,县丞与那锦衣卫看着可是相当熟络。
衙役听罢赵光的话规规矩矩的退了下来,赵光上了他那驾马车。
二十多名衙役听说加钱都来了,这时候围着知情的衙役问东问西,县衙现有的驴和马都用上了也不够,赵光便命他们一部分人骑驴,一部分人步行,半路上换一换。
如此一来,待马车和骑马的人到了村中,天色已暗。
赵光的这个速度,贾川还是很满意的,他收到消息拉着老郑头快步下了山,山下里长指挥村民正在搬运那车吃食,里长安排放到离着小庙近的农户家中,在这里做得后的吃食,送到山上可能还是热乎的。
赵光见宋县丞亲自迎到山下,很是欣慰,觉着这是宋声在给他台阶下,他在来的路上还在心疼今日送出去的那些首饰和绸缎,早知有这么一出,何必忍痛割肉一般的送出去那些东西,尤其是赶去京城送礼的,更是白白没了那么多银子。
这一路上赵光的心情可说是五味杂陈,到了山下一下车被冷风吹了几个来回之后,心情更糟,他觉着自己一把年纪了,若非……
这时贾川来了。
赵光顿时觉着心里暖呵呵的,之前他怎就没发现宋县丞长得很是英俊呢?
“劳烦县尊将车中可取暖的物件交给我,山上有两名女子,呃,不瞒县尊,若是有人来犯,全指望她们俩了,所以别人可轮番下山休息,她俩不能下,而山上只靠火堆难抵寒风。”
赵光张着嘴想问‘给她们了,我用啥?’
可贾川并非与赵光商量,直接让老郑头上车自己拿了了。
赵光抬手想阻拦,被贾川拉住,说:“眼下形势严峻,一会儿需要众衙役排个班,十人一岗吧,就在山下举着火把巡逻便可,整出点动静来,声势要做足,若是能让那伙人知道怕了而不敢来是最好的,但山顶十分危险,那些人功夫都不差,今日打了一架,哎呀,若非我身边的人本事了得,县尊现下见到的便是我的尸骨了。”
赵光非三岁小儿,怎会轻易相信,便说要上去看看,贾川劝了又劝,上面风大,寒冷,渗人……贾川越劝,赵光越要上去。
老郑头这时抱着一个汤婆子,拎着一个温热的小炉子,身上披着两件盖腿的锦被下了车,他听着二人的对话,忍不住摇头,贾川明显在算计赵光,可赵光若是不配合,贾川也算计不成啊。
老郑头知道高云天和陈默之前那一趟回京后,未能给贾川找到出气的路,贾川还因此郁闷了半日,是贾川的功劳无用?还是锦衣卫管不了吏部的事?
莫说是贾川,老郑头也很气恼赵光,只不过一辈子忍气吞声遭白眼的都过来了,老郑头很容易便自洽了,他主要也是替贾川委屈。
当官的不都是相互帮忙吗?贾川认识的可都是大官,怎就没人帮他呢?
没人帮,贾川只能自己出手了。
……
赵光着急上山一探究竟,他现下还不是完全的相信贾川所言,白天是不是真的有人来?来人是不是真的冲着庙中的什么来的?是不是真的身手了得?庙中究竟有何物竟是能引那些人如此劳心费力的?
这些事情他必须亲眼见见,不然等京中来人,一问三不知,莫说是功劳,宋县丞稍微添油加醋的说点什么,他便是张了十张嘴也说不清,尤其是这座庙可是在这村中上百年了,一直安安静静的,怎的在他任上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至于宋县丞那些承诺,赵光在心里‘呸’了一声,他又不是毛头小子,好歹为官几十年了,还看不懂这是缓兵之计?要想让宋县丞对自己无可奈何,只能让自己参与到这次的案件中来,介时他与宋县丞只能穿一条裤子,才是真正的过了这一关。
贾川帮老郑头拎着小炉,赵光带着几名衙役一同上了山。
进了小庙,贾川将小炉交给顺子,带着赵光先去看了看庵房内伤重的三名道士。
衙役举着火把,赵光蹲下身子还问了问,三人都是闭口不言。
赵光起身说:“理应将他们送到县衙看管,待伤势好些了便可用刑审问。”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想到他们的人有可能会再来,能用的衙役也需被调来此处,若是将这三人送去县衙,县衙空虚,只凭狱卒……那伙人人数可不少。”
“先放这儿吧!”赵光说罢转身出了庵房:“你带我去看看这庙中到底是何物竟是惹来这般大的麻烦。”
“县尊先别急,庙外有个好东西。”
贾川说罢,接过衙役火把,带着赵光出了庙门,还转头用眼神制止了跟来的衙役,若是放在之前,贾川这个眼神只会被衙役无视,可现下他们知道县衙里谁才是真的老大,自是乖乖的停下了脚步,留在了庙内,董圆圆却是大步跟了出来。
赵光以为贾川口中的庙外指的是庙门口,他出来便四处观瞧。
贾川举着火把前面带路,说:“县尊确实需要看一下,要不然京中来人问起,县尊不知实情,难免惹些麻烦。”
赵光心中冷哼,待见到拐弯了,才想起来回头看了一下,只见一个胖丫头在后面,他惊愕的问:“人呢?”
贾川忙说:“还是不要那么多人看到的好,大过年的。”
赵光不太明白贾川的意思,还以为真是什么好东西,看到的人多,嘴自然便会杂,便也就没再说什么继续前行。
又拐了一个弯,赵光顺着贾川走的方向向前望去,隐隐约约中看到前方雪地上有一物,又走了数步,贾川临近了便站住不动了,说:“县尊可上前看仔细,莫觉着我诓骗了你。”
此时赵光已看出来是具尸体,他不敢往前走,站在原处问:“你,你,他是谁?”
“我说是谁,县尊便信了?万一京中人问起,县尊照我说的说了,实则实情并非如此,到那时县尊再说是我说的,恐怕是没用了,我只需一句话:尸体便摆在这,县尊怎就不知来看看?是怕冷吗?县尊官威好大啊。”
赵光感觉自己被架在那里了,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就是一具死尸,县尊平时断案总会见过,有什么……”
“你早便想好了算计我!之前让衙役捎话,不过是为了那些衙役,你知道你找不来……”
贾川摆了摆手说:“我说了只要衙役安排到位,之前的事我既往不咎,没毛病啊,现在说的是眼下这个案子,我不让你上来,你不听偏要上来亲眼看看,是我算计你还是你怕我算计?上来了,你倒是看呀!”
“你可敢仔细说说那尸体,因何而死?”
“被锦衣卫的人一铁尺拍死的,看装束是个道士,且现下道袍是敞开的。”
“为何敞开?”
贾川耸了耸肩说:“你自己看呀,我长篇大论的说了案情,你又不信,我何苦费劲?”
一阵冷风路过,赵光忍不住一激灵。
“你不看是吧,那咱们回吧。”
贾川说罢举着火把往回走,赵光赶紧拦住,说:“你与我一同过去。”
贾川顺势将火把塞到赵光手中,说:“我没工夫,你爱看不看!”
“那我回去叫衙役陪我过来。”
“你随便,提醒你一句,这人是锦衣卫打死的,临走时他还嘱咐莫要乱动,若是他们回来发现何处不对,你自己解释。”
董圆圆一直跟在贾川身后不远不近的地方,此时突然喊了一句:“高大哥打死他之后说放这别动,我们都没敢动。”
赵光气急,举着火把停下脚步怒斥道:“若是你不在身边我过去了,待锦衣卫回来……他们与你关系好,你诓骗他们说我动了……”
“你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我想收拾你,需要这么费劲吗?你要么扭头回去,待京中来人问起案情,你就实话实说,光想着一家子团圆了,没把这山上的案子当回事,要么你就向前走两步……这地方这么冷,你到底看不看?”
“看!你陪我过去。”
“走!”
赵光太过紧张,以至于忘了火把在自己手中,待走到尸体近处,他下意识的将火把探到尸体近前头部的位置,刚看清那个被高云天铁尺拍碎的脑袋,黑红透白的背景下一张惨白扭曲的头颅……贾川突然惊叫了一声,赵光直接扔掉火把,连滚带爬的退了好几米远,连不远处的董圆圆都吓了一激灵。
火把躺在雪地上,慢慢的收了火焰,周围陷入一片漆黑。
贾川埋怨道:“你怎将火把扔了?”
“你,你叫什么!”
贾川走向赵光用渗人的声音说:“我刚好像看他动了一下。”
赵光还坐在雪地上,屁股已然是湿了,湿了哪里已经不重要了。
……
赵光被贾川搀扶着朝庙门走去,董圆圆嫌他有味不肯上前,贾川只能亲力亲为,边走边劝:“别满脑子都是别人算计你,你看了这么多了,我可有一句是诓骗你的?这么大岁数了,又是惊又是吓还这么冷,你这身体扛的住吗?京中来人至少也得是后日,你说你大晚上的来干啥?”
最后这句倒是给赵光提了个醒,他马上反应过来时自己操之过急了,应该明日白天再来,若是这样……
“当然,你今晚能来,我很欣慰,你放心,我一定会跟京中来的人说事发当晚,县尊便来过了,你年纪大,我年轻,理应待在这里。”
赵光这时已然是没有心思再去分辨宋县丞是好意还是恶意,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家,钻进暖暖的被窝,再喝上一大碗姜汤。
……
送走了赵光,贾川长舒一口气,不添乱也是一种贡献,他甚至有点同情赵光,碰见了他又是破财又是染病的。
真就没有一处的知县是值得他这个皇上身边红人提携一下的?贾川摇头。
知县回去了,里长也松了一口气,山下衙役在赵光临走前已经排好了班,轮休的人被里长安排在不同的农户家中,半夜起来换岗,若是知县不走,还得给他腾地方找人伺候着……
都安排妥当了,里长和跟他一起入狱的四名村民来到小庙,五人都穿得很是厚重,应是将能穿的都套上了,贾川知道这几人是打算在庙中作陪,淳朴的人想表达感激总是会身体力行,恨不得倾其所有,让你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执着,不容推却。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赵光听明白了,他知道小庙中死的那四个人必定是因为点啥,且小庙中有让人惦记的东西,今日是正旦,那些人以为衙门不会有人去,便在今日去了小庙……
这是功劳啊!若庙中之物很重要,便是天大的功劳!显然,很重要,不然那个锦衣卫怎会如此着急,甚至有些惊慌。
宋县丞怎么说的来着?
赵光又问了一遍衙役,衙役学着贾川的口气说:“若是将小庙的事办好,之前的事我既往不咎,且功劳少不了。”
赵光登时眼睛放光:“速速将能在半个时辰内找到的衙役全部找来,就说这个月加钱,赵忠!你速去后宅将能带的吃食全部带上,你估摸一下……要够二三十人吃两日的,若是不够,半个时辰内买来装车!”
赵光那么多年的的县领导不是白干的,他快速安排完所有事后,急急回到后宅更衣,他需要多穿些。
很快,一切都准备妥当,那衙役见县尊也要跟着,便讨好的上前说:“县尊何必亲往,那地方冷的很,有事交代给小的就是了。”
赵光哼了一声说:“他说既往不咎,还说有功劳,我就信了?这事儿只要我也在,等京中来人之后,他便不能独揽功劳,想用过之后再不认账,门都没有!”
衙役听懂了,县尊是怕县丞不兑现承诺,这俩人斗了可有些日子了,谁赢谁输……现下看应是县尊输,县丞与那锦衣卫看着可是相当熟络。
衙役听罢赵光的话规规矩矩的退了下来,赵光上了他那驾马车。
二十多名衙役听说加钱都来了,这时候围着知情的衙役问东问西,县衙现有的驴和马都用上了也不够,赵光便命他们一部分人骑驴,一部分人步行,半路上换一换。
如此一来,待马车和骑马的人到了村中,天色已暗。
赵光的这个速度,贾川还是很满意的,他收到消息拉着老郑头快步下了山,山下里长指挥村民正在搬运那车吃食,里长安排放到离着小庙近的农户家中,在这里做得后的吃食,送到山上可能还是热乎的。
赵光见宋县丞亲自迎到山下,很是欣慰,觉着这是宋声在给他台阶下,他在来的路上还在心疼今日送出去的那些首饰和绸缎,早知有这么一出,何必忍痛割肉一般的送出去那些东西,尤其是赶去京城送礼的,更是白白没了那么多银子。
这一路上赵光的心情可说是五味杂陈,到了山下一下车被冷风吹了几个来回之后,心情更糟,他觉着自己一把年纪了,若非……
这时贾川来了。
赵光顿时觉着心里暖呵呵的,之前他怎就没发现宋县丞长得很是英俊呢?
“劳烦县尊将车中可取暖的物件交给我,山上有两名女子,呃,不瞒县尊,若是有人来犯,全指望她们俩了,所以别人可轮番下山休息,她俩不能下,而山上只靠火堆难抵寒风。”
赵光张着嘴想问‘给她们了,我用啥?’
可贾川并非与赵光商量,直接让老郑头上车自己拿了了。
赵光抬手想阻拦,被贾川拉住,说:“眼下形势严峻,一会儿需要众衙役排个班,十人一岗吧,就在山下举着火把巡逻便可,整出点动静来,声势要做足,若是能让那伙人知道怕了而不敢来是最好的,但山顶十分危险,那些人功夫都不差,今日打了一架,哎呀,若非我身边的人本事了得,县尊现下见到的便是我的尸骨了。”
赵光非三岁小儿,怎会轻易相信,便说要上去看看,贾川劝了又劝,上面风大,寒冷,渗人……贾川越劝,赵光越要上去。
老郑头这时抱着一个汤婆子,拎着一个温热的小炉子,身上披着两件盖腿的锦被下了车,他听着二人的对话,忍不住摇头,贾川明显在算计赵光,可赵光若是不配合,贾川也算计不成啊。
老郑头知道高云天和陈默之前那一趟回京后,未能给贾川找到出气的路,贾川还因此郁闷了半日,是贾川的功劳无用?还是锦衣卫管不了吏部的事?
莫说是贾川,老郑头也很气恼赵光,只不过一辈子忍气吞声遭白眼的都过来了,老郑头很容易便自洽了,他主要也是替贾川委屈。
当官的不都是相互帮忙吗?贾川认识的可都是大官,怎就没人帮他呢?
没人帮,贾川只能自己出手了。
……
赵光着急上山一探究竟,他现下还不是完全的相信贾川所言,白天是不是真的有人来?来人是不是真的冲着庙中的什么来的?是不是真的身手了得?庙中究竟有何物竟是能引那些人如此劳心费力的?
这些事情他必须亲眼见见,不然等京中来人,一问三不知,莫说是功劳,宋县丞稍微添油加醋的说点什么,他便是张了十张嘴也说不清,尤其是这座庙可是在这村中上百年了,一直安安静静的,怎的在他任上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至于宋县丞那些承诺,赵光在心里‘呸’了一声,他又不是毛头小子,好歹为官几十年了,还看不懂这是缓兵之计?要想让宋县丞对自己无可奈何,只能让自己参与到这次的案件中来,介时他与宋县丞只能穿一条裤子,才是真正的过了这一关。
贾川帮老郑头拎着小炉,赵光带着几名衙役一同上了山。
进了小庙,贾川将小炉交给顺子,带着赵光先去看了看庵房内伤重的三名道士。
衙役举着火把,赵光蹲下身子还问了问,三人都是闭口不言。
赵光起身说:“理应将他们送到县衙看管,待伤势好些了便可用刑审问。”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想到他们的人有可能会再来,能用的衙役也需被调来此处,若是将这三人送去县衙,县衙空虚,只凭狱卒……那伙人人数可不少。”
“先放这儿吧!”赵光说罢转身出了庵房:“你带我去看看这庙中到底是何物竟是惹来这般大的麻烦。”
“县尊先别急,庙外有个好东西。”
贾川说罢,接过衙役火把,带着赵光出了庙门,还转头用眼神制止了跟来的衙役,若是放在之前,贾川这个眼神只会被衙役无视,可现下他们知道县衙里谁才是真的老大,自是乖乖的停下了脚步,留在了庙内,董圆圆却是大步跟了出来。
赵光以为贾川口中的庙外指的是庙门口,他出来便四处观瞧。
贾川举着火把前面带路,说:“县尊确实需要看一下,要不然京中来人问起,县尊不知实情,难免惹些麻烦。”
赵光心中冷哼,待见到拐弯了,才想起来回头看了一下,只见一个胖丫头在后面,他惊愕的问:“人呢?”
贾川忙说:“还是不要那么多人看到的好,大过年的。”
赵光不太明白贾川的意思,还以为真是什么好东西,看到的人多,嘴自然便会杂,便也就没再说什么继续前行。
又拐了一个弯,赵光顺着贾川走的方向向前望去,隐隐约约中看到前方雪地上有一物,又走了数步,贾川临近了便站住不动了,说:“县尊可上前看仔细,莫觉着我诓骗了你。”
此时赵光已看出来是具尸体,他不敢往前走,站在原处问:“你,你,他是谁?”
“我说是谁,县尊便信了?万一京中人问起,县尊照我说的说了,实则实情并非如此,到那时县尊再说是我说的,恐怕是没用了,我只需一句话:尸体便摆在这,县尊怎就不知来看看?是怕冷吗?县尊官威好大啊。”
赵光感觉自己被架在那里了,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就是一具死尸,县尊平时断案总会见过,有什么……”
“你早便想好了算计我!之前让衙役捎话,不过是为了那些衙役,你知道你找不来……”
贾川摆了摆手说:“我说了只要衙役安排到位,之前的事我既往不咎,没毛病啊,现在说的是眼下这个案子,我不让你上来,你不听偏要上来亲眼看看,是我算计你还是你怕我算计?上来了,你倒是看呀!”
“你可敢仔细说说那尸体,因何而死?”
“被锦衣卫的人一铁尺拍死的,看装束是个道士,且现下道袍是敞开的。”
“为何敞开?”
贾川耸了耸肩说:“你自己看呀,我长篇大论的说了案情,你又不信,我何苦费劲?”
一阵冷风路过,赵光忍不住一激灵。
“你不看是吧,那咱们回吧。”
贾川说罢举着火把往回走,赵光赶紧拦住,说:“你与我一同过去。”
贾川顺势将火把塞到赵光手中,说:“我没工夫,你爱看不看!”
“那我回去叫衙役陪我过来。”
“你随便,提醒你一句,这人是锦衣卫打死的,临走时他还嘱咐莫要乱动,若是他们回来发现何处不对,你自己解释。”
董圆圆一直跟在贾川身后不远不近的地方,此时突然喊了一句:“高大哥打死他之后说放这别动,我们都没敢动。”
赵光气急,举着火把停下脚步怒斥道:“若是你不在身边我过去了,待锦衣卫回来……他们与你关系好,你诓骗他们说我动了……”
“你是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我想收拾你,需要这么费劲吗?你要么扭头回去,待京中来人问起案情,你就实话实说,光想着一家子团圆了,没把这山上的案子当回事,要么你就向前走两步……这地方这么冷,你到底看不看?”
“看!你陪我过去。”
“走!”
赵光太过紧张,以至于忘了火把在自己手中,待走到尸体近处,他下意识的将火把探到尸体近前头部的位置,刚看清那个被高云天铁尺拍碎的脑袋,黑红透白的背景下一张惨白扭曲的头颅……贾川突然惊叫了一声,赵光直接扔掉火把,连滚带爬的退了好几米远,连不远处的董圆圆都吓了一激灵。
火把躺在雪地上,慢慢的收了火焰,周围陷入一片漆黑。
贾川埋怨道:“你怎将火把扔了?”
“你,你叫什么!”
贾川走向赵光用渗人的声音说:“我刚好像看他动了一下。”
赵光还坐在雪地上,屁股已然是湿了,湿了哪里已经不重要了。
……
赵光被贾川搀扶着朝庙门走去,董圆圆嫌他有味不肯上前,贾川只能亲力亲为,边走边劝:“别满脑子都是别人算计你,你看了这么多了,我可有一句是诓骗你的?这么大岁数了,又是惊又是吓还这么冷,你这身体扛的住吗?京中来人至少也得是后日,你说你大晚上的来干啥?”
最后这句倒是给赵光提了个醒,他马上反应过来时自己操之过急了,应该明日白天再来,若是这样……
“当然,你今晚能来,我很欣慰,你放心,我一定会跟京中来的人说事发当晚,县尊便来过了,你年纪大,我年轻,理应待在这里。”
赵光这时已然是没有心思再去分辨宋县丞是好意还是恶意,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家,钻进暖暖的被窝,再喝上一大碗姜汤。
……
送走了赵光,贾川长舒一口气,不添乱也是一种贡献,他甚至有点同情赵光,碰见了他又是破财又是染病的。
真就没有一处的知县是值得他这个皇上身边红人提携一下的?贾川摇头。
知县回去了,里长也松了一口气,山下衙役在赵光临走前已经排好了班,轮休的人被里长安排在不同的农户家中,半夜起来换岗,若是知县不走,还得给他腾地方找人伺候着……
都安排妥当了,里长和跟他一起入狱的四名村民来到小庙,五人都穿得很是厚重,应是将能穿的都套上了,贾川知道这几人是打算在庙中作陪,淳朴的人想表达感激总是会身体力行,恨不得倾其所有,让你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执着,不容推却。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