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十万对百万,优势在我!

  杨广竖起耳朵,自行听着武信接下来的话。

  一众朝臣也安静了,他们也想听听,武信究竟想说些什么。

  说完两句后,武信看了看群臣,又接着说道:

  “半年前,本侯追随陛下从东都踏上征途,开始了南巡之旅,梁兵四十余万,我军一战而定。

  我大隋兵马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一月未到,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的葬身之地了么?

  无论怎么讲,敌我双方是百万对十万,优势在我!”

  武信开口之前,众人便沉默不已。

  武信说完,众人依旧是沉默。

  方才武信的话,依旧在他们脑海中回荡。

  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他们还是害怕。

  什么叫敌我双方是百万对十万?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些什么。

  这话说的,不知道还以为隋军有百万,逆贼有十万呢。

  若不是武信刀很锋利,他们必须站出来反驳一番。

  杨广无奈的笑了笑,武信这小子还是改变不了扯淡的性格。

  话说的虽漂亮,执行起来却很难。

  但他相信武信的能力,因为武信说到做到,从未食言过。

  随后,他当着众臣的面问道:

  “少诚,此战你可有信心?

  毕竟敌方有百万大军,我军士卒只有一成,大战起,伤亡在所难免。

  你若有信心带着他们赢下,朕全力支持你开战。”

  武信面向杨广,拱手道:

  “陛下,此战意义非凡。

  江南之地贼势频生,若我等因胆怯而惧了逆贼之兵,定让其声势高涨。

  在此,臣向陛下保证,此战必胜,若不胜,可斩臣之头颅!”

  长久以来,武信从未拿军令状说过事。

  要立也是别人立,但这次不同,他得用行动去堵住这些朝臣的嘴。

  宇文成都,裴元庆,程咬金等人见状,纷纷从一旁站出来。

  他们齐声说道:

  “陛下,我等也愿立下军令状。”

  除了这些个人,还有军中将领,也纷纷从站了出来。

  一时间,厅内文武两侧,武将一侧皆请战。

  杨广看后,大为满意。

  他这般说,也只是为了表明个态度。

  如今又有这么多人支持武信,足以让这些怯战的文臣闭上嘴。

  “少诚自征战之初,从未有过败绩,此次竟要立下军令状,着实有些严肃。

  既然众将众志成城,士气高昂,朕又岂能畏惧!

  江淮之战,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杨广声音洪亮,落在众人耳中,一锤定音。

  “陛下圣明,信侯威武!

  此战我大隋定然大胜,剿灭江南一众逆贼。”

  原本反对此次决战的朝臣,此刻也全都没了异议。

  武信已经拿出军令状,他们继续反对,也得拿出自己据理力争的说法。

  可这种情况,他们谁敢去和武信对赌?

  所以,若是继续反对的话,便着实有些不礼貌了。

  既已定下,杨广当即昭告天下。

  大隋,与江南反贼于江淮决一死战!

  此消息一出,周边皆震动。

  百万对十万,如此的人数差,这仗怎么打?

  可大隋竟然还敢交战,这与疯了有什么区别?

  有人质疑,也有人坚信武信能胜。

  先前武信五万之众,大破萧铣四十万兵马之事,仍然是历历在目。

  既然能以少胜多一次,又如何胜不了第二次?

  即便这样说,但还是大部分人觉得隋朝此举并不明智。

  就算是赢了百万逆贼,这些贼众散去,仍然可以割据为王。

  若是不胜,扬州、荆州,交州之地,皆为逆贼所占据。

  甚至一定程度上,还能影响到梁州。

  如此多的州郡,等于是占据了隋朝的半壁江山。

  这是一场豪赌,就赌国运之战。

  胜,大隋一望无际,彻底收服江南。

  败,大隋将割去半壁江山,其境况比未开战之前还要恶劣。

  李世民身在府中,望着桌案上的纸笔,迟迟没有动静。

  他作为质子,书信送出还得过一遍他人之手,此事他知晓。

  以往他给家中送去书信,只需要告知家中他尚好,家中安心为隋朝效命便是。

  可如今不同了,武信十万对百万的消息,已经传遍周边。

  用不了多久,太原也一定会知晓。

  凭借他对李建成的了解,李建成定然会有所动作。

  为了自己的性命,也为了李家的将来,他必须将武信的勇猛,让李家人知晓。

  江淮之战未定,绝不能有任何异动。

  想明白一切后,李世民脱下衣物,打开门窗,让冷风呼啸而入。

  虽说他写书信给家中,是最为正常之事。

  只是每次写书信,都赶着朝中大事发生,这种时间点显得尤为蹊跷。

  对此,他还是要找个理由。

  一夜过去,李世民染上了风寒。

  “世民为何突然染上了风寒?”

  杨广得知后,询问起身旁的人。

  宫人回应道:

  “回陛下,或许是因为换季。

  近些时日有不少追随圣驾之人身体羸弱,也沾染上了风寒。

  或许那李家公子,也是这般的状况。”

  杨广听后,觉得有些在理,他说道:

  “将朕的御医派去给世民。”

  无论怎么说,这也是他表兄弟的儿子。

  在他的身边担任质子,也不能让其受了损伤。

  半日后,御医归来,还带回来了李世民的话。

  “陛下,李世民的确感染了风寒,臣已经为其医治。

  李世民告知臣他昨夜梦到家乡父母,兄弟姐妹,甚是思念。

  他请命陛下,是否能让他回太原一遭。”

  杨广招招手,命贴身太监上前说道:

  “既然他梦到家中父母,朕又要留其在身边历练。

  为解思念之苦,让其写书信一封,朕会让快马火速送往太原。”

  老太监听后行了个礼,连忙代表杨广前去。

  李世民得知杨广贴身太监到来,连忙从榻上起身。

  “咳……”

  一路走,一路咳,老太监连忙去搀扶。

  “李公子,陛下说了,还得重用着您,您若思念父母兄弟姐妹,可多写书信回去。”

  “承蒙陛下看重,臣知晓了,咳……咳……”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