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尉迟恭归降隋朝

  尉迟恭静静地思忖了片刻之后,缓缓站起身来,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神色凝重地开口说道:

  “弟兄们,如今这隋朝的势力实在是太过庞大了,根本不是咱们所能与之抗衡的。

  就眼下这局面,这仗着实没有再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

  你们不妨都去看看大营里头,有什么能用得上、能拿走的东西,都各自分了吧。

  等分好了,就赶紧离开这儿,往后想去哪儿便去哪儿,各自谋条生路去吧。”

  刘武周已然战死,尉迟恭虽说心中也曾有过为其报仇的想法,可那念头却并没有那般强烈。

  毕竟,刘武周对他确实有着知遇之恩,当初若不是刘武周赏识他,给他机会,他或许还在那铁匠铺里抡着铁锤打铁呢。

  然而,这些年他也算是尽心尽力地回报刘武周了。

  就拿马邑来说,那可是他带兵一路拼杀,打得李秀宁节节败退,最终才将其夺到手里。

  再说了,这刘武周也并非什么明主。

  他和宋金刚私底下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儿,刘武周又怎会全然不知呢?

  只不过,这家伙一直都是装聋作哑,佯装不知,根本不想去管罢了。

  摆着就是想利用他来制衡宋金刚,好让二人相互牵制,自己则稳坐钓鱼台,牢牢掌控着大权。

  所以说,大家这一路走来,也算是各取所需罢了,谁也没必要站在道德的层面上去指责谁。

  一念及此,尉迟恭心中那原本还萦绕着的些许纠结,竟越发地释然开来。

  就在这时,身旁的副将上前一步,满脸诚恳地劝说道:

  “将军,依末将之见,倒不如您带着我们直接返回隋朝去吧。

  您瞧瞧那李秀宁,她投了隋之后,不也照样保留着自己原有的职位。

  将军您武艺高强、勇猛过人,这要是回了隋朝,凭借您这身本领,往后的日子怎么着也比再回去打铁要强上许多。”

  尉迟恭听了副将这话,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丝涟漪,确实有些心动了。

  可转念一想,他又不禁犹豫起来,开口问道:

  “刘武周一死,咱们就立刻转投隋朝,这会不会显得咱们太过见风使舵了?

  要是往后这事传扬出去了,那咱们可就成了众人眼中那随风倒的墙头草了,这名声可不太好听啊。”

  要知道,之前光是决定不为刘武周报仇这件事。

  尉迟恭就已经在心里做了许久的思想斗争,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说服自己接受。

  而如今这直接投隋的想法,在这之前,他可是连想都不敢去想啊。

  副将见状,赶忙摆了摆手,继续耐心地劝说道:

  “将军您这可真是多虑了。

  咱们原本本就是隶属于隋朝,就拿末将来说吧,在还没跟随刘武周的时候,末将便是隋朝的一名官吏。

  当初刘武周起了谋逆之心,势力又日益庞大,若不选择妥协,那失去的可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所以,如今这举动可不叫投敌,这分明就是认清形势,弃暗投明!”

  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说辞,究竟有没有让尉迟恭彻底心动,旁人无从知晓。

  但可以确定的是,大营内的众多将士们听了之后,皆觉得此计甚为稳妥。

  想当年,他们哪一个不是承蒙显圣真君的恩泽庇佑,家中亲人靠着显圣真君赐予的种子辛勤耕种,才得以勉强度日。

  他们与大隋作对,实则是出于无奈之举,形势所迫罢了。

  如今连那李渊都已覆灭,就凭宋金刚,又能支撑多久呢?

  眼见众人皆有归降大隋之意,尉迟恭经过反复思量、权衡利弊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翻身上马,一夹马腹,疾驰出营,径直朝着雁门的隋军大营奔去。

  不多时,隋军大营中涌出一支人马。

  程咬金一眼瞧见尉迟恭单枪匹马而来,顿时眼前一亮,脸上带着几分戏谑,大声说道:

  “哟,这不是黑炭头嘛,怎么就只剩下你自个儿了?

  莫不是那宋金刚胆小如鼠,不敢与我家王爷对阵,吓得屁滚尿流,自己先跑路了,只留下你在那儿殿后了吧?

  你如今独自一人跑到这儿来,是不是见那边势单力薄,打算投敌了?”

  尉迟恭见程咬金这般得意忘形,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之火,当即反驳道:

  “是又怎样,你个死胖子有什么好得意的。

  我之前可并非败给你,更不是怕你!

  你要是不服气,咱们大可以再出来单挑一场!”

  程咬金见尉迟恭如此恼怒,只是微微一笑,这些口舌之争,不过是小孩子玩闹的把戏罢了,何必当真。

  既然尉迟恭当真是来投降的,那自己自然也不会拒之门外,便应承道:

  “是归降就好,你且先回去准备一番吧,到时候本国公自会亲自前去接收你们。”

  尉迟恭听闻此言,下意识地朝着隋军大营里张望,试图看清里面的情形。

  只可惜视线被重重营帐遮挡,什么也看不到。

  他心中疑惑不解,不由问道:“怎么是你去?为何不是王爷亲自前来?”

  程咬金双手抱胸,满不在乎地说道:

  “告诉你也无妨,那宋金刚还以为自己能顺顺利利地回到定襄,简直是白日做梦!

  我家王爷早已料事如神,提前率领人马去拦截他了。

  说不定此刻,那宋金刚已然是穷途末路,性命堪忧了。”

  此事本就不是什么机密要务,程咬金心中坦荡,也没有丝毫隐藏隐瞒的想法。

  尉迟恭没想到武信的动作竟然这么快,打赢了一仗后又迅速做出了安排。

  不过他的动作也不慢,及时前来归降大隋,时机掌握的刚刚好。

  当下,尉迟恭不再多做耽搁,立刻拨转马头,返回大营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而此刻的宋金刚,正如程咬金所言那般,已然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处境之中。

  他自离开雁门之后,一路上心急如焚,拼命地催促着士兵们快马加鞭,紧赶慢赶,可终究还是慢了武信一步。

  武信率领着一支轻骑兵追击而来,别看这支骑兵队伍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其中的武将却比谁都勇猛。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