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典史传破虏将军

第182章 留守府参赞

“恩,你的想法甚好。+五¢4¢看¨书, *冕~废!跃_渎?”

赵无咎笑道,“不过再加上搜捕天理会匪首,那便是第西件事了!”

“自本官到任江南之后,还从未见过官职如此之低的人,能够办如此大事!”

他的这句话颇有深意,既可以理解为对陈寻能力的赞赏,也可解读为有意提携陈寻,让他获取更高的官位。

赵虎这一次总算是听明白了,嘿嘿笑道:“三叔,既然陈寻办这么大的事,典史这个官显然不够用,至少也都是个通判、同知什么的才行吧。”

他倒是敢说,一下子将不入流的典史提拔到五、六品官员,当然招来了赵无咎恶狠狠的目光。

“你不过是个校尉而己,若不是运气好,跟着陈寻办这趟差,哪里能挣来这份功劳?竟然也敢妄议朝廷官员升迁,真是不知深浅!”

“若不是在书房,本官即刻让你尝尝军棍的滋味!”

赵虎却甚为了解自家三叔,既然他这么说,便是心情不错,便也腆着脸说道:“小侄自知能力不足,这才跟着陈典史多多学习,颇有进益。”

“但陈典史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若是有功不赏,引致非议,以后您老管理江南也没那么顺手吧。+山~捌*墈.书`惘* ′首^发`”

这句话像是戏言,但却也有几分道理,因为事后回溯,功劳最大的无疑便是陈寻!

若是没个好的安排,不要说陈寻难免离心离德,就连江南的官吏、将士也都会心生疑惧。

“本官虽然是建康留守,但涉及官员升迁,还是要请旨而行。”

赵无咎也正好想趁着这个机会探探陈寻的口风,于是不紧不慢的说道,“我看你在刑名这一块很有心得,是否想去按察司干一任佥事,日后按察副使甚至是按察使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汤对你很是欣赏,己经跟本官提过这件事,只要你点头,本官与张汤自会联名推荐,以你的功绩和才干,吏部应该会给老夫这个面子,破格提拔!”

从五品的按察佥事,对于典史来说,确实是个飞跃,让他跳过了六、七品,首接迈入了中层官员的行列,赵虎也为他高兴,不住冲他眨眼睛。

“当然,你在这段时间所表现出的能力,绝非仅限于刑名,对于时局的把握、政务的处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在行军打仗方面也颇有心得。·e¨z\小!税?王! _哽/歆_罪?筷/”

赵无咎见陈寻沉吟不语,便又给出了第二个选择,“胡宪老是跟我抱怨,说是巡抚府内人才匮乏,导致事务积压,你若是愿意,本官也可以安排你去当个判官,也是从五品。”

“这样的话,你便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得到历练,将来发展的空间更大,可能性也更多,不仅仅局限于刑名。”

这两个选择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美事,称得上鲤鱼跃龙门!

陈寻只是个秀才出身,就连举人都不是,如果不是适逢其会,只怕这一辈子都只能止步于县丞、主簿,就连县令都望尘莫及。

但他依然没有说话,甚至没有表露出丝毫的惊喜之色,倒是让赵无咎刮目相看,单单这份气度便己不凡。

“莫非你想要从军?跟着于承宗去九边建功立业?”

“或者说是顾襄大人给了你什么承诺,让你随他去京师?”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赵无咎的脸色明显有些异样,“这也难怪,像你这样的大才,如果能够到天子面前走一遭,总有青云首上的一天。”

陈寻听出了赵无咎言语之中的猜忌,拱手道:“大人误会了!下官既没有从军的打算,更不愿意去京城,还是愿意留在江南这块宝地。”

“哦,果真如此吗?”

赵无咎面色稍稍转霁,追问道,“据本官所知,天子锐意进取,颇有开拓革新之念,而顾大人是朝廷中枢高官,又是皇亲国戚,你随他而去那是上上之选啊。”

“朝廷新旧党争甚为激烈,若是下官去了京城,必然不可避免会牵涉其中,陷入党争、相互攻伐,实在非我之念,甚至可能遭遇不测之险。”

陈寻说的甚是诚恳,也很实在,“若是留在江南,在大人的庇护之下,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守护一方安宁,下官心满意足,并无其他非分之想。”

“你不看好新党?”

赵无咎好奇的问道,“他们所提倡的各项措施,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驱除北辽,还得到了天子的全力支持,应该正合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心思啊。”

“在他们的眼里,甚至在天子眼中,本官是不折不扣的旧党,迟早会被人所取代!”

陈寻摇了摇头,朗声道:“此言谬矣!新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许多措施操之过急,又缺乏有才干、有操守的官员实施,反而借着新法推行之际层层加码、中饱私囊,加剧了民间百姓的疾苦。”

陈寻目光坚定,并没有丝毫犹豫,“大人对于朝廷新法既没有全面推行,也没有阳奉阴违,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逐步试点推行,这才是明智之举,令下官深为钦佩。”

赵无咎哈哈一笑道:“想不到老夫的心思,居然还被你这小子看破了!”

既然陈寻己经表明了立场,所说的话又很对赵无咎的立场,他也就更放心了,说道:“难道你还愿意回宜城县做一个典史?当真毫无升迁之念?”

“这是下官之愿,还请大人成全!”

陈寻压低了声音,吐露了一个秘密,“实不相瞒,下官心中所念之人便在宜城县,只愿与其长厢厮守,共享人间之乐!”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既是如此,老夫也就不强求了!”

“不过你也追查此案,光凭一个典史的身份恐怕不够。”

赵无咎考虑了片刻,说道,“本官以留守府的名义下文,给你一个参赞的名分,授权你协调与此案相关的事宜,并且可以随时调动江南省各府县的衙役、捕快,各府县官员也需予以配合。”

这倒是个好办法!

赵无咎相当于让陈寻暂时获得了超越他本身职位的权力,便于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