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我才是猫大王啊
第153章 剑法难传,行者之约
陆九渊推开同福客栈的门,寒气裹着雪粒子扑进来。
白展堂正擦着柜台,抬头见他腰间新佩的剑鞘,铜纹在烛火下泛着暖光,便吹了声口哨:"得,陆先生这剑往这儿一站,咱们客栈的门槛怕要被踏破喽。"
陆九渊解下斗篷,雪花在毛边簌簌落进炭盆,"滋啦"腾起小团白雾。
佟湘玉从后堂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汤勺:"九渊兄弟可算回来了,鸡汤煨了两个时辰,再不来可要扑锅——"话音顿住,目光落在他腰间,"哟,这剑看着就不是凡品!"
"明儿说书要用。"陆九渊笑着应了,转身要往二楼去,却听见楼梯口传来熟悉的剑穗轻响。
谢卓颜抱着剑站在转角,月白衫子肩头落着薄雪,发间那枚银簪被暖气蒸出细密水痕。
她手里捏着封旧信,边角被揉得发皱,指节因攥得太紧泛着青白。
"陆先生。"她开口时声音有些发涩,"能借一步说话么?"
陆九渊点头,引她到靠窗的雅座。
白展堂很识趣地端来两杯热茶,又把炭盆往近前挪了挪,这才晃着抹布退到柜台后,眼睛却时不时往这边瞟。
谢卓颜捧住茶盏,雾气漫上她微颤的睫毛:"我爷爷又来信了。"她展开那封被揉皱的信,字迹力透纸背,"他说卓颜,你既得真武伏魔剑法,当传我谢氏一门,莫要让这绝学断在你我手中。"
陆九渊注意到她尾音发颤,像是被什么哽住了。
他垂眼扫过信末"谢小荻"三个字,那是神剑山庄当代庄主,江湖上有名的"铁笔先生",素以方正刚直着称。
"可你传不了。"陆九渊不是问句。
谢卓颜突然握紧茶盏,指节压得泛白:"我试过。"她抬头时眼底泛着水光,"在山庄演武场,我把剑招拆了又拆,从起手式的腕力到收势的呼吸,每一步都写进《剑谱补遗》里。
可爷爷照着练了三个月,走火入魔三次——他的内息明明比我深厚。"
窗外的雪又密了些,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陆九渊想起前日在铁匠铺突破行者境时,感知突然清晰的刹那——原来有些东西,光是拆解步骤远远不够。
"你是怎么学会这剑法的?"他问。
谢卓颜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剑柄,剑鞘上缠着的银丝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天津卫那一战。"她声音放轻,像是怕惊醒什么回忆,"金刀门劫了神剑令,我追去码头时,他们正拿令旗砸礁石取乐。"
她顿了顿,喉结动了动:"那是我太奶奶的佩剑所化,刻着七十二路伏魔剑招。
可等我抢到碎片时,整面令旗已经裂成十九块。"她突然笑了,笑得有些涩,"我抱着碎片坐在雨里哭,雨水混着血往剑鞘里灌。
然后……"她低头盯着自己的掌心,"然后那些碎片突然发烫,像活过来似的往我手心里钻。
等我醒过来,剑谱就刻在我经脉里了。"
陆九渊挑眉:"不是记在脑子里,是刻在经脉里?"
"对。"谢卓颜点头,"我运功时能感觉到,每招每式都顺着气血走,像江河必须沿着河床流。
可爷爷运功时,内息是内息,剑招是剑招,根本合不到一处。"她突然攥紧信笺,"陆先生,我是不是……根本不配学这剑法?"
"胡说。"陆九渊伸手按住她发颤的手背,"能让剑谱认主的,从来不是资质,是缘分。"他想起自己方才握剑时,剑身浮现的江湖百景——那是玄铁里融了他三个月的说书魂,是陨铁里浸了乱葬岗的江湖气。
有些传承,本就不是靠"传"的。
谢卓颜抬头看他,眼底有光在晃:"那我该怎么办?
爷爷的信越来越急,上回还说要亲自来七侠镇……"
"当行者。"陆九渊松开手,指节敲了敲自己心口,"我刚突破行者境,才明白这境界不只是功力。
行者行者,行万里路,见千般人,让天地做师父。
你学剑时是抱着碎令旗在雨里,那是天地在教你;你爷爷在山庄演武场学,是书在教他。"他指了指窗外的雪,"你得带着剑去走,去大漠看孤烟,去南海看潮起,等你见的天地够多了,或许就能找到把经脉里的剑谱变成能说能写的剑谱的法子。"
谢卓颜的睫毛动了动,像是被点醒了什么。
她低头盯着茶盏里的倒影,轻声道:"可爷爷……他等不了那么久。"
陆九渊望着她发顶翘起的碎发,想起山头上那道黑影,想起王铁匠问"天尊要是再来"时自己说的话。
有些事,躲不过去,便只能坦诚。
"或许有些事,"他放轻声音,"早说比晚说,痛得轻些。"
谢卓颜猛地抬头,目光撞进他眼底的深意里。
窗外的雪突然大了,风卷着雪粒子拍打窗纸,像谁在急切地叩门。
谢卓颜的指尖在信笺边缘反复摩挲,那抹青白顺着指节爬上手腕。
陆九渊话音刚落,她突然松开攥了半日的信,纸页摊在茶案上,"簌簌"轻响像极了雪落瓦檐。"陆先生没见过我爷爷练剑的样子。"她喉间滚出一声极轻的哽咽,"他晨起在演武场站桩,雪水浸透麻鞋也不动;子夜在书斋抄剑谱,墨汁滴在手背凝成黑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个月他咳血,大夫说内息乱了根基,可他还在说等卓颜传回完整剑招,我就能通了任督二脉。"
陆九渊看着她睫毛上未落的水雾,想起前日在铁匠铺,王铁匠举着烧红的铁钳说"行者境是把天地当熔炉"——谢小荻何尝不是在用执念锻造自己?
可执念太锋利,割伤的往往是最亲的人。
"他要的不是剑谱。"谢卓颜突然抓起茶盏,却被烫得松手,青瓷盏在案上打了个转,"他要的是谢氏子孙能承我志的底气。"她低头盯着自己交叠的手,指甲盖泛着不健康的粉白,"三年前他冲击行者境失败,经脉寸断,是我用太奶奶的金创药救回来的。
从那以后,他总说若我能学会伏魔剑法,定能再试一次。"
陆九渊的指节在桌下轻轻叩了叩——原来这把剑不仅是武学传承,更是谢小荻重燃行者梦的火种。
他想起自己突破行者境时,感知里突然清晰的江湖百景:卖糖葫芦的老汉哼的小调,说书场里拍醒木的脆响,连街角流浪狗啃骨头的动静都成了天地的注脚。
或许谢小荻困在"学剑"的执念里太久,反而看不见天地本身。
"那你便先成为行者。"陆九渊突然开口,声音比窗外的雪更清冽。
谢卓颜猛地抬头,眼尾的泪痣被烛火映得发亮。"行者境不是功力堆出来的,是走出来的。"他屈指敲了敲自己心口,"你带着伏魔剑去漠北看胡杨林抽芽,去江南听春雨打在青石板上,等你把天地装进经脉里,或许就能明白——当年剑谱为什么选你,而不是你爷爷。"
谢卓颜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茶盏里的水纹跟着晃出细碎的光。
她伸手按住剑柄,银丝缠绕的剑鞘在掌心烙下温度:"可...可我连七侠镇都没出过。"尾音轻得像要被雪风吹散。
陆九渊望着她发顶翘起的碎发,想起自己刚穿越时攥着破折扇站在说书场,喉咙发紧却硬撑着拍醒木的模样。"我头回说书,把武松打虎说成老虎打武松,台下扔了三筐花生壳。"他突然笑了,"可后来我走了三十七个镇子,听老镖师讲大漠孤烟,跟船工学唱长江号子,再讲武松时,连老虎眼里的凶光都带着江湖气。"
谢卓颜的手指慢慢松开信笺,指尖在剑鞘上划出一道浅痕。
她望着窗外纷扬的雪,忽然轻声道:"陆先生,你说...等我成了行者,爷爷会不会怪我?"
"他会骄傲。"陆九渊说得笃定,"就像你看见他在雪地里站桩时,虽然心疼,却也会想这是我爷爷啊。"
话音未落,雅座外传来"吱呀"一声。
白展堂端着铜壶来添茶,壶嘴冒出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陆先生,佟掌柜说鸡汤快凉了,让您...哎,谢姑娘这是要走?"
谢卓颜已经起身,月白衫角扫过炭盆,带起几点火星。
她弯腰拾起落在地上的信,仔细抚平褶皱:"我得回房收拾些东西。"说罢又转头看向陆九渊,眼底的水光终于散了些,"明日辰时,我在镇口老槐树下等您——陆先生,能借我本《江湖路引》么?"
陆九渊应了,目送她提着剑上楼。
木楼梯"吱呀"作响,像极了老故事里侠客启程前的叹息。
白展堂放下铜壶,凑过来压低声音:"这姑娘要出门?
我跟您说,上个月有拨马匪在西山道劫商队,您可得劝劝——"
"她比我们都清楚危险。"陆九渊打断他,目光落在谢卓颜方才坐过的位置,茶盏里还浮着半片茶叶,"可有些路,总得自己走。"
窗外的雪仍在落,却比先前小了些。
陆九渊喝完最后一口茶,起身往二楼去。
经过柜台时,佟湘玉举着汤勺从后堂探出头:"九渊兄弟,鸡汤给您留——"
话音被一声清越的叩门声截断。
白展堂的脸色瞬间变了,手本能地摸向腰间——那是葵花点穴手的架势。
陆九渊转身看向客栈大门,门环上的积雪被叩落,在青石板上砸出个小坑。
更深露重,这时候来的客人...
他走过去拉开门,冷风卷着雪粒子灌进来。
台阶下站着个灰衣老尼,慈眉善目,头顶戒疤在雪光里泛着淡金。
她双手合什,声音像浸了月光的泉水:"小僧定闲,求借贵栈一宿。"
陆九渊侧身让她进来,目光扫过她背后的竹篮——里面露出半截青竹,沾着新鲜的竹叶。
定闲师太跨进门槛时,他闻到一丝极淡的檀香味,混着雪水的清冽,像极了恒山派的晨钟。
白展堂已经搬来木凳,佟湘玉的汤勺"当啷"掉进锅里。
陆九渊关上门,听着身后的动静,突然想起谢卓颜方才说的"行者之约"。
江湖的风雪,从来不会因为谁的犹豫而停下。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白展堂正擦着柜台,抬头见他腰间新佩的剑鞘,铜纹在烛火下泛着暖光,便吹了声口哨:"得,陆先生这剑往这儿一站,咱们客栈的门槛怕要被踏破喽。"
陆九渊解下斗篷,雪花在毛边簌簌落进炭盆,"滋啦"腾起小团白雾。
佟湘玉从后堂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汤勺:"九渊兄弟可算回来了,鸡汤煨了两个时辰,再不来可要扑锅——"话音顿住,目光落在他腰间,"哟,这剑看着就不是凡品!"
"明儿说书要用。"陆九渊笑着应了,转身要往二楼去,却听见楼梯口传来熟悉的剑穗轻响。
谢卓颜抱着剑站在转角,月白衫子肩头落着薄雪,发间那枚银簪被暖气蒸出细密水痕。
她手里捏着封旧信,边角被揉得发皱,指节因攥得太紧泛着青白。
"陆先生。"她开口时声音有些发涩,"能借一步说话么?"
陆九渊点头,引她到靠窗的雅座。
白展堂很识趣地端来两杯热茶,又把炭盆往近前挪了挪,这才晃着抹布退到柜台后,眼睛却时不时往这边瞟。
谢卓颜捧住茶盏,雾气漫上她微颤的睫毛:"我爷爷又来信了。"她展开那封被揉皱的信,字迹力透纸背,"他说卓颜,你既得真武伏魔剑法,当传我谢氏一门,莫要让这绝学断在你我手中。"
陆九渊注意到她尾音发颤,像是被什么哽住了。
他垂眼扫过信末"谢小荻"三个字,那是神剑山庄当代庄主,江湖上有名的"铁笔先生",素以方正刚直着称。
"可你传不了。"陆九渊不是问句。
谢卓颜突然握紧茶盏,指节压得泛白:"我试过。"她抬头时眼底泛着水光,"在山庄演武场,我把剑招拆了又拆,从起手式的腕力到收势的呼吸,每一步都写进《剑谱补遗》里。
可爷爷照着练了三个月,走火入魔三次——他的内息明明比我深厚。"
窗外的雪又密了些,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陆九渊想起前日在铁匠铺突破行者境时,感知突然清晰的刹那——原来有些东西,光是拆解步骤远远不够。
"你是怎么学会这剑法的?"他问。
谢卓颜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剑柄,剑鞘上缠着的银丝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天津卫那一战。"她声音放轻,像是怕惊醒什么回忆,"金刀门劫了神剑令,我追去码头时,他们正拿令旗砸礁石取乐。"
她顿了顿,喉结动了动:"那是我太奶奶的佩剑所化,刻着七十二路伏魔剑招。
可等我抢到碎片时,整面令旗已经裂成十九块。"她突然笑了,笑得有些涩,"我抱着碎片坐在雨里哭,雨水混着血往剑鞘里灌。
然后……"她低头盯着自己的掌心,"然后那些碎片突然发烫,像活过来似的往我手心里钻。
等我醒过来,剑谱就刻在我经脉里了。"
陆九渊挑眉:"不是记在脑子里,是刻在经脉里?"
"对。"谢卓颜点头,"我运功时能感觉到,每招每式都顺着气血走,像江河必须沿着河床流。
可爷爷运功时,内息是内息,剑招是剑招,根本合不到一处。"她突然攥紧信笺,"陆先生,我是不是……根本不配学这剑法?"
"胡说。"陆九渊伸手按住她发颤的手背,"能让剑谱认主的,从来不是资质,是缘分。"他想起自己方才握剑时,剑身浮现的江湖百景——那是玄铁里融了他三个月的说书魂,是陨铁里浸了乱葬岗的江湖气。
有些传承,本就不是靠"传"的。
谢卓颜抬头看他,眼底有光在晃:"那我该怎么办?
爷爷的信越来越急,上回还说要亲自来七侠镇……"
"当行者。"陆九渊松开手,指节敲了敲自己心口,"我刚突破行者境,才明白这境界不只是功力。
行者行者,行万里路,见千般人,让天地做师父。
你学剑时是抱着碎令旗在雨里,那是天地在教你;你爷爷在山庄演武场学,是书在教他。"他指了指窗外的雪,"你得带着剑去走,去大漠看孤烟,去南海看潮起,等你见的天地够多了,或许就能找到把经脉里的剑谱变成能说能写的剑谱的法子。"
谢卓颜的睫毛动了动,像是被点醒了什么。
她低头盯着茶盏里的倒影,轻声道:"可爷爷……他等不了那么久。"
陆九渊望着她发顶翘起的碎发,想起山头上那道黑影,想起王铁匠问"天尊要是再来"时自己说的话。
有些事,躲不过去,便只能坦诚。
"或许有些事,"他放轻声音,"早说比晚说,痛得轻些。"
谢卓颜猛地抬头,目光撞进他眼底的深意里。
窗外的雪突然大了,风卷着雪粒子拍打窗纸,像谁在急切地叩门。
谢卓颜的指尖在信笺边缘反复摩挲,那抹青白顺着指节爬上手腕。
陆九渊话音刚落,她突然松开攥了半日的信,纸页摊在茶案上,"簌簌"轻响像极了雪落瓦檐。"陆先生没见过我爷爷练剑的样子。"她喉间滚出一声极轻的哽咽,"他晨起在演武场站桩,雪水浸透麻鞋也不动;子夜在书斋抄剑谱,墨汁滴在手背凝成黑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个月他咳血,大夫说内息乱了根基,可他还在说等卓颜传回完整剑招,我就能通了任督二脉。"
陆九渊看着她睫毛上未落的水雾,想起前日在铁匠铺,王铁匠举着烧红的铁钳说"行者境是把天地当熔炉"——谢小荻何尝不是在用执念锻造自己?
可执念太锋利,割伤的往往是最亲的人。
"他要的不是剑谱。"谢卓颜突然抓起茶盏,却被烫得松手,青瓷盏在案上打了个转,"他要的是谢氏子孙能承我志的底气。"她低头盯着自己交叠的手,指甲盖泛着不健康的粉白,"三年前他冲击行者境失败,经脉寸断,是我用太奶奶的金创药救回来的。
从那以后,他总说若我能学会伏魔剑法,定能再试一次。"
陆九渊的指节在桌下轻轻叩了叩——原来这把剑不仅是武学传承,更是谢小荻重燃行者梦的火种。
他想起自己突破行者境时,感知里突然清晰的江湖百景:卖糖葫芦的老汉哼的小调,说书场里拍醒木的脆响,连街角流浪狗啃骨头的动静都成了天地的注脚。
或许谢小荻困在"学剑"的执念里太久,反而看不见天地本身。
"那你便先成为行者。"陆九渊突然开口,声音比窗外的雪更清冽。
谢卓颜猛地抬头,眼尾的泪痣被烛火映得发亮。"行者境不是功力堆出来的,是走出来的。"他屈指敲了敲自己心口,"你带着伏魔剑去漠北看胡杨林抽芽,去江南听春雨打在青石板上,等你把天地装进经脉里,或许就能明白——当年剑谱为什么选你,而不是你爷爷。"
谢卓颜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茶盏里的水纹跟着晃出细碎的光。
她伸手按住剑柄,银丝缠绕的剑鞘在掌心烙下温度:"可...可我连七侠镇都没出过。"尾音轻得像要被雪风吹散。
陆九渊望着她发顶翘起的碎发,想起自己刚穿越时攥着破折扇站在说书场,喉咙发紧却硬撑着拍醒木的模样。"我头回说书,把武松打虎说成老虎打武松,台下扔了三筐花生壳。"他突然笑了,"可后来我走了三十七个镇子,听老镖师讲大漠孤烟,跟船工学唱长江号子,再讲武松时,连老虎眼里的凶光都带着江湖气。"
谢卓颜的手指慢慢松开信笺,指尖在剑鞘上划出一道浅痕。
她望着窗外纷扬的雪,忽然轻声道:"陆先生,你说...等我成了行者,爷爷会不会怪我?"
"他会骄傲。"陆九渊说得笃定,"就像你看见他在雪地里站桩时,虽然心疼,却也会想这是我爷爷啊。"
话音未落,雅座外传来"吱呀"一声。
白展堂端着铜壶来添茶,壶嘴冒出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陆先生,佟掌柜说鸡汤快凉了,让您...哎,谢姑娘这是要走?"
谢卓颜已经起身,月白衫角扫过炭盆,带起几点火星。
她弯腰拾起落在地上的信,仔细抚平褶皱:"我得回房收拾些东西。"说罢又转头看向陆九渊,眼底的水光终于散了些,"明日辰时,我在镇口老槐树下等您——陆先生,能借我本《江湖路引》么?"
陆九渊应了,目送她提着剑上楼。
木楼梯"吱呀"作响,像极了老故事里侠客启程前的叹息。
白展堂放下铜壶,凑过来压低声音:"这姑娘要出门?
我跟您说,上个月有拨马匪在西山道劫商队,您可得劝劝——"
"她比我们都清楚危险。"陆九渊打断他,目光落在谢卓颜方才坐过的位置,茶盏里还浮着半片茶叶,"可有些路,总得自己走。"
窗外的雪仍在落,却比先前小了些。
陆九渊喝完最后一口茶,起身往二楼去。
经过柜台时,佟湘玉举着汤勺从后堂探出头:"九渊兄弟,鸡汤给您留——"
话音被一声清越的叩门声截断。
白展堂的脸色瞬间变了,手本能地摸向腰间——那是葵花点穴手的架势。
陆九渊转身看向客栈大门,门环上的积雪被叩落,在青石板上砸出个小坑。
更深露重,这时候来的客人...
他走过去拉开门,冷风卷着雪粒子灌进来。
台阶下站着个灰衣老尼,慈眉善目,头顶戒疤在雪光里泛着淡金。
她双手合什,声音像浸了月光的泉水:"小僧定闲,求借贵栈一宿。"
陆九渊侧身让她进来,目光扫过她背后的竹篮——里面露出半截青竹,沾着新鲜的竹叶。
定闲师太跨进门槛时,他闻到一丝极淡的檀香味,混着雪水的清冽,像极了恒山派的晨钟。
白展堂已经搬来木凳,佟湘玉的汤勺"当啷"掉进锅里。
陆九渊关上门,听着身后的动静,突然想起谢卓颜方才说的"行者之约"。
江湖的风雪,从来不会因为谁的犹豫而停下。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