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我才是猫大王啊
第251章 天人之谜与新生的啼哭
晨雾未散时,陆九渊已在院门前系好青布腰带。
谢卓颜端着热粥追出来,发梢的红绳被风掀起一角,"昨夜才说要绑我一辈子,今早倒急着往外跑?"
他转身接过粥碗,看她眼尾还带着昨夜哭过的淡红,喉结动了动,"少林藏经阁的讲法只三日,我去问清突破的事就回。"手指蹭过她腕间银铃,"再说了,你这银铃系在我腰上呢。"他撩起衣襟,露出腰间系着的半枚银铃——原是她前日做女红时剪断的旧物,被他捡去用红线穿了,"走一步响一声,卓颜,你这是拿声音拴住我。"
谢卓颜耳尖发烫,推他后背,"油嘴滑舌。"却又扯住他衣角,声音轻得像落在粥里的晨露,"当心左冷禅的人。"
"放心。"陆九渊握住她手按在自己心口,"这里装着要过一辈子的人,比铁布衫还结实。"
他走得急,晨雾里回头时,还能看见她站在青石板上的影子,像株沾着露水的海棠。
少林藏经阁的门槛比他想象中高。
陆九渊抬步跨过时,衣摆扫过积了薄灰的砖缝——听说这阁子百年没大修过,倒应了扫地僧"破庙藏真佛"的说法。
檀香混着旧纸页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在第三层转角处见到那个灰衣老僧:盘坐在蒲团上,面前堆着半人高的经卷,枯瘦的手指正抚过《楞伽经》的扉页,仿佛不是在翻书,而是在摸一个老友的脸。
"大师。"陆九渊抱拳,声音放得极轻,怕惊碎了满室晨钟般的静谧。
扫地僧抬头,目光像穿过千年松涛的月光,"你来了。"
陆九渊心口一跳——他前日才动了来少林的念头,这老僧倒像早算到了。
"晚辈陆九渊,想请教行者境突破天人的关窍。"他单刀直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银铃,"这些日子总觉得内力在经脉里撞墙,使三分力能碎金石,使七分却像打在棉花上,空得慌。"
扫地僧放下经卷,掌心向上:"伸右手。"
陆九渊依言递去。
老僧枯树皮般的手指搭上他腕脉,先是一滞,接着眼尾的皱纹慢慢漾开,"好雄厚的底子。
你这内力,怕是集了五六位一流高手的精元?"
陆九渊喉结滚动——他靠说书系统吸收过江湖客的"气",这事连卓颜都没说过。
"不必惊。"扫地僧松开手,"天地有痕,内力有源。
你这是取了他人火候,自家锅灶倒有些晃。"他从经堆里抽出一本《洗髓经》,指节敲了敲"调和"二字,"当年慕容博偷练七十二绝技,萧远山强修易筋经,都是贪多嚼不烂。
你比他们聪明些,知道问。"
"那突破天人,真的要像江湖传言说的,非得散尽重来?"陆九渊攥紧袖口,想起昨夜谢卓颜睡梦中攥着他衣角的手,"我怕怕散功时护不住身边人。"
"痴儿。"扫地僧突然笑了,笑声像老竹枝敲在青石板上,"你当天人境是砌墙?
非得拆了旧砖才能盖新瓦?"他屈指弹了弹陆九渊心口,"你看这方寸之地,可装得下五岳?
装得下四海?
装得下千年风雪?"
陆九渊瞳孔微缩——这问题他说书时讲过"海纳百川"的典故,却从未往自己身上想过。
"行者境修的是我,天人境修的是我与天地。"扫地僧站起身,灰布僧袍扫过满地经卷,"老衲活了一百六十年,前八十年在藏经阁扫落叶,后八十年才明白:内力不过是引信,真正要烧起来的,是你心里那团火。"他走到窗边,指节叩了叩窗棂,"你听。"
陆九渊屏息——起初只有风过松林的沙沙声,渐渐竟听见山雀振翅、溪水撞石、远处小沙弥敲木鱼的"笃"声,甚至谢卓颜银铃轻响的余韵?
"这是天地之力。"扫地僧转身时,眼角的皱纹里落满晨光,"行者境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天人境能听见天地的呼吸。
老衲如今,能调动六十丈内的风、三十丈内的水、十丈内的草木。"他突然伸手,窗外那株百年银杏的一片黄叶便打着旋儿飘进来,停在陆九渊掌心,"你说的楚相玉?
他至多调动五丈,算不得真天人。"
黄叶上的叶脉清晰如网,陆九渊却觉得掌心发烫。
他想起在万军阵前说书时,千万双眼睛跟着他的声音起伏——原来那时他就触到了"天地"的衣角,只是自己没察觉。
"那吸收他人内力,真不影响突破?"他想起系统里还沉睡着几位高手的"气",喉结动了动。
"你吃了十碗饭,会担心前九碗坏了肠胃?"扫地僧又坐回蒲团,拾起刚才的《楞伽经》,"内力是米,你是锅。
米多了,锅够大,煮出来的反是好饭。"
陆九渊突然笑了——这可比他说书时编的"吸星大法反噬"的段子实在多了。
他摸出怀里的银铃,指腹蹭过刻着"言颜"的戒指,心里那团火"轰"地烧得更旺:卓颜说要等他盖新瓦,可他偏要砌座能遮风挡雨的高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谢大师。"他起身作揖,青布腰带在风里晃出一道温柔的弧,"晚辈心里有数了。"
转身要走时,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陆九渊脚步一顿——那马蹄声里带着股子急切,像当年他在边境说书时,报捷的快马踏过碎石路的动静。
"是大理段家的踏雪驹。"扫地僧的声音从身后飘来,"雁门关的消息,该到了。"
陆九渊手按在门框上,回头看向老僧。
晨光里,扫地僧的灰袍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洗得发白的中衣——原来这隐世高僧,连里衣都打着补丁。
"大师"他张了张嘴,又闭紧。
扫地僧却像看透了他心思,合起经卷时轻笑,"有话便问,老衲这把骨头,还能陪你说半柱香。"
陆九渊喉结滚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银铃。
他想问的不是天人境,不是内力,是更要紧的事——比如,当他真的站在天地风口时,该如何护好掌心里那枚刻着"言颜"的戒指?
但马蹄声已经近了。
他听见藏经阁外有人喊"陆公子",是段誉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阿朱嫂嫂生了!
是个带剑眉的小公子!"
陆九渊转身的动作顿了顿。
他望着扫地僧身后斑驳的窗纸,突然想起昨夜谢卓颜睡梦中皱起的眉头——她总说怕他走得太快,把她落在风里。
"大师,"他最终只是笑了笑,指节敲了敲门框,"等我安顿好家里事,再来听您说我与天地的后半段。"
扫地僧的目光落在他腰间银铃上,笑得像春雪化在老井里,"好,老衲等你。"
陆九渊跨出藏经阁时,段誉正牵着踏雪驹在台阶下转圈,马蹄铁撞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光。
他望着那团雪白的影子,突然加快脚步——卓颜的银铃还在他腰间响着,阿朱的小公子该有双像萧峰的眼睛,而他该回去告诉卓颜,他要砌的那座高楼,地基里埋着她的名字。
只是走到一半,他又猛地停住。
转身时,青布腰带被风卷起来,扫过台阶上的青苔。
"大师!"他仰头望向藏经阁的窗户,晨光里只能看见扫地僧的影子,像片落在经书上的老叶子,"若有一日我调动的天地之力,大过了自己能扛的?"
风掀起他的衣摆,露出内侧绣着的并蒂莲——那是卓颜昨夜偷偷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倒比任何绣娘的活计都烫人。
扫地僧的声音从窗内飘出来,混着银杏叶的沙沙响:"那就记住,你心里装着的,比天地更重。"
陆九渊站在原地,望着窗内晃动的经卷影子,突然笑出了声。
他摸出怀里的戒指,"言颜"二字在晨光里亮得刺眼——原来他早有答案。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谢卓颜端着热粥追出来,发梢的红绳被风掀起一角,"昨夜才说要绑我一辈子,今早倒急着往外跑?"
他转身接过粥碗,看她眼尾还带着昨夜哭过的淡红,喉结动了动,"少林藏经阁的讲法只三日,我去问清突破的事就回。"手指蹭过她腕间银铃,"再说了,你这银铃系在我腰上呢。"他撩起衣襟,露出腰间系着的半枚银铃——原是她前日做女红时剪断的旧物,被他捡去用红线穿了,"走一步响一声,卓颜,你这是拿声音拴住我。"
谢卓颜耳尖发烫,推他后背,"油嘴滑舌。"却又扯住他衣角,声音轻得像落在粥里的晨露,"当心左冷禅的人。"
"放心。"陆九渊握住她手按在自己心口,"这里装着要过一辈子的人,比铁布衫还结实。"
他走得急,晨雾里回头时,还能看见她站在青石板上的影子,像株沾着露水的海棠。
少林藏经阁的门槛比他想象中高。
陆九渊抬步跨过时,衣摆扫过积了薄灰的砖缝——听说这阁子百年没大修过,倒应了扫地僧"破庙藏真佛"的说法。
檀香混着旧纸页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在第三层转角处见到那个灰衣老僧:盘坐在蒲团上,面前堆着半人高的经卷,枯瘦的手指正抚过《楞伽经》的扉页,仿佛不是在翻书,而是在摸一个老友的脸。
"大师。"陆九渊抱拳,声音放得极轻,怕惊碎了满室晨钟般的静谧。
扫地僧抬头,目光像穿过千年松涛的月光,"你来了。"
陆九渊心口一跳——他前日才动了来少林的念头,这老僧倒像早算到了。
"晚辈陆九渊,想请教行者境突破天人的关窍。"他单刀直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银铃,"这些日子总觉得内力在经脉里撞墙,使三分力能碎金石,使七分却像打在棉花上,空得慌。"
扫地僧放下经卷,掌心向上:"伸右手。"
陆九渊依言递去。
老僧枯树皮般的手指搭上他腕脉,先是一滞,接着眼尾的皱纹慢慢漾开,"好雄厚的底子。
你这内力,怕是集了五六位一流高手的精元?"
陆九渊喉结滚动——他靠说书系统吸收过江湖客的"气",这事连卓颜都没说过。
"不必惊。"扫地僧松开手,"天地有痕,内力有源。
你这是取了他人火候,自家锅灶倒有些晃。"他从经堆里抽出一本《洗髓经》,指节敲了敲"调和"二字,"当年慕容博偷练七十二绝技,萧远山强修易筋经,都是贪多嚼不烂。
你比他们聪明些,知道问。"
"那突破天人,真的要像江湖传言说的,非得散尽重来?"陆九渊攥紧袖口,想起昨夜谢卓颜睡梦中攥着他衣角的手,"我怕怕散功时护不住身边人。"
"痴儿。"扫地僧突然笑了,笑声像老竹枝敲在青石板上,"你当天人境是砌墙?
非得拆了旧砖才能盖新瓦?"他屈指弹了弹陆九渊心口,"你看这方寸之地,可装得下五岳?
装得下四海?
装得下千年风雪?"
陆九渊瞳孔微缩——这问题他说书时讲过"海纳百川"的典故,却从未往自己身上想过。
"行者境修的是我,天人境修的是我与天地。"扫地僧站起身,灰布僧袍扫过满地经卷,"老衲活了一百六十年,前八十年在藏经阁扫落叶,后八十年才明白:内力不过是引信,真正要烧起来的,是你心里那团火。"他走到窗边,指节叩了叩窗棂,"你听。"
陆九渊屏息——起初只有风过松林的沙沙声,渐渐竟听见山雀振翅、溪水撞石、远处小沙弥敲木鱼的"笃"声,甚至谢卓颜银铃轻响的余韵?
"这是天地之力。"扫地僧转身时,眼角的皱纹里落满晨光,"行者境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天人境能听见天地的呼吸。
老衲如今,能调动六十丈内的风、三十丈内的水、十丈内的草木。"他突然伸手,窗外那株百年银杏的一片黄叶便打着旋儿飘进来,停在陆九渊掌心,"你说的楚相玉?
他至多调动五丈,算不得真天人。"
黄叶上的叶脉清晰如网,陆九渊却觉得掌心发烫。
他想起在万军阵前说书时,千万双眼睛跟着他的声音起伏——原来那时他就触到了"天地"的衣角,只是自己没察觉。
"那吸收他人内力,真不影响突破?"他想起系统里还沉睡着几位高手的"气",喉结动了动。
"你吃了十碗饭,会担心前九碗坏了肠胃?"扫地僧又坐回蒲团,拾起刚才的《楞伽经》,"内力是米,你是锅。
米多了,锅够大,煮出来的反是好饭。"
陆九渊突然笑了——这可比他说书时编的"吸星大法反噬"的段子实在多了。
他摸出怀里的银铃,指腹蹭过刻着"言颜"的戒指,心里那团火"轰"地烧得更旺:卓颜说要等他盖新瓦,可他偏要砌座能遮风挡雨的高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谢大师。"他起身作揖,青布腰带在风里晃出一道温柔的弧,"晚辈心里有数了。"
转身要走时,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陆九渊脚步一顿——那马蹄声里带着股子急切,像当年他在边境说书时,报捷的快马踏过碎石路的动静。
"是大理段家的踏雪驹。"扫地僧的声音从身后飘来,"雁门关的消息,该到了。"
陆九渊手按在门框上,回头看向老僧。
晨光里,扫地僧的灰袍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洗得发白的中衣——原来这隐世高僧,连里衣都打着补丁。
"大师"他张了张嘴,又闭紧。
扫地僧却像看透了他心思,合起经卷时轻笑,"有话便问,老衲这把骨头,还能陪你说半柱香。"
陆九渊喉结滚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银铃。
他想问的不是天人境,不是内力,是更要紧的事——比如,当他真的站在天地风口时,该如何护好掌心里那枚刻着"言颜"的戒指?
但马蹄声已经近了。
他听见藏经阁外有人喊"陆公子",是段誉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阿朱嫂嫂生了!
是个带剑眉的小公子!"
陆九渊转身的动作顿了顿。
他望着扫地僧身后斑驳的窗纸,突然想起昨夜谢卓颜睡梦中皱起的眉头——她总说怕他走得太快,把她落在风里。
"大师,"他最终只是笑了笑,指节敲了敲门框,"等我安顿好家里事,再来听您说我与天地的后半段。"
扫地僧的目光落在他腰间银铃上,笑得像春雪化在老井里,"好,老衲等你。"
陆九渊跨出藏经阁时,段誉正牵着踏雪驹在台阶下转圈,马蹄铁撞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光。
他望着那团雪白的影子,突然加快脚步——卓颜的银铃还在他腰间响着,阿朱的小公子该有双像萧峰的眼睛,而他该回去告诉卓颜,他要砌的那座高楼,地基里埋着她的名字。
只是走到一半,他又猛地停住。
转身时,青布腰带被风卷起来,扫过台阶上的青苔。
"大师!"他仰头望向藏经阁的窗户,晨光里只能看见扫地僧的影子,像片落在经书上的老叶子,"若有一日我调动的天地之力,大过了自己能扛的?"
风掀起他的衣摆,露出内侧绣着的并蒂莲——那是卓颜昨夜偷偷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倒比任何绣娘的活计都烫人。
扫地僧的声音从窗内飘出来,混着银杏叶的沙沙响:"那就记住,你心里装着的,比天地更重。"
陆九渊站在原地,望着窗内晃动的经卷影子,突然笑出了声。
他摸出怀里的戒指,"言颜"二字在晨光里亮得刺眼——原来他早有答案。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