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落凤坡前命归天,道心种魔开山门

上官婉儿捧着锦盒转过游廊时,睫毛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

她穿湖蓝夹袄,袖口绣着并蒂莲,是武曌前日里说"看着暖"特意赏的。

见陛下面前站着陆九渊,她脚步微顿,又加快两步跪下行礼:"陛下,这是新得的霍山黄芽,您昨日说想尝"

"起来。"武曌伸手托她肘弯,指尖触到婉儿腕间那道新结的痂——是昨日磨墨时被砚台划的。

她喉间发紧,鬼使神差抚上婉儿冻得泛红的脸颊,"昨日疼不疼?"

上官婉儿愣住。

自十四岁入掖庭,她见过陛下批奏时的冷肃,听政时的威严,却独独没见过这样的眼神——像春夜落在青瓦上的雨,明明凉,却浸着化不开的软。

她下意识去摸陛下鬓角,那里的金步摇早摘了,碎发沾着梅香:"不疼的,倒是奴婢笨手笨脚"

"不是问这个。"武曌打断她,目光掠过陆九渊腰间的醒木。

系统提示里99的天人契机在脑子里嗡嗡作响,她忽然想起昨日翻《道藏》时看到的话:"天人之境,断尽三千执念。"可此刻她心里最清晰的执念,不是江山,不是权柄,是眼前这双总在替她研墨、簪花、补玉的手。

"婉儿,朕要入天人境了。"武曌声音发颤,"可可那说书人总在朕道心最静时冒出来。

他说天下没有不疼的人,说执剑的手也该抱一抱暖炉"她攥紧婉儿的手,指甲几乎掐进肉里,"你说,是不是他坏了朕的机缘?"

上官婉儿忽然跪直身子。

她望着陛下眼中的惶惑,想起前日在御书房,陛下对着陆九渊说的话笑出了声——那是自李弘去世后,她再没见过的笑。

原来陛下的道心不是被搅乱,是终于肯承认,自己也是会疼、会念、会舍不得的人。

"陛下。"她仰头望进武曌眼底,"奴婢幼时读《阴符经》,有句心生于物,死于物。

您若怕陆先生乱了道心,奴婢愿以道心魔种为引。"她解下腰间玉牌,那是当年天后赐的"内廷行走",此刻在雪光里泛着青冷的光,"魔种入体时,师傅说这是要拿命换的。

可若能助陛下踏破天人,奴婢这条命原就是陛下给的。"

武曌后退半步,撞在梅树上。

梅花簌簌落进她衣领,凉得她打了个寒颤。

她想骂婉儿疯了,想喊人来拖她下去,可对上那双清凌凌的眼,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感业寺,小尼姑婉儿举着半块炊饼说"这是最后一块,给天后"。

"傻丫头"她蹲下来,替婉儿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你总说要替朕挡刀,可这次这次是要把心剜出来啊。"

上官婉儿笑了,像小时候替陛下藏起被韦团儿撕碎的《贞观政要》时那样笑:"奴婢的命,原就是给陛下剜的。"她抓住武曌的手按在自己心口,"您允了奴婢身后事,成不成?"

"成。"武曌喉间发哽,"你阿娘在雍州的田庄,朕加赐百亩;你妹妹要嫁的那家,朕亲自写婚书;你你爱看的《齐民要术》,朕让人抄十部,供在供在"

"供在奴婢坟前就好。"上官婉儿接口,眼里泛起水光,"陛下,动手吧。"

梅香突然浓得呛人。

武曌闭了闭眼,掌心按上婉儿天灵盖。

两股气劲在两人间翻涌——一道是上官婉儿自幼修的"素心诀",清冽如松间月;一道是隐在她经脉深处的"魔种",腥甜如腐血。

陆九渊退到廊下,见婉儿的青丝一缕缕变白,袖口的并蒂莲被魔气染成紫黑,却仍笑着,像在说"陛下,这次真不疼"。

雪停时,上官婉儿已软倒在武曌怀里。

她的手还攥着那方锦盒,盒里的霍山黄芽撒了半地,混着碎雪,像落了满阶的星子。

武曌轻抚她闭合的眼,指腹沾了泪,抬头时对陆九渊说:"去醉仙居吧,莫误了说书。"

陆九渊接过醒木,指尖触到上面新刻的"凤栖"二字——是前日武曌亲手雕的。

他望着廊下那对相拥的身影,系统提示突然弹出:"武曌突破天人境,宿主获得气运值+3000。"可他心里堵得慌,像当年在现代看《大明宫词》,看到太平公主揭开薛绍面具时的那种闷。

醉仙居的招牌在风里晃。

陆九渊掀帘进去时,满堂茶客哄然叫好——他今日来晚了半柱香,可架不住"三国"的噱头大。

白展堂在柜台后冲他使眼色,指了指二楼雅座——那是洛阳城最大的书商,正攥着算盘等抄话本呢。

"上回说到,庞士元献连环计,助周郎火烧赤壁。"陆九渊拍醒木,声音里还带着上阳宫的雪气,"今日要说的,是凤雏落坡。"

茶客们静了。

有人放下茶盏,有人捏紧了腰间的钱袋——这说书人最会吊人胃口,偏生说的比话本还真。

"玄德公劝他:落凤坡地名不祥,军师且换骑白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庞士元抚剑大笑:某号凤雏,正该应了这地名!

他拍马进坡时,山风卷着旗角,那旗上汉字被撕成两半,像像血。"陆九渊喉结动了动,"张任的伏兵从密林中窜出时,庞士元还在笑。

他说某一生算尽天机,却算不透人心——话音未落,乱箭已穿透胸膛。"

堂下响起抽气声。

有个卖菜的老汉抹了把泪:"好个凤雏,就这么没了?"白展堂擦桌子的手顿住,佟湘玉捏着帕子直叹气。

二楼雅座传来算盘珠子响,书商在本子上狂写:"落凤坡伏线,必火!"

陆九渊望着案头的醒木,忽然想起上官婉儿变白的发。

他长叹一声:"这正是——

凤雏饮箭落荒丘,

算尽阴阳未解愁。

莫道天公偏作弄,

人间最苦是强求。"

茶客们沉默片刻,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有人喊"再来一段",有人抛银钱,可陆九渊盯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脑子里突然闪过《三国志》里的一句话:"亮夜观星象,荆州将有变。"

他收拾醒木时,瞥见二楼雅座的书商正跟个灰衣人低语。

那灰衣人背对着他,腰间挂着半枚铜钱——正是前日雪地里那个脚印上的标记。

陆九渊眯了眯眼,把醒木往怀里拢了拢。

"明日说《卧龙入川》。"他提高声音,"各位且记着,玄德公伐蜀前,军师诸葛亮拉着关云长的手,说了句北拒曹操,东和"

"和什么?"有人急着问。

陆九渊笑了,把醒木拍在桌上:"且听明日分解。"

窗外,洛阳城的暮鼓响了。

喜欢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请大家收藏:()综武:我在同福客栈说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