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画昭昭凡尘一琉璃
066望你能解惑
墨薇摇头,祖父是否知道,她不清楚。但她知道这事祖父不会插手,祖父对平家态度明朗,此事谢九哥也是最清楚不过的。
谢九哥深呼一口气:“我去找祖父。”
说完转身跑走了,身后小厮忙一路急追,两人很快就没了影。
身后的彩绢担心地看着谢九哥的背影:“小公子不会去找姑爷吧?上回,大奶奶骂君小姐的时候,小公子顶了二句,大奶奶气得把薛姨娘叫去狠狠骂了一通,这回要是小公子再为平家的事去找姑爷的麻烦,薛姨娘会不会恨上我们?”谢墨薇现在身份尴尬,不能再多竖敌,薛姨娘她们三房一向和二房关系不错,要是薛姨娘知道谢九哥听了墨薇的话出头去找刘良文的麻烦,不是平白得罪了三房吗?
彩绫也后悔,向墨薇检讨:“怪奴婢没有忍住,实在是这段时日,越传越难听.....四公子人挺好,奴婢不想让他也误会我们小姐。奴婢忘了小公子的脾气。不过,只要是平家的事,小公子就跳脚,府里的人都知道的。当年,三爷头七刚过,他背着包袱要去凉洲找那个平家二小姐去,老太爷发话说要把薛姨娘给卖了,小公子才肯回来的。这回,他知道姑爷对平家做了这档子事,自然是要去对质。这事其实也怪不到我们头上。”
“没事,让四弟去寻寻他晦气也好。”
墨薇疲惫地,她方才故事告诉谢九哥这些事。刘良文在背地里颠倒黑白贬损她的那些话,真正是不要脸。她一直忍着,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谁知,墨梅越闹越起劲。
“不过,平家的事,到此为止,小心祸从口出。”
彩绫俩人诺诺,彩绢的脸肿得太难看,墨薇让彩绫赶紧去找府医看看。
“怎么回事?”
墨薇轻声问彩绢,彩娟一向稳重,怎么就闹上了?
彩绢就说她在园子里好端端地走着路,谢墨梅自己撞上来,硬说她冲撞了她。
她吸溜着嘴巴,嘴角肿胀,被拧得青紫。彩绢不好学墨梅当时骂她的那些话,太难听,墨梅敢说,她不敢学,骂得可难听了,还好墨薇不在,要不也会像她那样回一句的。她不过申辩了一句,对方就直接动手了,恨不得拧烂了她的嘴……这事情她不能学,万一传出去了,倒霉的还是她们姑娘,她宁愿背上一个不敬主子的骂名。
墨薇见果然如此,心疼地说彩绢跟着她受苦了。叮嘱她以后从大奶奶那边走,惹不起我们躲得起。
“姑娘,奴婢回去就嘱咐小环她们以后看见她们那边的人就远远地闪开,不走一条道,不提一处水,不给她们机会。”
彩绫也忙保证。
默默跟在后面的司昭回头望了一眼九哥远去的方向。他还是那样喜欢打抱不平。当年在沙洲的时候,谢九哥就是万事喜欢当老大,整日带着她到处跑,好几次,把她弄得灰头土脸地,回来少不了被两家大人一通责怪,他都拍着胸脯,说是他带的头,事后,又照样带着她到处跑,没有办法,大院里没有其它孩子,只有她们两个年纪相仿。她整日跟着他厮混,谢九哥带着她跑遍了沙洲各处。方才她们说,谢九哥当日违抗长辈的意愿要去追赶她,倒是不意外。
她跟着彩娟一行人回到栖霞院,墨薇忙着给彩娟处理脸上的伤,打发司昭先回去。
司昭背了画箱,午后无人,青石板小路上干净,两旁绿柳荫荫,路旁桃花三两枝,落下缤纷的花瓣,她踏过去,左右看看无人,拐了个弯。
她回忆先前探的方向,谢家拨给刘良文和谢墨梅住的院子并不宽敞,想要单独辟一间南北通透的书房并不容易。小书房与他们夫妻住的小院子同在园子西侧,平日里都是刘良文在使用。他每日里下值都会去书房呆上一个时辰。
她一路摸到了青砖小书房前,躲到一丛芭蕉树后,见小厮正提着茶壶往外去灌水,等他离开,她像只耗子般快速溜了进去。这时节,刘良文该在翰墨院上值。
一共三间,屋内不大,用书架作墙隔开明暗,码了大半架子书,靠西侧竖着摆放了一张硕大的乌木书桌,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磨得发亮的墨砚上。一旁蛙形搁笔上,一支毛笔静静地搁着。
她见桌上叠放着几张宣纸,上面是草书的文字,挥洒自如,力透纸背,看墨迹应该是昨晚留下的。
她垂下眼睛,目光落到一旁的抽屉里,开始快速翻找起来。殿试刚过去二十来日,那些文章不知是否还在?
屋外,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书房里,时间仿佛凝固,司昭努力辨认着那些稿子上的文字。
外头有人声,她闪到隔间内,隔间狭小,只有一张卧榻供平日小憩。四面光秃秃的半壁,并无地方藏身,只有一扇窗户。方才她进来观察过,窗户出去,后面是高高的围墙,她可以翻出去夹道上离开。
她盯着那窗户上的插销,想着把它拔开,是否会惊动外头的人?这板壁并不隔音,上半截又是雕花的,两相通透。正纠结,就听外头熟悉的声音:“去外头守着,别让人进来。”
小厮答应着出去了,并体贴地带上了门,瞥见院中抱臂站着的平贵,原想趴着门缝听一听里头的动静,还是选择老实坐在廊下。这位三房的爷,虽然年纪小,脾气却不大好,他身边的平贵,打起人来可不是吃素的。
“四弟到底有什么事?我还要赶着去上值,耽误不得。”
跟着进来的刘良文耐着性子,他中途回来拿东西,吃了午饭正要赶去上值,还没出门,就被谢九哥给截住了,也不说话,一路拉着他来书房。
“我心有一事,望你能解惑。”
谢九哥声音冷硬,单刀直入:“听说你先前在金甲卫指挥使平连章家中做过账房?”
司昭扒着门缝,刘良文与谢九哥面对面,谢九哥仰头,看着他足高了一个头的刘良文,青涩的脸上满是严肃。
谢九哥深呼一口气:“我去找祖父。”
说完转身跑走了,身后小厮忙一路急追,两人很快就没了影。
身后的彩绢担心地看着谢九哥的背影:“小公子不会去找姑爷吧?上回,大奶奶骂君小姐的时候,小公子顶了二句,大奶奶气得把薛姨娘叫去狠狠骂了一通,这回要是小公子再为平家的事去找姑爷的麻烦,薛姨娘会不会恨上我们?”谢墨薇现在身份尴尬,不能再多竖敌,薛姨娘她们三房一向和二房关系不错,要是薛姨娘知道谢九哥听了墨薇的话出头去找刘良文的麻烦,不是平白得罪了三房吗?
彩绫也后悔,向墨薇检讨:“怪奴婢没有忍住,实在是这段时日,越传越难听.....四公子人挺好,奴婢不想让他也误会我们小姐。奴婢忘了小公子的脾气。不过,只要是平家的事,小公子就跳脚,府里的人都知道的。当年,三爷头七刚过,他背着包袱要去凉洲找那个平家二小姐去,老太爷发话说要把薛姨娘给卖了,小公子才肯回来的。这回,他知道姑爷对平家做了这档子事,自然是要去对质。这事其实也怪不到我们头上。”
“没事,让四弟去寻寻他晦气也好。”
墨薇疲惫地,她方才故事告诉谢九哥这些事。刘良文在背地里颠倒黑白贬损她的那些话,真正是不要脸。她一直忍着,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谁知,墨梅越闹越起劲。
“不过,平家的事,到此为止,小心祸从口出。”
彩绫俩人诺诺,彩绢的脸肿得太难看,墨薇让彩绫赶紧去找府医看看。
“怎么回事?”
墨薇轻声问彩绢,彩娟一向稳重,怎么就闹上了?
彩绢就说她在园子里好端端地走着路,谢墨梅自己撞上来,硬说她冲撞了她。
她吸溜着嘴巴,嘴角肿胀,被拧得青紫。彩绢不好学墨梅当时骂她的那些话,太难听,墨梅敢说,她不敢学,骂得可难听了,还好墨薇不在,要不也会像她那样回一句的。她不过申辩了一句,对方就直接动手了,恨不得拧烂了她的嘴……这事情她不能学,万一传出去了,倒霉的还是她们姑娘,她宁愿背上一个不敬主子的骂名。
墨薇见果然如此,心疼地说彩绢跟着她受苦了。叮嘱她以后从大奶奶那边走,惹不起我们躲得起。
“姑娘,奴婢回去就嘱咐小环她们以后看见她们那边的人就远远地闪开,不走一条道,不提一处水,不给她们机会。”
彩绫也忙保证。
默默跟在后面的司昭回头望了一眼九哥远去的方向。他还是那样喜欢打抱不平。当年在沙洲的时候,谢九哥就是万事喜欢当老大,整日带着她到处跑,好几次,把她弄得灰头土脸地,回来少不了被两家大人一通责怪,他都拍着胸脯,说是他带的头,事后,又照样带着她到处跑,没有办法,大院里没有其它孩子,只有她们两个年纪相仿。她整日跟着他厮混,谢九哥带着她跑遍了沙洲各处。方才她们说,谢九哥当日违抗长辈的意愿要去追赶她,倒是不意外。
她跟着彩娟一行人回到栖霞院,墨薇忙着给彩娟处理脸上的伤,打发司昭先回去。
司昭背了画箱,午后无人,青石板小路上干净,两旁绿柳荫荫,路旁桃花三两枝,落下缤纷的花瓣,她踏过去,左右看看无人,拐了个弯。
她回忆先前探的方向,谢家拨给刘良文和谢墨梅住的院子并不宽敞,想要单独辟一间南北通透的书房并不容易。小书房与他们夫妻住的小院子同在园子西侧,平日里都是刘良文在使用。他每日里下值都会去书房呆上一个时辰。
她一路摸到了青砖小书房前,躲到一丛芭蕉树后,见小厮正提着茶壶往外去灌水,等他离开,她像只耗子般快速溜了进去。这时节,刘良文该在翰墨院上值。
一共三间,屋内不大,用书架作墙隔开明暗,码了大半架子书,靠西侧竖着摆放了一张硕大的乌木书桌,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磨得发亮的墨砚上。一旁蛙形搁笔上,一支毛笔静静地搁着。
她见桌上叠放着几张宣纸,上面是草书的文字,挥洒自如,力透纸背,看墨迹应该是昨晚留下的。
她垂下眼睛,目光落到一旁的抽屉里,开始快速翻找起来。殿试刚过去二十来日,那些文章不知是否还在?
屋外,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书房里,时间仿佛凝固,司昭努力辨认着那些稿子上的文字。
外头有人声,她闪到隔间内,隔间狭小,只有一张卧榻供平日小憩。四面光秃秃的半壁,并无地方藏身,只有一扇窗户。方才她进来观察过,窗户出去,后面是高高的围墙,她可以翻出去夹道上离开。
她盯着那窗户上的插销,想着把它拔开,是否会惊动外头的人?这板壁并不隔音,上半截又是雕花的,两相通透。正纠结,就听外头熟悉的声音:“去外头守着,别让人进来。”
小厮答应着出去了,并体贴地带上了门,瞥见院中抱臂站着的平贵,原想趴着门缝听一听里头的动静,还是选择老实坐在廊下。这位三房的爷,虽然年纪小,脾气却不大好,他身边的平贵,打起人来可不是吃素的。
“四弟到底有什么事?我还要赶着去上值,耽误不得。”
跟着进来的刘良文耐着性子,他中途回来拿东西,吃了午饭正要赶去上值,还没出门,就被谢九哥给截住了,也不说话,一路拉着他来书房。
“我心有一事,望你能解惑。”
谢九哥声音冷硬,单刀直入:“听说你先前在金甲卫指挥使平连章家中做过账房?”
司昭扒着门缝,刘良文与谢九哥面对面,谢九哥仰头,看着他足高了一个头的刘良文,青涩的脸上满是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