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乔宋对乔镜彻底失望
这一天天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乔宋很感谢段嘉彦为她做的一切,本来按照计划,她是准备请段嘉彦单独吃顿饭的,可碍于她今天要去幼儿园接弟弟,不管怎么样,乔镜在与人打架这件事上都不无辜,要是没有他打肿脸充胖子在先,自然也就不会有一系列争端在后。
没办法,之后的事情只能之后再说。
两人在医院门口就此分手。
等到乔宋在幼儿园门口接到自己弟弟时,乔镜约莫也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全程低着头,一连快三天都没洗过的头发,油腻腻赖乎乎的耷拉在他的眉骨处,他双手汲拉着书包,没提要回周晓梅那里的事,姐弟俩隔着人群对视一眼,心里各有各的思量。
乔宋在看到乔镜的那一刻抿了抿唇,转身就走。
乔镜赶紧跟上。
两人之间起码保持了得有一米以上的距离。
乔镜在回家的路上,曾多次鼓足勇气想和自己的姐姐说话。
奈何,乔宋就是不理他,甚至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是故意在晾着他了,慢慢的,乔镜在尝试几次无果之后又一脸郁闷的把头低了下去,撅着嘴巴,眼睛里面包着泪,想哭,碍于颜面,吸了吸鼻子,到底还是没有哭,反正心情一时之间很矛盾就是了。
乔宋在沿路的菜市场,请相识的老板给自己幺了两斤排骨。
她们这会儿来的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晚了,那种品质上乘的精瘦肋排早已被菜市场的大爷大妈们抢售一空,只剩下那种骨头上面还沾着零星肉块的便宜猪前排。
老板和乔宋告知了这一点。
乔宋笑着点头,说自己知道了并表示她不是很嫌弃,老板在称肉的时候索性就在正常价格的基础上又额外给她添了二两,反正这种猪前排也不怎么卖得出去,买回家炖汤也是好的。
回到家后,乔宋自顾自的走到卧室,换了件衣服。
乔镜有点搞不懂他姐到底要做什么,一时回房间也不是,坐到客厅也不是,只能干巴巴的站在与走廊连接的玄关处,低着头,掰着掌心数指头。
乔宋权当没有乔镜这个人,该洗手洗手该做饭做饭。
她把已经宰成小块的排骨焯过一遍水后,连着葱姜蒜海带八角香叶一起放进高压锅里,又去卫生间拎出拖布,把家里凡是被乔镜踩脏的地板又悉数拖了一遍。
一遍又一遍。
乔宋把家里的脏衣服按照颜色深浅归好类,浅色的手洗,深色的全都塞入洗衣机里。
随着“轰隆”一声吵人的噪音响起,家里的双缸洗衣机开始运作起来,乔宋也在这噪音中拆掉了脑后马尾的头绳,对着卫生间里的半身镜不紧不慢的将她长至腰际的黑发,盘了起来,盘成一个漂亮的小花苞头,松松垂至她脑后。
饭好了,乔宋却一点也没有叫她弟弟过来吃饭的意思。
她走进厨房,用一根筷子一点一点的将高压锅上的安全阀挑开,让锅内的气体缓慢泻出来。
经过半个小时的炖煮,锅里面排骨和海带已经炖的软烂香透,独属于排骨的肉香也随之融化在底下的汤汁中。
比起吃肉,乔宋更喜欢喝汤,只见她不紧不慢的用滤勺将高压锅里的骨头渣子都过滤出来,然后盛起一勺,喝了一口。
乔宋手里端着汤碗,在餐桌一侧坐下,眉目淡淡的,好似周遭发生什么都与她乔宋无关似的。
反观在她面前的乔镜则是要被这股肉汤的味道香惨了,他伸手擦了擦自己嘴角的哈喇子,表情气哼哼的,饿,真的饿,乔镜都记不得他有多久没吃肉了,自从被他妈接到店里后,乔镜的吃住都是在理发店里完成的,晚上理发店打烊了,直接将立在墙壁边缘的折叠床放下来,再将布条子往天花板上的钩子一挂,这就是一个隔间。
周晓梅晚上要是没“生意”的时候,也是在理发店里住。
周晓梅不爱管乔镜,每次都到了晚饭的点儿就让乔镜去她包里翻出两三块钱,买路边的包子油条烧卖汤面吃。
总之,在她看来,乔镜那么小的个头是不需要吃太多东西的,随便凑合一口得了。
因此,连乔镜自己都忘了她有多久没吃过肉了,如今冷不防闻到排骨的味道,他都快馋死了。
乔宋却在这时开口:“你的东西太多,我不知道哪些是你要的,哪些是你不要的,一会儿我带你亲自收拾一次,等晚上收拾好了我就送你回你妈的店里。”
乔镜表情错愕,手指搅动着已经发黑了的衣服下摆,怯生生的叫声:“姐……”
乔宋直接作出一个打住的手势:“从今天开始,我不是你姐了。”
乔宋一边喝汤,一边两手捧着碗壁沿汤里吹气:“乔镜,接下来我要说的话,我也不知道你到底能不能听懂,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要说。”
乔镜:“……”
“奶奶去世时曾偷偷给我塞过一个存折,其实说偷偷也不准确,因为那时你妈也在,奶奶当时明确说过存折上的钱是留给我读书的,而你妈却在奶奶去世后的这一年里,三番两次打上这笔钱的主意,包括今天,我也不知道她是真有事要忙,顾不上接电话,还是就等着我出面,迫使我把存折上的这笔钱拿出来,这些我不想去想也不愿去追究。”
“我妈是真的忙……”
“忙着打牌?忙着赢钱?”
乔宋喉咙发出嘲讽的笑:“这些年我自以为自己待你不薄吧?你的第一张尿片谁换的?第一件小衣服谁给你缝的,你妈打牌上瘾,一在外面待着就是一整天,你在家里哇哇大哭吵着要奶喝的时候,又是谁背着你往楼上楼下这些邻居家里,一家一家的敲门,一家一家的要奶粉?这些记忆对于来说都太早了,忘记也正常,我不求你长大以后有多感激我,我一直觉得身为姐弟,我们能在家里和谐相处就够了,却没想到你越长大越和你妈长成一个德行。”
乔宋很感谢段嘉彦为她做的一切,本来按照计划,她是准备请段嘉彦单独吃顿饭的,可碍于她今天要去幼儿园接弟弟,不管怎么样,乔镜在与人打架这件事上都不无辜,要是没有他打肿脸充胖子在先,自然也就不会有一系列争端在后。
没办法,之后的事情只能之后再说。
两人在医院门口就此分手。
等到乔宋在幼儿园门口接到自己弟弟时,乔镜约莫也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全程低着头,一连快三天都没洗过的头发,油腻腻赖乎乎的耷拉在他的眉骨处,他双手汲拉着书包,没提要回周晓梅那里的事,姐弟俩隔着人群对视一眼,心里各有各的思量。
乔宋在看到乔镜的那一刻抿了抿唇,转身就走。
乔镜赶紧跟上。
两人之间起码保持了得有一米以上的距离。
乔镜在回家的路上,曾多次鼓足勇气想和自己的姐姐说话。
奈何,乔宋就是不理他,甚至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是故意在晾着他了,慢慢的,乔镜在尝试几次无果之后又一脸郁闷的把头低了下去,撅着嘴巴,眼睛里面包着泪,想哭,碍于颜面,吸了吸鼻子,到底还是没有哭,反正心情一时之间很矛盾就是了。
乔宋在沿路的菜市场,请相识的老板给自己幺了两斤排骨。
她们这会儿来的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晚了,那种品质上乘的精瘦肋排早已被菜市场的大爷大妈们抢售一空,只剩下那种骨头上面还沾着零星肉块的便宜猪前排。
老板和乔宋告知了这一点。
乔宋笑着点头,说自己知道了并表示她不是很嫌弃,老板在称肉的时候索性就在正常价格的基础上又额外给她添了二两,反正这种猪前排也不怎么卖得出去,买回家炖汤也是好的。
回到家后,乔宋自顾自的走到卧室,换了件衣服。
乔镜有点搞不懂他姐到底要做什么,一时回房间也不是,坐到客厅也不是,只能干巴巴的站在与走廊连接的玄关处,低着头,掰着掌心数指头。
乔宋权当没有乔镜这个人,该洗手洗手该做饭做饭。
她把已经宰成小块的排骨焯过一遍水后,连着葱姜蒜海带八角香叶一起放进高压锅里,又去卫生间拎出拖布,把家里凡是被乔镜踩脏的地板又悉数拖了一遍。
一遍又一遍。
乔宋把家里的脏衣服按照颜色深浅归好类,浅色的手洗,深色的全都塞入洗衣机里。
随着“轰隆”一声吵人的噪音响起,家里的双缸洗衣机开始运作起来,乔宋也在这噪音中拆掉了脑后马尾的头绳,对着卫生间里的半身镜不紧不慢的将她长至腰际的黑发,盘了起来,盘成一个漂亮的小花苞头,松松垂至她脑后。
饭好了,乔宋却一点也没有叫她弟弟过来吃饭的意思。
她走进厨房,用一根筷子一点一点的将高压锅上的安全阀挑开,让锅内的气体缓慢泻出来。
经过半个小时的炖煮,锅里面排骨和海带已经炖的软烂香透,独属于排骨的肉香也随之融化在底下的汤汁中。
比起吃肉,乔宋更喜欢喝汤,只见她不紧不慢的用滤勺将高压锅里的骨头渣子都过滤出来,然后盛起一勺,喝了一口。
乔宋手里端着汤碗,在餐桌一侧坐下,眉目淡淡的,好似周遭发生什么都与她乔宋无关似的。
反观在她面前的乔镜则是要被这股肉汤的味道香惨了,他伸手擦了擦自己嘴角的哈喇子,表情气哼哼的,饿,真的饿,乔镜都记不得他有多久没吃肉了,自从被他妈接到店里后,乔镜的吃住都是在理发店里完成的,晚上理发店打烊了,直接将立在墙壁边缘的折叠床放下来,再将布条子往天花板上的钩子一挂,这就是一个隔间。
周晓梅晚上要是没“生意”的时候,也是在理发店里住。
周晓梅不爱管乔镜,每次都到了晚饭的点儿就让乔镜去她包里翻出两三块钱,买路边的包子油条烧卖汤面吃。
总之,在她看来,乔镜那么小的个头是不需要吃太多东西的,随便凑合一口得了。
因此,连乔镜自己都忘了她有多久没吃过肉了,如今冷不防闻到排骨的味道,他都快馋死了。
乔宋却在这时开口:“你的东西太多,我不知道哪些是你要的,哪些是你不要的,一会儿我带你亲自收拾一次,等晚上收拾好了我就送你回你妈的店里。”
乔镜表情错愕,手指搅动着已经发黑了的衣服下摆,怯生生的叫声:“姐……”
乔宋直接作出一个打住的手势:“从今天开始,我不是你姐了。”
乔宋一边喝汤,一边两手捧着碗壁沿汤里吹气:“乔镜,接下来我要说的话,我也不知道你到底能不能听懂,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要说。”
乔镜:“……”
“奶奶去世时曾偷偷给我塞过一个存折,其实说偷偷也不准确,因为那时你妈也在,奶奶当时明确说过存折上的钱是留给我读书的,而你妈却在奶奶去世后的这一年里,三番两次打上这笔钱的主意,包括今天,我也不知道她是真有事要忙,顾不上接电话,还是就等着我出面,迫使我把存折上的这笔钱拿出来,这些我不想去想也不愿去追究。”
“我妈是真的忙……”
“忙着打牌?忙着赢钱?”
乔宋喉咙发出嘲讽的笑:“这些年我自以为自己待你不薄吧?你的第一张尿片谁换的?第一件小衣服谁给你缝的,你妈打牌上瘾,一在外面待着就是一整天,你在家里哇哇大哭吵着要奶喝的时候,又是谁背着你往楼上楼下这些邻居家里,一家一家的敲门,一家一家的要奶粉?这些记忆对于来说都太早了,忘记也正常,我不求你长大以后有多感激我,我一直觉得身为姐弟,我们能在家里和谐相处就够了,却没想到你越长大越和你妈长成一个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