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恭迎新帝


“将军……”一阵急促的呼喊声从山后传来,那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也在诉说着守军的绝望与无奈,“守备大人有令,让我们放下武器,全体投降。”

话音未落,一位满身大汗、气喘吁吁的传令兵踉跄着跑上山来,他手中紧握着建州守备傅宣歌的令牌,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仪凤门守将黄越听令,放下武器,率军投降。”

听到这道命令,黄越的身体微微一震,他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解脱。他缓缓抬起头,望向远方那片被战火吞噬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用近乎颤抖的声音下达了命令:“全军听令,就地放下武器,投降吧。”

随着这道命令的传出,山顶上的守军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刀枪,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他们知道,这一刻的投降,是对现实的屈服,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他们曾经英勇地战斗过,但此刻,他们只能无奈地接受败局,期待着未来的和平与安宁。

……

此刻,余乐被困于狭窄石缝之内,四周被上百名燕军紧紧包围,仅以盾牌护住前躯,仅一张面容暴露在外,进退维谷,处境极为棘手

“哈哈哈哈……务必生擒此人!”

“乖乖现身,我们保证留你全尸!”燕军士兵黑洞洞的火铳直指其身,弓箭手亦弓弦紧绷,锋利箭矢直指洞口,气氛紧张至极。

余乐内心苦笑:“想我余乐,竟也会落得如此田地,唉……乾人所谓的虎狼之师,简直可笑至极!不让掠夺,不许滥杀,便消极应战,竟不顾我这位都统的死活,真是一群废物!”身为堂堂二品都统,若真无奈投降燕军,颜面何存?正当他陷入绝望之际,外面突然响起阵阵惨叫。

只见一条长鞭犹如灵蛇吐信,灵活异常,将燕军一一击倒,显然有高人相助。余乐趁机而动,将手中棋子疾射而出,瞬间放倒面前的数名燕军,随后顶着盾牌奋力冲出。

“夏侯姑娘?”余乐眼前一亮,只见一道熟悉的倩影亭亭玉立,正是夏侯衿。其身边围绕着数十名侍女,已将这上百名燕军全部制服。

“余乐,别来无恙?”夏侯衿笑靥如花,明媚动人。

余乐自觉狼狈不堪,苦笑回应:“多谢夏侯姑娘出手相救,让您见笑了。”

“下次可要小心些,别指望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夏侯衿轻声提醒。

“教主,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快走吧。”一位侍女轻声催促。

余乐急忙问道:“你为何会在此处?”

“这里可是我们水神教的地盘,皇宫我都来去自如。”夏侯衿笑得明媚:“你也真够倒霉的,燕朝百官都投降了,你还被困在这里。我走了,你自己保重。”

余乐心中大急,连忙追问:“那我日后如何寻你?”

“你要找我?”夏侯衿回眸一笑,眼神中带着几分玩味:“找我干啥?”

余乐一时语塞,面露尴尬之色。

“咯咯咯……有缘自然会再相见。”夏侯衿看到余乐的窘样,感觉很开心,洒脱地转身离去,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树林之间。

……

“敬呈于前太子殿下钱元昭殿下、北方兵马大元帅郑锦元帅麾下:

昔日风云突变,奸佞黎王,倚仗兵部尚书刘奎之力,篡我朝纲,自立为崇德皇帝,致使朝野动荡,生灵涂炭。我等身为国之栋梁,虽力有未逮,然心念社稷,未尝一日忘怀恢复正统之志。

今幸得前太子殿下钱元昭,英明果敢,矢志讨逆,更有北方兵马大元帅郑锦,智勇双全,统率三军,所向披靡。自殿下兴兵以来,军民一心,势如破竹,终至攻克燕朝首都建州,逆贼黎王授首,崇德伪朝覆灭,此乃天意所归,民心所向。

我等礼部尚书顾炎、建州守备傅宣歌、户部尚书钱国维、魏国公徐柯、保国公张舜等诸公侯伯,以及隆平侯张蒙、临淮侯李国栋、怀宁侯孙辰、灵壁侯汤策固、安远侯柳锡泉、永昌侯徐宏宇、定远侯邓武等,皆感念殿下与元帅之英勇,愿率群臣,诚心归降,共襄义举。项城伯常俊、大兴伯邹秋宁、宁晋伯刘存深、南和伯方孝绵、东宁伯焦隆昌、安城伯张玉森、洛中伯黄长隆、成安伯郭祚兴等,亦皆愿随众归心,共赴国难。更有驸马齐海韬、大学士王辩,侍郎郭可盈、梁超武、李奇等,皆以国家为重,愿共举大义,以正乾坤。

在此关键时刻,我等谨代表朝野上下,恳请前太子殿下钱元昭,顺应天命,登基为燕朝皇帝,承继先祖遗志,光复我朝正统。愿殿下登基之后,能以德治国,以仁安民,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同时,我等亦深知北方兵马大元帅郑锦元帅之威名,愿元帅继续统领三军,辅佐陛下,共筑和平盛世,保我燕朝千秋万代。

再叩首。”

晨光初破黎明雾,建州城内万众瞩。昔日宫城之上,龙旗翻飞,鼓乐齐鸣,一片庄严肃穆。百官身着朝服,队列整齐,自宫门至皇城,绵延数里,皆低头肃立,静待那决定性的一刻。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前太子钱元昭,身骑白马,身披金甲,英姿飒爽,缓缓步入皇城。他的身后,是北方兵马大元帅郑锦领军的铁骑卫队,气势如虹,彰显着新朝的力量与希望。

百官见状,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声震云霄:“恭迎新帝登基,万岁,万岁,万万岁!”

钱元昭在马背上微微欠身,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庞,心中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随后,依照古礼,钱元昭在百官簇拥下,步入太庙,举行祭告天地、先帝、列祖列宗的仪式。香烟缭绕中,他虔诚地祈愿,愿天地佑我燕朝,愿先帝之灵安息,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见证这一历史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