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恭送父皇(第三更)

第482章 恭送父皇(第三更)

水渠幽幽,轮车转动。

坐在御辇上,李世民目光看向北苑西北角落的偏僻小院,低声问道:“禄东赞的两个女儿,现在怎样了”

“还在武德殿住着。”李承乾轻轻低头,平静的说道:“等到吐蕃将黄金送到长安之后,儿子就会处死她们。”

禄东赞和噶尔钦陵已死的消息,那两名吐蕃女子并不清楚。

一旦让她们知道禄东赞和噶尔钦陵已死,她们立刻就会成为李承乾身边的隐患。

对于隐患的处置,李承乾向来谨慎。

他不会给别人留一点机会的。

“其实也不用杀了她们,还有禄东赞的其他三个儿子,其实都是可以用的。”李世民摇摇头,说道:“禄东赞不会有人再见他的,至于噶尔钦陵,你不是说他去了高句丽吗,让他在那里永远待着就是了。”

“父皇还是觉得灭吐蕃有风险”李承乾一眼就看出了李世民担忧所在。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吐蕃毕竟在高原之上,而大唐的将士,真正能持续在高原上作战的人很少。

一旦开战,只需要一次大败,大唐就会在十年内失去再次杀入高原的机会。”

李承乾点点头,这一点上他是相信李世民的。

李承乾平静的笑笑,说道:“父皇,儿子其实没打算真的只用大唐的将士,等到高句丽平定之后,儿臣会用心经营吐谷浑。”

“哦”

“吐谷浑王国依旧会存在,但王国的军权不能再掌握他们自己的手里了。”李承乾神色肃然,说道:“儿子会将他们补入左右骁卫当中,一方面平衡左右骁卫当中的突厥人,一方面成为真正灭绝吐蕃的主力。”

“他们能用吗”李世民有些诧异,吐谷浑人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吐蕃人眼里,都是脆弱的绵羊。

之前不管是大唐灭吐谷浑,还是后来松赞杀入吐谷浑,逼他们进攻大唐,都是一样的看法。

“他们是吐谷浑人,自然不堪一用,不堪一击,但是他们成了大唐的军卒,甚至以后有机会立战功成为唐人,那么儿臣有足够的把握,让他们成为最凶狠的豺狼。”李承乾眼神冷冽。

吐谷浑人,起码他们的身体素质是合格的。

他们的问题根本在于他们的文化底蕴太差,没有足够的凝聚力。

一旦将他们凝聚起来,他们会变得异常凶狠的。

在前世,吐蕃人就做到了。

还有后面的西夏人。

“将吐谷浑人改编之后,西南上高原拿下苏毗和羊同,同化苏毗和羊同的骑兵,那么大唐便能够以一份军力,撬动四份军力,这样即便是偶有大败,也能够很快重整旗鼓。”李承乾目光轻轻抬起,看向吐蕃方向:“最后一步步吞灭吐蕃。”

“之后呢”李世民听到李承乾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下意识的问道。

“当然是吞灭吐蕃。”李承乾想了想,还是说道:“吐蕃虽然是松赞一族在统治,其下又有各个部族鼎力协助,但是他们也有一个最根本的隐患没有解决。”

“什么隐患”

“奴隶。”李承乾不再犹豫,直接说道:“吐蕃的奴隶比例太多了,甚至比平民还要更多,只要能够煽动这些奴隶,那么他们就会背叛吐蕃,成为吐蕃王朝的埋葬者。”

“牧野之战。”李世民轻轻点头,喃喃的说道:“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剩下的便是治理吐蕃,安定西突厥。”李承乾微微低头,说道:“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儿臣还活着的话,那么儿臣会想办法沟通天竺,然后打通天竺的陆海通道,掠夺天竺的财富,但也只有如此了。”

“天竺太远了。”李世民轻轻点头。

“是啊!”李承乾跟着感慨一声,路途遥远将会成为李承乾更进一步的最大阻碍。

他可以灭掉高句丽,灭掉新罗和百济,甚至灭掉倭国,但是对于天竺,他是无能为力的。

甚至实际上对于倭国,百济和新罗,在掠夺尽他们的财富之后,很可能也是一个逐渐退出的过程。

距离太远,加大了沟通的成本。

没事还好,一旦有事,那些地方立刻就会成战争的无底洞。

除非,他能够有办法缩短这些地方和长安的沟通时间。

李承乾心中微微摇头,已经好几年了,他一直都在西北的驿路上进行改革,而长孙无忌,也在试图缩短长安和广州的距离。

但好几年了,依旧没有完成。

就这两个地方已经如此了,将来建设高句丽的驿路,需要的时间更长。

更别说还有闽赣之地。

李承乾这辈子能够将天下的沟通距离缩短三分之一,便已经可以称作一代圣君了。

哪里还有时间去想天竺的事情。

……

李世民坐在御辇上,缓缓东行。

脑海中却在不停的回想李承乾刚才给他绘制的画面。

东灭高句丽,西灭吐蕃和西突厥,大唐海军海外。

一副盛世光景。

突然,李世民笑笑。

目光看向远处的起伏的麦田。

他知道,李承乾虽然目标长远,但是路却是一步步的走的很稳。

天下的根本是粮食。

而李承乾抓的最多的,就是粮食。还有无数的北门将士……

一排宫殿这个时候突然闯入了李世民的视线中,他微微一愣,仔细一看。

原来是来到了大同殿和兴庆殿。

大同殿原本幽禁的李治和他的家人,而兴庆殿幽禁的是李泰和他的家人。

李治如今已经流放到了黔州,而李泰却还在兴庆殿中。

李世民心中一软,转身看向李承乾道:“承乾,去看看青雀,如何”

李承乾一愣,随即点点头。

他稍微摆手,御辇已经朝着兴庆殿而去。

兴庆殿四周的守卫,看到李世民和李承乾到来,全部都神色惊讶,随即齐齐半跪在地。

李承乾摆摆手,众人这才低头没有开口。

御辇被抬进了兴庆殿中。

两名年老的妇人在殿中收拾,看到李承乾和李世民立刻吓的跪倒。

张阿难上前,止住了两个人的说话。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李泰的声音清晰的从殿后传来。

御辇落下,李世民在李承乾的搀扶下步入了后殿。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殿宇阴影下对着李欣念书的李泰,还有旁边用编织衣裳的阎婉。

不管是李泰,还是阎婉,都是一脸温润平和的神态。

清晰的脚步声,很快惊动了李泰。

李泰下意识的抬头,然后一眼就看到了步入殿后的李世民和李承乾。

李泰的脸上瞬间满是惊喜,随即,他的鼻子一酸,立刻翻身爬起来,对着李世民和李承乾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福寿安康;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一旁的李欣和阎婉也赶紧跪着跪倒行礼。

李世民认真的打量李泰。

在兴庆殿的这些日子,李泰没有发福,反而瘦了许多,隐约能够看到他小时候的影子。

相反,是阎婉有些发福。

再联想到之前在前殿洗衣的妇人,李世民就知道,在兴庆殿,李泰一家的待遇很好。

这些事情,李世民其实早就知道。

但很多事情,听别人说一万遍,也不如自己亲眼看上一遍来的更加放心。

“平身吧。”李世民微微抬头,然后在张阿难搬来的短榻上坐了下来。

“谢父皇,谢陛下。”李泰松了口气,这才和李欣、阎婉一起站了起来。

“欣儿今年十六了吧。”李世民看向身材挺拔,神色谨慎的李欣,轻轻笑笑,问道:“婚事定了没有”

“还没有!”李泰低头,说道:“儿臣想过,让欣儿娶一个禁军校尉的女儿为妻就好,但是陛下答应让欣儿这两年参加科举,所以就想着等等,若是能够考中进士,得授官职,那么就在外面娶一个寒门之家的女子为妻,更好一些。”

李世民点点头,和禁军有所牵扯,那么是李承乾放心,但也难免会有人用他做伐,反而是找一个寒门女子为妻,那么李欣的一辈子就能够直接看到头,这样,反而他能够得一世安稳。

李世民侧过身,看向李承乾问道:“欣儿若是娶禁军校尉之女为妻,虽然有些不好,但他还有机会入北苑探视,可一旦娶了寒门之家的女子,那么他这辈子可能就回不来了,皇帝你怎么看”

李承乾很温和的笑笑,说道:“父皇多想了。”

李泰忍不住的抬头,李承乾神色温润的说道:“等到欣儿考中进士,儿臣就赐他一个郡公的爵位,这样每年年底的时候,他都能入宫参加除夕夜宴,然后到北苑来和青雀团圆。”

每年只有一次机会。

离开北苑考中进士,以后每年就只有一次机会能够父子团圆。

李欣还没有想清楚这些,李泰已经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后脑上,低喝道:“还不叩谢陛下圣恩!”

“谢陛下恩典。”李欣立刻跪下沉沉叩首。

“嗯!”李承乾笑着点点头,他刚才说赐李欣郡公的爵位,就等同同意让李欣重归宗谱。

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看向李泰道:“今日来此见你,见你安好,朕就已经放心了,皇帝,我们走吧。”

“喏!”李承乾伸手将李世民搀扶起来,然后搀扶着他朝殿外走去。

李泰看着李世民远去的身影,他的心底莫名的有一种悲伤的情绪在心中涌起。

随即他不由得跪了下来,然后沉沉的叩首:“恭送父皇!”

声音哽咽。

李世民的脚步微微一顿,然后轻叹一声,朝着前殿走去。

大日西落,黄昏的光芒这个时候落了下来。

温和,清润。

但有带着一丝莫名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