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阿基米德
“夫人,还是见见吧。”知琴说道,“这个算命瞎子,在府门外有几天了,每天都来叩门,怎么撵都不走。”
“这些算命的,无非就是为了骗几个钱,给他几两银子,打发走了便是。”杨夫人摆了摆手,“怎么,这点事都办不了?”
知琴委屈道:“夫人,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给他点银子,不过他说不够,他要的,我们给不了。”
“胡麻子干什么吃的?难道他是摆设吗?钱解决不了的事,就用武力。”杨夫人有些微怒,“这是在桂林府,谁人不知,我的府邸,就好比京城的紫禁城,岂能在门外乱来?”
知琴低头小声道:“胡麻子的胳膊被这算命瞎子给打断了。”
杨夫人双眸射出一道寒光,看得知琴直发毛。她把面前的盖碗掀开,吹了吹,沿着边沿喝了一口,压住了心中火气。
“既如此,你去把人带来,我倒是要看看,这个算命瞎子,到底要做什么!”
“是。”知琴喏喏而退。
算命瞎子都长一个模样,戴着圆圆的墨镜,乌漆麻黑,上嘴唇留一撇八字胡,手上青筋暴突,像是冬天里的枯树枝。
透过窗户,杨夫人看到此人被知琴引进了院中,一手拿着摇铃,一手拿着算命旗,迈着四方步,跟在知琴身后。
杨夫人展了展衣衫,正襟危坐。
“夫人,人来了。”知琴在门外说道。
“嗯,带进来吧。”
这算命瞎子还不等杨夫人说话,便把摇铃放在桌上,算命旗一丢,抄起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知琴看了眼杨夫人,意思是,此人到底是真瞎,还是装的?
杨夫人瞟了知琴一眼,道:“你下去吧,别忘了,我刚才交代你的事。”
知琴下去后,只见算命瞎子,拿起刚才杨夫人喝过的茶杯,说道:“野草闲花遍地愁,龙争虎斗几时休?抬头吴越楚,再看梁唐晋汉周。元末红巾起义,大明王朝无忧。如今人间天欲变,到底谁最风流。”
说到“谁最”时,算命瞎子举起茶杯,在桌上狠敲了一下,然后才把“风流”二字说了出口。
杯中上好的龙脊茶,洒了一半。
杨夫人心中一惊,这一举一动,跟当初她第一次见浑三时,浑三的行为一模一样。
杨夫人狐疑地观察着算命瞎子。
“我没兴趣找你算命。”杨夫人不动声色地说道,“但是,你为什么在我府门前不走,而且还打伤了我的人?”
杨夫人起身,褪去衣衫,露出了雪白的脖颈,从上至下,展露无遗。
试探男人,这是最好的手段。
杨夫人观察着面前的算命瞎子,然而眼前人,一点波澜都没有。
“你的人,太不礼貌了。”算命瞎子答道,“夫人,天冷,还请穿上衣服,我们坐着谈。”
“你到底是真瞎,还是假瞎?”杨夫人一边穿衣衫,一边说道,“在桂林府,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你把这墨镜摘下来。”
算命瞎子听到后,咯咯地笑了起来:“白莲教主杨夫人嘛,桂林府是你的地盘,你当然有一百种方法了。不过,我这墨镜要是摘了,你们桂林府也就没了。”
“没了?说笑了吧?”杨夫人不屑一顾,“就冲你这句话,无非是个江湖骗子罢了。我的贴身侍女说了,给你银子,你不走,说不够。这我就好奇了,你到底要什么?”
杨夫人也算是沉稳,在没摸清楚算命瞎子的来路时,她是不会贸然摘掉眼前人的墨镜的。
“银子。”算命瞎子一笑,“但是,不是几两。”
“几十两?几百两?”杨夫人道,“就算是万两,我也出得起。”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算命瞎子又笑了。
算命瞎子道:
“在很久之前,中土的西方有一个国家,叫希腊,他们那有一个大人物,阿基米德。有一天,希腊的国王跟阿基米德下棋,输给了阿基米德,于是,希腊的国王问阿基米德,想要什么奖励。
“阿基米德说,这棋盘,一共有六十四个格,我只要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以此类推,每格翻倍即可。”
“这能有多少米?给他便是。”
“这输了棋的国王,也是这么想的。”算命瞎子道,“看似简单的请求,但随着数量的指数级增长,最后总数变得非常巨大。”
算命瞎子起身,拿起杨夫人笔山的毛笔,用嘴润了润,蘸上墨汁,写了起来。
算命瞎子写的符号,杨夫人一点也看不懂。
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在元朝,通过蒙古帝国开通的欧亚商路,传入了中国,主要由伊斯兰商人和学者带进来的。当时,元朝设立的回回司天监曾引入阿拉伯天文学与数学方法。
到了利玛窦来中土后,在《同文算指》中也介绍过阿拉伯数字,但却译为了汉字形式。
说白了,阿拉伯数字,虽然传入了中土,但在明末却并未流行。
按照阿基米德的算法,要填满整个棋盘,所需的米粒总数为二的六十四幂减一,约为18,446,744,073,709,551,615粒米。
算命瞎子把最终的结果,告诉给了杨夫人。
杨夫人轻哼道:“你的意思是,要这么多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