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行记莫里吧唧

第439章三件新鲜事

老者?崇祯帝除了满朝的腐朽老头,只认识一个老者,就是张老樵。

“可是一名道士?”崇祯帝问道。

浴光老和尚摇了摇头:“不是,就是一普普通通的老者,稀松平常。”

崇祯帝不免有些失望,看来不是张老樵,如果是张老樵,崇祯帝一定会要求在拍卖六扇门的时候做些手脚。

张老樵是玄妙道长的身边人,要是张老樵竞标,崇祯帝一定会想办法暗箱操作,让张老樵竞标成功。张老樵竞标成功,就相当于玄妙道长竞标成功,玄妙道长竞标成功,芳心可得。

可惜了。

“就因为是老者,所以你觉得奇怪?”

“正是。”浴光老和尚答道,“宗主您想,一个稀松平常的老头,看上去也不像是个有钱人,而且年岁也不小了,为何要竞标六扇门?难道是为了养老吗?显然不是。老僧窃以为,他会不会是哪个王孙的管家?有其他目的?”

“其他目的?”崇祯帝否认道,“浴光,你想多了。一个破衙门口,又挨着三法司衙门,能干什么?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朝野皆知。”

浴光老和尚不再多言,给崇祯帝把杯中茶斟满后道:“宗主,您既然回京了,打算何时回紫禁城?”

“回紫禁城?朕可没这个打算。”崇祯帝答道,“朕这次出京,觉得江湖上好玩的事多了。再说,朕已经回京了,难道非要在黄圈圈里才能办公吗?”

“哦?那宗主您的打算是?”

“朕的打算是,在你这崇福寺住下了,这样一方面能身处江湖,感受江湖之美;一方面还能掌控京畿,运筹帷幄。”

崇祯帝脸皮够厚的了,自己家那么大房子不住,非跑人家去住,这不给人添麻烦么!虽然浴光老和尚是他的下属,但毕竟不是臣子,如此贸然住在崇福寺,他倒是自在了,可浴光老和尚则平白在自家多了个主子。

别扭!

“宗主,崇福寺最近丁香花开,善男信女来来往往,恐怕人多眼杂,多有不便啊!”

“人多眼杂,怎么是多有不便?这可太方便了。”崇祯帝没听出话外音,“你想,人多眼杂,江湖上的消息就多,消息多,是不是对找《连山》方便许多?”

“是,是,不过小寺吃的都是斋饭,宗主恐怕不习惯。”

“这有何难?我让人定期送些鸡鸭鱼肉不就得了?放心吧,朕委屈不到。”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浴光老和尚口念佛号,“还是宗主懂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在心间。”

既然如此,浴光老和尚只有顺人情说好话了。

“宗主,您这次华山论剑,可有什么新鲜事,跟老僧分享一二?”

浴光老和尚也就是随口问问,崇祯帝都成武林盟主了,能有什么新鲜事?有新鲜事,也无非都是假的。

不过,崇祯帝还是说了三件令浴光老和尚感兴趣的新鲜事。

第一件,在华山之上,崇祯帝遇到了一个戴墨镜的算命瞎子;第二件,崇祯帝在终南山天机阁遇到了张老樵;第三件,无为镇大年初一上帝曾回复过纸条。

这三件事,确实新鲜,浴光老和尚除了对张老樵略有耳闻外,在其他事的认知上,和崇祯帝一样。

“浴光,你听说过樵老吗?”崇祯帝问道,“他的武功,当真可称得上天下第一?”

“这个……”浴光老和尚答道,“江湖上盛传,他在甘肃镇曾大战过敦煌人间佛。”

“敦煌人间佛,又是什么人物?可是你们佛门中人?”

“老僧也是许多年前听我师父说过此人,未曾谋面。既然号称人间佛,想必算是我佛门弟子吧。”

一山更比一山高,这江湖之大,远非一人一剑所能丈量。北至大漠孤烟,南至天涯海角,东临沧海怒涛,西抵雪域绝巅,处处皆是刀光,步步皆是情仇。多少英雄豪杰,踏遍山河,自以为能纵横天下,最终却不过湮没于岁月长河,连名字都无人识得。

浴光老和尚,常年待在崇福寺,除了耍耍心机,卖弄些手腕,武功算不上绝顶,岂能知道更上层的江湖?

“嗯。”崇祯帝不免有些失落,叹道:“看来江湖,不只是江湖啊!”

浴光老和尚双手合十,说道:“宗主富有四海,不必在意这些小节,聊了这么久,想必饿了,不如老僧命人弄些斋饭,吃过之后,您就在这崇福寺藏经阁歇息可好?”

“你这么一说,朕确实有些饿了。”崇祯帝起身打开阁门,冲着曹化淳喊道:“你去京城最有名的馆子,给朕叫一桌酒席,送到这藏经阁。”

“阿弥陀佛!”浴光老和尚闭上双眼,口中念念有词。

正午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古树,在青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恰在此时,一声浑厚的钟鸣自钟楼荡开,余音如涟漪般层层漫过寺院,沉缓而庄严,惊起檐角几只停歇的灰鸽。

斋堂开斋了。

浴光老和尚起身,给崇祯帝施了一礼,便自顾缓缓走出了藏经阁,向斋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