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1章 淫龙
苏天岚被请到开封后才知道,他那位朋友不仅是江湖众人,也在秘密为朝廷办事,但他已经上了贼船,如何还能下来?只好将错就错,叫来刘幺姐,了解事情经过,又去考古工地,查看大庆殿的通天柱。
他绕着通天柱,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果真发现端倪……无论他走到哪里,龙睛始终看着他,似有锐利的目光,极其摄人。
苏天岚不动声色,退出大庆殿,又找刘幺姐要来青铜牌,打量后收起来,然后离去,只说三天后再来,也不准人陪同,否则就撂挑子。
专员不敢得罪他,只好由他去。
苏天岚不在的三天时间,诡异发生的愈加厉害,先是考古队里坠入爱河的年轻女同志,心心念念想着情郎,无心工作,刘幺姐去做思想工作,却被她们打骂回来,宛如泼妇。
还有通天柱上的粘液,也变得越来越粘稠,好像浓鼻涕,腥臭扑鼻,闹得考古队人心惶惶。
三天后,苏天岚如约归来。
他交给考古队一张图纸,让他们照着图纸,在周王府遗址的土山上,修建一座高九丈,东西长七丈,南北宽三丈的大殿。
大殿必须坐北朝南,以青石雕刻,内置九宫,外分八门,殿内布置,必须按照图纸上的要求,符合奇门生克,遁甲变化之道。
在此之前,还需将青铜牌嵌回通天柱的蟠龙头顶,等到大殿建成,再移至殿内供奉,才能再无忧患。
建造如果庞大的工程,在当时无疑是劳民伤财,稍有不慎,就会被批判成资本主义复辟,专员不敢擅专,必须上报京都,请上面做批示。
但他很好奇,建造这座大殿有什么用?
陪同苏天岚的那位专员,曾是京都首长的秘书,见多识广,从来不以貌取人,对苏天岚态度极好,苏天岚也愿意为他解答。
苏天岚告诉专员:“通天柱上的蟠龙,本是一条作恶多端的恶龙,赵匡胤以太祖帝王之气,把它封印在通天柱上,再以青铜牌镇压,以防兴风作乱。”
专员和刘幺姐惊疑,不敢相信。
苏天岚猜到他们不信,随后取出青铜牌,指着上面的纹路说:“这些纹路原是镇压妖邪的灵符,而头顶乃百汇所在,万物生灵皆然,有它镇压,恶龙自然不敢作恶。”
“你们取下青铜牌,等于解除恶龙的封印,恶龙本性难驯,肯定要兴风作浪。不过它被封印太久,恢复需要时间,只好元神出窍,进入你们梦中,兴妖作怪。”
刘幺姐惊呼:“姓敖的就是那条恶龙?”
苏天岚喜欢抽烟,几乎烟不离手:“龙是我中华守护神兽,但有好恶之分,且龙性本淫,敖是其本来姓氏。恶龙被镇压千年,今日获得自由,自然要释放本性。”
“你们这些女同志离它最近,肯定先找你们下手,也幸亏你们发现得早,找到我来帮忙,否则过上个把月,也许龙子龙孙都有了,那时看你们咋办。”
刘幺姐分不清苏天岚说的真假,还是故意吓唬她,但此事因她而起,考古队的其他女同志,也已被恶龙诱惑,有过夫妻之实,登时心里恐惧,哀求苏天岚:“苏专家,都怪我莽撞,惹下了大祸,可其他同志是无辜的,请你务必救救她们。”
苏天岚闯荡江湖多年,诨名绰号不算少,好听的叫“十三爷”,不好听叫“苏黑鬼”,今天第一次有人尊称苏“苏专家”,耳边那叫一个舒坦,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浑身轻飘飘地,暗道:“为国家服务就是好,不仅有铁饭碗,吃喝不愁,还受人尊敬。江湖上那帮老粗,谁能叫出专家两个字?就算叫出来,也是狗嘴里难吐象牙,不是那个味儿。以后谁再敢说我没文化,我苏台柳弄死他!”
变成“专家”的苏天岚,脾气格外大度,笑呵呵地让刘幺姐放心:“通天柱上出现的粘液,是恶龙挣脱封印的征兆。龙遇水则生,无水则亡,若能除掉这些粘液,就是没有青铜牌镇压,它也很难恢复全盛。”
“它化作漂亮男人勾引你们,出去本性作祟,还想吸取你们体内的女y之气,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女同志,是否女y失衡,喜怒无常。”
刘幺姐连忙说是,为了那条恶龙,她们罢工不说,而且不讲道理,蛮横撒泼,哪里还像知识分子。
“那就对了!”
苏天岚吐着烟圈笑道:“恶龙吸取的女y越多,挣脱封印就越快,等到通天柱上的粘液,如瀑布流水时,恶龙就会脱去石像,彻底脱困。”
专员又惊又怒,忙向苏天岚请教:“怎么才能阻止它?”
“你们找其他人,未必有用,找我,算是请到真佛了。”
苏天岚扔掉吸完的烟屁股,又点上一根新的:“我这三天时间,不是偷懒去了,而是去民间走访,得知此地在明代以前,曾是一座道观,供奉的是许旌阳真人。”
“许真人是道教四大天师之一,也是天庭通明宫的尊神,辅佐玉皇大帝。他在成仙之前,曾斩杀过蛟龙,是恶龙的克星,可见那时的道观,是专门镇压恶龙的。”
“后来,道观被周王府取代,虽无镇压妖邪的力量,但具有诸侯王气,暗合赵匡胤留在通天柱上的帝王之气,故而也能镇压恶龙。”
“如今道观已逝,周王府也被挖掘,歇了镇压之力,所以必须再建庙宇,才能将之镇压。我给你们的图纸,是我走访之后,复原出来的道观原型,又加了奇门之力。”
“如果你们信我,就请立即开工建设,如果不信,就当我胡言乱语,等到恶龙脱困,找你们报复,别怪我没有提醒。”
苏天岚说的有鼻子有眼,专员早就深信不疑,当即保证,肯定不会让恶龙逃脱,但此事过于重大,需要向京都请示,能否批示下来,他心里也没有底。
苏天岚说:“我只管出办法,其他跟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