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闷葫芦李辄止
沈如宁脑中迅速掠过一圈人名与往来人情,却始终未能将眼前人对上号。
但“三川镇”这个地名,她却是记得清楚的。
刚 起身,院外便有脚步声传来。
两人鱼贯而入,一老一少,父子模样,衣着朴素,神情拘谨。
老者步伐稳健,气息沉凝,一眼便看出是从仕途中走出来的人物。
而那年轻人,年纪不大,眼里却亮晶晶的,掩不住的兴奋全写在脸上。
两人一进门,便齐齐拱手行礼,声音恭敬。
“参见摄政王妃!”
沈如宁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他们身上,淡声开口。
“你们是……?”
那老者一拍脑门,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哎呀,瞧我这记性,竟忘了先自报家门!”
“在下曹名哲,三川镇道员,蒙摄政王提拔,才有今日。”
说着,又拉过身旁年轻人。
“这是犬子,曹官。”
沈如宁眉梢轻挑,眸中掠过一丝笑意,抬手一引。
“请坐。”
“秋至,奉茶。”
秋至领命退下,不多时便端来热茶一盏。
沈如宁轻抿一口,似笑非笑地看着父子二人,语气含着几分探意。
“曹道员远道而来,理当先去摄政王府。”
“怎么先绕到了我这沈府?”
话音未落,旁边的曹官已是脱口而出。
“嗨!我们不去摄政王府,就是专程来沈府的!”
他说着,还拍了拍胸口,一本正经。
“我爹说了,摄政王嘛,是妻管严!”
“我们得先来巴结王妃,争取当个‘娘家人’!这样——”
“啪!”
曹名哲一个巴掌拍在他脑后勺上,脸都气红了。
“胡说八道些什么呢你!”
“赶紧闭嘴!”
曹官捂着脑袋,悻悻坐下,再不敢吭声。
曹名哲连忙转回头,连声解释。
“王妃莫怪,王妃莫怪。”
“犬子年少不懂事,说话没个分寸。”
“我原本是三川镇一县令,庸庸碌碌多年,未有建树。”
“幸得摄政王垂怜,拔擢为道员,才得以有所进益。”
他语气一顿,眉眼沉稳,带着十足的诚意。
“如今摄政王大喜将至,我这做属下的,心中欢喜。”
“特意备了点薄礼,亲自登门向王妃道贺。”
“虽不值钱,却是一点心意,还望王妃勿嫌。”
沈如宁唇边笑意更深几分。
“礼我收了。”
“不过你儿子这张嘴……还是回去好好管一管。”
“哪天要是惹了摄政王,你这道员之位,怕也坐不稳了。”
话音落地,曹名哲猛地一哆嗦,曹官也吓得坐得笔直,活像只受惊的鹌鹑。
“是是是!谢王妃教诲!”
“回去我定打他个三天爬不下床!”
沈如宁轻轻一笑,语气缓和了些。
“既然远道而来,不如留下用午膳?”
话音刚落,曹名哲便像坐到了火上,连连摆手,几乎从椅子上弹起来。
“这可万万不敢,怎敢叨扰王妃!”
“这不合规矩!”
“况且……我们还得赶去摄政王府,向摄政王当面请安。”
沈如宁轻颔首,未再强留。
“那便不留你们了。”
秋至见状,适时上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两位请。”
二人走后,院中便安静下来。
沈如宁慢悠悠地端起茶盏,又抿了一口。
眼底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一把拉过杜温允的手,眸光亮晶晶的。
“表妹,我倒是想起件有意思的事——”
杜温允正专心剥瓜子,被她这神神秘秘的一拉,瓜子壳差点撒了一地,赶紧凑近。
“啊?什么事?”
沈如宁眉眼弯弯,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点煽风点火的劲儿。
“听说啊,那个‘闷葫芦’李辄止,似乎心上有人了。”
而后沈如宁靠着杜温允坐下,语气轻快。
“你说,对方得是多大的魅力,才能撬开他那副冷冰冰的眼睛?”
一边说着,一边揽住杜温允的肩头,眼神打趣。
“表妹,什么样的女子,能让他动心?”
杜温允耳根子“腾”地一下红了,忙低头捏着手指尖,小声嘟囔一句。
“我……我哪知道……”
沈如宁挑眉。
“哟,还脸红了?”
杜温择赶紧接话,装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表姐,我最近也发现了个奇怪的事儿!”
沈如宁笑意未收,眉梢一挑。
“什么怪事?”
杜温择笑得意味深长,眼珠子一转便将气氛推向热闹,
“那‘闷葫芦’李辄止,前些时日总是来我们杜府,嘴上说是找我下棋,可——我总觉得,他看我三句话不到,就开始往别处瞄。”
沈如宁顺着话茬挑眉,声音里多了些戏谑,
“往哪儿瞄?不会是……温允吧?”
杜温择拍了拍大腿。
“我也怀疑!上回我故意离开茶厅去拿棋子,回来时就见他跟温允坐一块儿,连话都不说,就那么对坐着!”
沈如宁顿时来了兴致,笑得肩膀都在颤。
“这是……‘无声胜有声’?”
一旁的杜温允耳朵尖早就红得不成样,手指搅着衣角,低着头嘟囔。
“你们两个……”
忽而,门仆的声音再次传来。
“李府——”
“千年沉香一匣,暖玉温枕一对,霁蓝官窑瓷盏六只,金丝楠木描金书盒一只,西域织金云锦三匹,落霞雁翎佩一对!”
“抬——”